首頁 > 熱門標籤 > 俗語

俗語說「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此話並非迷信,有現實依據(圖)
2021-03-03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網友稱奶奶多次問自己要錢,從幾萬要到了十幾萬,這些錢要去做什麼呢?給她那兩個遊手好閒的叔叔還貸款。叔叔是無業游民,每天躺在家中什麼事也不干,但是老人家心疼兒子,於是拆了孫女的牆,去補兒子的牆。這種情況在民間並不少見。我們今天要說的...

驚蟄將至,老話說:「寡年無春,驚蟄無雷,遍地挖墳」,啥意思?(組圖)
2021-03-02

驚蟄將至,萬物開始甦醒,所謂蟄就是在冬季蟄伏的動植物以及昆蟲,而驚指的就是驚蟄節氣春雷響,以驚動萬物開始甦醒。所以驚蟄節氣有兩個最主要的現象就是雷和蟲。不過老人們說今年是:寡年無春,驚蟄無雷,遍地挖墳,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所謂寡年無春並不是說沒有春天,而是沒...

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啥意思?藏着大智慧(組圖)
2021-02-28

我們經常聽到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說法,在我們古代的神話系統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也會出現在各種神話故事中。四神獸對於民間生活的影響也很大,就比如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關於四神獸的俗語,比如說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不怕青龍高萬丈,...

古人講「肩挑四兩為客,幫人一日為奴」,是何意?老話說透了現實(組圖)
2021-02-19

人類文化產生發展至今,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在這一段歷史時間裏,出現了比較通俗的民俗文化,通過俗語或者諺語的形式,流傳在民間,所表達的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問題,這些俗語淺顯易懂,並且在老百姓生活中逐漸流傳下來。一、肩挑四兩為客肩挑四兩為客,幫人一日為奴,是民...

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但是下一句卻鮮為人知,道理引人深思!(組圖)
2021-02-16

俗語文化博大精深,經過漫長的發展,俗語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了很多題材,比如為人處世、生活常識、人生感悟等等。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生活經驗的總結和積累,目的是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少犯一些錯誤,走出更加精彩的人生。其實人活在這個世上,總會與...

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大家耳熟能詳,但是下半句才是經典!(組圖)
2021-02-10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的俗語,用處也非常多,有的用來預示天氣,比如東虹轟隆西虹雨。有的則用來處理人際關係,比如魚交魚,蝦交蝦。總之,俗語可以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俗語一般都是上下兩句,但有些俗語僅半句就已經非常的經典,因此日子久了,許多人都已經忘記了另外半句。...

俗語「人貪三樣,一生白忙」,老祖宗對後人的忠告,早懂得早獲益(組圖)
2021-02-05

根據美國歷史學家阿爾伯特在《哈佛極簡中國史》中的研究,他提出中國在公元前3世紀的時候,人口就已經達到了兩千萬,處於遙遙世界領先的地位,並且在之後漫長的五千年裏從未失去,直到現代才被趕超。這龐大數量的人口,在古代就意味着超級強大的文明與國力,意味着一個古老文...

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睡覺一定要掌握(組圖)
2021-02-03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的璀璨光輝,在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文化載體,像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對聯、歇後語、俗語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俗語,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是古人前行路上的指明燈。俗語中既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令...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下半句才是重點,可惜少有人知道(組圖)
2021-01-29

從古到今,人們都喜愛一見鍾情,不論是梁祝的十八里長亭相送還是白蛇的水漫金山,都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故事。但是,故事終究是故事,現實里何來這樣的姻緣天成?不少人的婚姻非常草率,沒有經過相處就匆匆定下了婚姻,等到彼此生活上出現衝突又感到後悔。《王...

燉肉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原來是這個意思,以前想錯了(組圖)
2021-01-29

燉肉:肉不姜,牛不韭,魚不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看完長知識了現在優越的生活,離不開老一輩人的辛苦奮鬥,他們在很多方面都給我們留下了經驗,在生活上呢,則有天有魚鱗斑,曬穀不用翻。燕子低飛要下雨等等。那麼在美食上呢,老一輩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關於美食的俗語,其中...

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學麻雀嘴」,啥意思?做人是一門藝術(組圖)
2021-01-25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寧做螞蟻腿,不學麻雀嘴,啥意思?做人是一門藝術。世間萬物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就拿動物界的狗來說,大家想到的肯定是看家護院,說到狐狸的時候,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它的狡猾,有時候形容一個人狡猾的時候就會用狐狸來形容。正是由於動物...

「不借三種錢,不隨三種禮,不走三種路」,全做到的人生活不會差(組圖)
2021-01-23

俗語都是先人前輩為我們留下的一筆寶貴財富,他們在自己的生活實踐中得到的經驗性總結,為後人照亮前行的路,而所謂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便是這個道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一句話分為九個小點,在借錢、隨禮、走路(方向)三個方面說了些經驗。當領略了俗語中的含義,會讓自己的未...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啥意思(組圖)
2021-01-23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其實後面還要加上一句:獨坐莫倚欄。簡單的一句話,卻透露着古人們總結的人生大道理。一人不進廟:指的是在古代的時候,廟裏大多數都會被一些歹人佔領着,一個人進廟的話比較危險。還有一層意思是來源於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在一個環境陌生...

心酸!「男兒有淚不輕彈」下一句才是重點 7字看完網哭了(圖)
2021-01-23

傳統的性別框架之下,有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似乎綁住了很多男性,「你是男子漢,是不能輕易哭的」,讓很多人只能選擇把情緒埋在內心深處,事實上,「男兒有淚不輕彈」並非整句話的完整意思,他的下一句才是經典,原來男人也是可以哭的,劉德華知名歌曲《男人哭吧不是...

農村俗語: 「男不養貓女不養狗」, 背後是什麼原因, 你知道嗎(組圖)
2021-01-22

農村裏面有很多古人們傳下來的俗語,裏面蘊含着非常的智慧與經驗,今天就給大家聊聊為什麼說:男不養貓女不養狗,這個背後有什麼說法麼?養貓1、古人認為,狗跟貓是不同的類別,在一起就經常會打架;男的與狗的秉性相似,如果說男人是狗也不算罵人,如果養貓之後就容易亂性,...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組圖)
2021-01-20

古代的人們擅長觀人、識人,更擅長總結自己的生活經驗,他們把一些道理凝練成一句話,字裏行間通俗易懂、耐人尋味,這便是中國俗語的由來。俗語文化盛行在民間,可以說是很接地氣的一種傳統文化。雖然字面意思粗糙且簡陋,和那些國學經典或者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詩詞文化不可相提...

俗語「百藝百窮,無藝成龍」,道理很深刻,卻很少有人能懂!(組圖)
2021-01-18

俗語百藝百窮,無藝成龍,為何藝多還貧窮?古人智慧令人折服在日常的生活中,家裏長輩總會苦口婆心的勸自己孩子學點手藝,至少有手藝後就有了鐵飯碗,一來找工作容易,二來有手藝也就代表着有飯吃,為此他們總是常說技多不壓身,多學點手藝總是沒有壞處的。但是咱們的老祖宗卻...

俗語「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有道理嗎?老祖宗的話值得一看(組圖)
2021-01-17

從小在農村生活的我,耳濡目染間跟着父母長輩,學會了許多的老俗語,雖然這些老俗語都是簡短的幾個字,但是聽起來還是蠻有意思的,我相信這是一種學問也是一種知識,因為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非常的寶貴。就像問題中提到到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肯定都是有它的道...

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過牆妻是啥,如此遭人恨(組圖)
2021-01-14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除了賭場之外,有一個地方有很多男人會去,也就是青樓,在這裏做事的女子大都是被賣給了老鴇,甚至有些人是被自己的父親賣掉的,只為繼續賭錢,她們在這裏做牛做馬,受到所有人的唾棄,在這裏也有一些人想要重新做人。但是想要從青樓出來可不容易,...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說透了人性(組圖)
2021-01-12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說透了人性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虎狼的兇殘眾人皆知,人遇到虎狼多半是會被吃掉的。但虎狼的兇殘表面就能看出來,就算無力與之抗衡,也能想辦法躲過去。就像俗話說的一樣,打不過我還躲不過嗎?但在社會上很多人比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