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古人常說:「母在不慶生 父在不留須」 究竟啥意思?

俗語,最早出現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在司馬遷的《史記·滑稽列傳》中,曾記載:「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俗語在古代社會,是百姓的常用語之一,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廣泛流行。按照現代漢語的規定,俗語包括:民間諺語、歇後語、口頭常用語等等。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眾多關於孝道的俗語,例如「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就是其中之一。

一、母在不慶生

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母親在世之時,孩子不應該慶祝生日。為什麼古人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呢?其實古人說的「慶生」並非指過生日,而是指「過壽」。

按照古代禮制規定,幼兒、青年、中年人都是不能過壽的,人只有過了50歲,過生日才能稱為過壽。按照《周禮》記載:六十為下壽,八十為中壽,一百歲則為上壽。

而且就算年過50,但家中父母尚在,最好也不要做壽,因為「尊親在不敢言老」,這體現了對老人的一種尊敬和孝心。

那為何古人還要特意強調:「母在不慶生」呢?這主要是因為女人生孩子會吃很多苦,所以孩子生日那天,對於分娩的母親來說也是最危險,最痛苦的一天。

中國人最講究孝道,特別是母親的十月懷胎,以及一朝分娩的辛苦和艱難,應該值得每一位子女銘記。最懂感恩的人,自然不會在母親最痛苦的一天,來慶祝自己的生辰,所以才有了這句俗語。

除了告誡子女要懂感恩,這句話還有更深的一層含義,那就是告誡子女有機會還是要多孝敬父母,不要只顧着自己過生日,而忘記了母親的壽誕,趁着老人還健在常回家看看。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莫要等到那時再後悔。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在外與朋友大辦生日宴,卻總是記不起母親的生日,只留老人在家苦苦期盼,作為兒女,今後應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讓他們能夠度過一個兒孫繞膝的安樂晚年。

二、父在不留須

對於這句話,很多人不理解,在古代中國,男人成年之後都會蓄鬚,只有極少數人不留鬍鬚(例如太監)。《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說,古人的鬍子和頭髮是不能隨意破壞,但日常修剪和梳理是可以的。一般來說,古代男子成年後就開始留鬍鬚,又因每個朝代的成年標準不一樣,留鬍鬚的標準也不一樣。比如,漢朝是16歲成年,唐朝是18歲成年,之後又改為22歲成年。

在古代,鬍子是美男子的標配,《漢書》中描寫劉邦的容貌寫道:「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著名的美男子霍光則:「白皙,疏眉目,美須髯。」歷史上最出名的美髯公當屬武聖關羽,因為古人以修得精美鬍鬚為男人陽剛之氣的表現。於是,在古代,鬍子成了一個男人的標誌,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道具:高興的時候,會捋鬍子;不高興的時候,會吹鬍子;思考的時候,會捻鬍子;無聊的時候,會揪鬍子……

「父在不留須」的這個習俗是在辛亥革命前後,才逐漸形成的一種風尚。對於鬍鬚,人們賦予它新的意義,不再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而是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蓄鬍子,以示對父親作為一家之主的尊敬!

一般而言,父親去世後,兒子要將上唇的鬍鬚保留下來,留上嘴唇鬍鬚;母親去世後,兒子要將下嘴唇和下巴的蓄鬚留下來。父母都去世,則留全鬍鬚,以示「蓄髪明志」。

諸葛亮《便宜十六策》云:「治家者,務立其本,本立則末正矣。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父親是家裏的頂樑柱,往往為家庭付出很多,也是一個家庭的根本。所以,從孝道和感恩的角度出發,我們也要尊敬長輩,做到「父在不留須」。

到了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皮膚白淨的「小鮮肉」成了人們追捧的對象,男人早已不在蓄鬚。

其實父母對子女的愛,從來都是無私的,潤雨無聲的,他們不會真正在乎子女為不為自己過壽,蓄不蓄鬚。他們為子女的奉獻都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

古代有二十四孝,有孝子割肉奉母,現代的年輕人也應該秉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將孝道繼續發揚光大,經常回家看看父母。他們期盼的只是闔家團圓,兒孫繞膝,不論有錢沒錢,只要全家人歡樂幸福就好!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史學界的9527/小薇姿情感學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621/146738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