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王赫

王赫:李強能打好製造業這張牌嗎?(圖)
2023-03-26

中國經濟並非中共所鼓吹的呈復甦形勢,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3月21至22日,李強就任總理後首次赴地方調研,之所以選擇湖南,並聚焦先進制造業,頗有一番考量。首先,湖南省委書記3月14日才換成沈曉明,李強趕去撐場。沈與李強都是浙江人,沈從學者轉入官場,從上海起步,與習近平有過...

王赫:2023年晶片戰將深入推進(圖)
2023-03-25

美國近期通過《晶片法案》並將出台出口管制新禁令,展現遏制中共先進晶片發展的意圖。晶片示意圖。2022可謂美中晶片戰元年。之前,美國也對中共晶片業的發展進行監控、阻擊,但從國家戰略高度全面出擊,還是2022年的事。這有三大標誌性行動。一是8月9日,《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生效。...

王赫:蔡奇為什麼兼中辦主任?(圖)
2023-03-22

蔡奇資料圖。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意外帶出了一個新聞:陪同出訪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竟然是蔡奇。蔡奇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再來兼任中辦主任,這打破常規,背後一定有特殊考量。第一,蔡奇兼職中辦主任,為時大概不會太短去年10月二十大中辦主任丁薛祥晉升政治局常委,卻仍以中辦主任身份現身。當時有...

王赫:對中共機構改革方案的三點評論(圖)
2023-03-18

習近平強化以黨治國,並集權於黨魁。(網路截圖)3月16日,中共當局公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本文以深化黨中央機構改革這部分為重點,試作三點評論。第一,調整黨政權力配置,強化以黨治國,並集權於黨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共一度提出黨政分開,嘗試政治改革,但六四之後就停滯和逆轉了。2...

王赫:中共科技之癌——專利大躍進
2023-03-17

中國專利數量的失控問題存在多年,有關部門也早提出了「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但是,問題沒有解決,反而愈演愈烈。表面上是當局片面追求專利數量、不當資助專利申請、盲目鼓勵申請「榮譽」性專利,造成專利大躍進;實質卻是中共的好大喜功、形式主義、弄虛做假等等特性在專利領域的體現。

王赫:中共對澳經濟脅迫以失敗告終(圖)
2023-03-16

過去幾年中共對澳洲掀起新一輪的經濟報復、脅迫,中共以失敗告終。(大紀元合成圖)這幾天,中澳關係呈現着一種戲劇性畫面,辛辣嘲諷着中共對澳經濟脅迫的失敗。且看三個事例。其一,3月13日,美、澳、英三方安全倡議(AUKUS)首腦峰會,公佈一項美英聯手向澳大利亞提供核動力攻擊潛艇的計劃,...

王赫:2023民企將繼續躺平和外逃?
2023-03-14

3月13日,李強的首次總理記者會上,民企是個焦點話題。有外媒問:想請問您認為中國還需要採取哪些措施提振民企的信心,支持民企的發展,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需要補齊?(資料照片)李強的回答,迴避實質問題,標準的官話模式,大而化之:(一)黨沒錯(兩個毫不動搖過去沒有變,以後更不會變);...

王赫:中共「科技自立自強」一場夢(圖)
2023-03-12

中共狂砸幾千億,以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應對美國科技脫鈎和國際科技競爭。(大紀元製圖)新一輪機構改革,重組科技部、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力度不可謂不大。中共意圖從全局規劃科技發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以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應對美國科技脫鈎和國際科技競爭。能否如願呢?未必。最重要一點,當局一...

王赫:拜登政府如何評估台海戰爭?
2023-03-10

習和中共渴望吞併台灣,但現實力量對比擺在這裏,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在「急不得」和「拖不得」之間打轉。從理性決策的角度看,中共對台的種種強硬措施,其實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極限施壓」、「戰爭邊緣政策」、「灰色戰爭」,或者說是一種流氓戰術。只要台灣、美國應對得當,是翻不了多大浪的。

王赫:中共「兩會」期間的對台政策信號(圖)
2023-03-09

今年「兩會」換屆,新人上場,戲有點多。當局欲藉此來「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卻給人混亂、荒唐之感。這表明中共演戲成瘋,朝中無人,連小丑都派上用場了。這樣操作的對台政策,也算是給自己挖坑吧。

王赫:2023年中國GDP恐難增長5%(圖)
2023-03-08

中國上半年GDP年增2.5%,第二季GDP年增只有0.4%。圖為中國的工廠。3月5日,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GDP增長目標:5%左右。陸媒應聲附和,一些投行、國際機構也予支持。其主要理由,則是中共動態清零的一夜躺平。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IMF與中共進行了第四...

王赫:從AIT新主席看拜登政府對台政策
2023-03-06

當前台海陰雲密佈,中共磨刀霍霍。2024大選是個危機時刻,被稱為「務實台獨者」的賴清德是代表民進黨參與2024總統大選上最熱門人選。羅森柏格的首要使命,就是抑制「台獨」,不給中共挑釁的藉口。一位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談到羅森伯格的任命時說,「這不是要傾斜或偏袒任何人(在選舉中),而是要傳達我們對事情的看法。」的確,「這裏有一個深思熟慮的策略」。

王赫:炒作「拜登毀滅台灣計劃」是中共的認知作戰(圖)
2023-03-04

3月1日17架殲10戰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根據統計,去年共機約900架次侵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圖為共軍殲10戰機。(國防部提供)3月1日6時至2日6時,台灣偵獲中共29架次軍機、4艘次軍艦在台海周邊活動,其中17架殲10戰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也是3月1日,美國國務院表示,已批准...

王赫:對習當局側重金融反腐的解讀
2023-03-03

當今中國的形勢,民怨沸騰,經濟風雨飄搖,政治表面消除了「派系共治」、習家軍一統政治局,實則習近平成為眾矢之的。習權力達到頂峰、權威卻處於低谷,隨時可能出事。這時,習側重金融反腐,無疑會激化內鬥,能走多遠,真不好說。

王赫:中共國養老金危機藏不住了(圖)
2023-03-02

中國養老金危機,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共的一再延誤、應對無能和政策扭曲。分配中的巨大不公,更為養老金危機火上澆油,大大激化着社會矛盾。官員退休金是企業職工和城鄉居民的幾倍和幾十倍這一基本事實,凸顯中共官員群體成為中國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王赫:土地財政塌方 房地產稅將近(圖)
2023-02-25

2月15日,住建部透露目前中國城鄉房屋建築數量為近6億棟,令社會震驚。大多認為,開徵房地產稅已不遠了。(簡沐/大紀元)2月15日,住建部透露目前中國城鄉房屋建築數量為近6億棟。這是住建部歷時3年,動用500萬人,覆蓋了中國100%城市、100%自然村落,徹底摸清的全國房屋建築的家...

王赫:從地圖「中俄邊境地名加注中國舊稱」談起
2023-02-24

這則「新聞」是個烏龍。品蔥網站相關話題的評論留言,或曰:「你是從沒看過大陸的地圖嗎?不知道素來都有標註嗎?」;或曰:「這是個從來就有的規定,如果改成不需要標註了才是新聞,需要標註只是遵循舊例。把這個挑出來發新聞的無非就是想吸引眼球罷了。」等等。這則「新聞」能被炒作起來,是因為當前正是一個敏感、微妙的時刻:俄烏戰爭,俄羅斯這次真的要垮掉了。很多人就遐想,這是不是給了中共一個「趁你病、要你命」的機會,「立刻收復失地」呢?

王赫:北京新一波外交攻勢意欲何為?(圖)
2023-02-23

2022年9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CO)領導人峰會期間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交談。氣球事件之後、兩會之前,北京展開了一波密集的外交攻勢。擇要而言。其一,2月14日至22日,中共最高外交官王毅訪問法國、意大利、匈牙利和俄羅斯,出席第59屆慕尼黑安全會...

王赫:北京新一波外交攻勢意欲何為?
2023-02-22

氣球事件之後、兩會之前,北京展開了一波密集的外交攻勢。2023年2月18日,王毅在慕尼黑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言時猛烈抨擊美國。  擇要而言。其一,2月14日至22日,中共最高外交官王毅訪問法國、意大利、匈牙利和俄羅斯,出席第59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其二,18日,王毅與布林肯慕尼黑安...

王赫:從幾則新聞看中共之腐朽(圖)
2023-02-22

當局推行的醫保新政(由此激發白髮運動),退休人員個人賬戶每月到賬的錢卻直接被砍掉了,可就予取予奪啊!圖:上萬武漢退休人員前往市政府抗議。(網絡截圖合成)今日中國亂象橫生,觸目驚心。先看一則官方新聞。2月19日新華網報導,因為食品價格同比漲幅為6.6%,北京市近日向全市城鄉低保等1...

王赫:中國經濟寒冬的幾道側影
2023-02-20

這些黑洞,中共當局不知道嗎?當然知道,但是卻無法解決,甚至不敢面對。因為中共體制腐敗透了,既得利益者(包括政策制定者在內),都忙着怎麼把通過各種手段掙到的錢保住,如何洗白或者轉移到國外。任何政策,都會被他們利用來自保或者撈錢。如此,中國經濟能不沉侵在漫長的寒冬嗎?

王赫:「醫保新政」為何激起「白髮運動」?(圖)
2023-02-18

2023年2月15日,遼寧大連人民廣場上人山人海——消息稱,大連退休人員聚集在此抗議官方所謂的醫保改革。(視頻截圖)為抗議醫保新政,2月15日,武漢數萬人匯聚在市中心的中山公園;同日,大連亦有海量民眾聚集在人民廣場。因為參加抗議的主體人群是老年人,外界稱之...

王赫:2023中共與歐盟關係能止跌回穩嗎?(圖)
2023-02-16

2022年9月22日,中共外長王毅在聯合國安理會關於烏克蘭問題的會議上。2月14日起,中共最高外交官王毅訪問歐洲四國(法國、意大利、匈牙利和俄羅斯),並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而傅聰亦於近期出任空缺了將近一年的駐歐盟大使,喊出中歐關係無上限的口號,提議中歐同時解除制裁或請歐方提出建議...

王赫:中共與伊朗能走多遠?(圖)
2023-02-15

2月14日至16日,伊朗總統萊希訪華,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期待推動中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取得更大發展。圖為2022年4月27日,中共國防部長魏鳳和訪問伊朗,與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會面。2月14日至16日,伊朗總統萊希將任內首次訪華。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期待推動中伊全面戰略伙...

王赫:中共「氣球事件」應對的三點評析(圖)
2023-02-12

2023年2月4日,一架美國戰鬥機在南卡羅來納州默特爾比奇擊落了中共監視氣球,五角大樓稱這是北京對美國主權不可接受的侵犯。氣球事件對中美關係、國際格局都有重大影響,並衝擊着中共政局。拜登政府的應對,最初有所遲疑、游移,但旋即駛入快車道,從布林肯推遲訪華、擊落氣球到拜登國情咨文演講...

王赫:「氣球事件」與美國外交戰(圖)
2023-02-11

美國軍方2023年2月7日公佈的圖片顯示,美國海軍水手在南卡羅來納州默特爾比奇(Myrtle Beach,又稱默特爾海灘)海岸附近回收中共間諜氣球殘骸。氣球事件正在發酵。在國際關係層面,相關國家的站隊步伐加快。例如,2月4日美國戰機擊落氣球後,一些國家積極表態。(一)加拿大。總理...

「氣球事件」掀起外交戰:各國表態站隊
2023-02-11

雖然「氣球事件」是否成為中美對立新冷戰中的一個關鍵事件有待觀察,但不難推測,在「氣球事件」和美國的外交戰之後,國際社會對中共戰狼外交、全球野心、武力攻台的警惕性將越來越高,也將加快相應的國際格局調整。

王赫:「氣球事件」再次給拜登政府敲警鐘(圖)
2023-02-09

拜登政府追求的應是「有效威懾」,而不是什麼「護欄」。威懾有效了,護欄自然就有了。沒有威懾或威懾無效,護欄也就不存在了。 而要威懾有效,需要三個條件:實力、意志、可信度。美國實力超過中共一大截子,這個沒有疑問。在中共眼裏,拜登政府的意志和可信度才是問題所在,才是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王赫:中國晶片業能「自立自強」嗎?(圖)
2023-02-08

2022年12月15日,美國將36家中企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其中一些企業此前從未受到過關注,是中國潛在的晶片新星。圖為2021年武漢一間晶片公司製作晶片。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習近平又一次稱,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解決外國卡脖子問題。但是,在當今的國內國際形勢中,...

王赫:胡鑫宇失蹤案為何舉世關注?(圖)
2023-02-05

胡鑫宇案一天一個說法,警方1月29日通報稱,胡鑫宇的遺體在學校附近的樹林中被發現;媒體30日的說法是,遺體是在儲糧倉庫發現的。案件背後黑幕重重,然而,江西省、上饒市和鉛山縣警方在2月2日舉行的聯合發佈會上稱胡鑫宇屬自殺,妄圖強行結案。(視頻截圖)2月2日,江西省、上饒市和鉛山縣警...

王赫:中美俄三角關係如何演變?
2023-02-03

以中共當前的能力,對此大趨勢是無能為力的,第一,即使中共全力以赴支持俄羅斯,也不可能幫普京在俄烏戰場上挽回敗局;第二,俄羅斯政局的演變,普京的命運如何,中共的影響力是有限的。因此,中共是不大可能大幅介入俄烏戰爭和俄羅斯內政的。

王赫:美日荷晶片協議為何「神秘」?(圖)
2023-02-01

2022年10月10日,美國外交政策專家布蘭茲(Hal Brands)表示,美國最新的晶片管制,是對中共的高科技消耗戰。(大紀元製圖)外媒報導,1月27日,美國、日本及荷蘭在華盛頓達成神秘協議,同意擴大針對中共的晶片出口管制措施。之所以被稱為神秘協議,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協議沒...

王赫:美日荷晶片協議為何「神秘」?
2023-01-31

據報道,1月27日,美國、日本及荷蘭在華盛頓達成神秘協議,同意擴大針對中共的晶片出口管制措施。之所以被稱為神秘協議,可能兩個原因。第一,協議沒有公開,而且美、日、荷三國政府均拒絕置評。英國《金融時報》說,由於討論的敏感性,各方決定不公開細節,華盛頓希望給日本和荷蘭空間來決定如何傳...

2022國際金融資金撤離中國幅度驚人
2023-01-31

根據Wind數據,2022年赴美上市的十幾家企業,八成為募資額小於5,000萬美元的小型企業。其融資規模明顯低於前兩年的水平。2021年,約40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有16家募資額超過1億美元。2020年有18家赴美上市企業募資額超1億美元。美國是中企海外上市的主體,其它海外上市規模極小。雖然,2022年中共極力開拓歐洲市場,並稱中國企業赴歐洲上市融資額超過美國,但是,歐洲股市的流動性與估值水準大大低於美國股市,赴美上市的吸引力不是歐洲所能比擬的。

王赫:2023中國投資難再推高(圖)
2023-01-29

中國經濟泡沫化,讓人投資中國的顧忌迅速上升。圖為正在興建的大樓。當局在定位消費的基礎作用時,也強調投資的關鍵作用。2022年中國經濟風雨飄搖,中共又一次乞靈於投資。1月17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7213...

王赫: 2023中國內需難提振
2023-01-28

中共將着力擴大國內需求作為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那麼,30年多年前就在喊的擴大內需戰略在2023年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呢?本文試作解析。先來看兩則數據。其一,1月17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2022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人...

王赫:2023 中國內需難提振
2023-01-27

中國經濟要從「投資驅動型」轉為「消費驅動型」,從技術層面來看,除了必要的刺激外(比如學美國向居民發錢,因為中國居民消費率太低,一部分群眾生活的確困難),更重要的是進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調整政府、企業、居民分配比例,因為政府、企業拿的太多)、縮小貧富差距、優化財政支出結構(2021年中國醫療、教育、社保與就業三大類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為36.8%,發達經濟體則為60%~70%)等等。

王赫:2022國際金融資金撤離中國 幅度驚人(圖)
2023-01-25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估計,外國投資者2022年10月從中國金融市場撤資88億美元。示意圖。2022年中共儘管繼續開放金融,仍無法阻擋國際金融資金流向的大轉折——開始從流入變為流出,而且幅度之大超出想像。且看股市、債市、中資美元債、中企赴美上市融資的相關數據。...

斯大林助推日本侵華並非空穴來風
2023-01-21

抗戰勝利是中華民國的歷史性功勳。但是,這是慘勝。第一,這不是中國自己單獨戰勝日本的,而是把中國抗戰融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藉助於盟國力量。第二,因此,使得蘇聯在中國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實際所得甚至超過了雅爾塔密約),並扶持中共坐大,為其1949年竊國奠定了相當基礎。許多歷史著述,如保羅...

王赫:2023中國進出口或很艱難(圖)
2023-01-21

2022年中國經濟動盪,上半年進出口形勢尚好,下半年則明顯惡化。圖為示意圖1月13日,中共海關總署發佈數據:2022年全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首次跨過40萬億關口,達42.07萬億元人民幣,比2021年增長7.7%;其中,出口增長10.5%,進口增長4.3%。看似靚麗(姑且不論...

王赫:應對中共「核心挑戰」 日本戰略攤牌(圖)
2023-01-19

中共近日加大力度派遣軍機擾台,台海緊張局勢加劇。圖為中共的運8反潛機同型機。(台灣國防部提供)1月8日深夜,中共軍方突宣佈對台進行多兵種軍演,台旋即偵獲57架軍機擾台,其中28架逾越台海中線。這是中共兩周內第2次對台進行實戰化演練。台海緊張局勢加劇。或許巧合。1月9日到14日,日...

王赫:瘟疫浩劫 中共必須解體(圖)
2023-01-18

我們也悲哀地看到,太多的人受中共謊言毒害,默認、支持甚至參與中共做的壞事,對天譴——這次疫情——的警告,不當回事,不聽真相,也就在劫難逃。三年多來疫情中已經死了4億人,這波疫情結束的時候中國會死5億人——中共竟使這麼多的人來做它的殉葬品。多麼恐怖!多麼邪惡!反過來講,中國人受的毒害又多深重啊!

王赫:斯大林助推日本侵華?
2023-01-16

說斯大林助推日本侵華不謂空穴來風。但是,他也同時支持中國抗戰,目的是使日本陷在中國。例如,九一八事變後次年,中蘇復交;1935年,中共從莫斯科發出「八一宣言」,要求停止內戰;在斯大林的干預下,西安事變得以和平收場,國共再次走向合作;七七事變後,中、蘇簽定《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提供並擴大軍援,但拒絕結盟;等等。「斯大林是個非常好的戰略家」,如美國斯坦佛大學東歐史教授諾曼·奈馬克(Norman M.Naimark)所說,「當然,斯大林是個撒旦,但眾所周知,撒旦會以各種面貌出現。」

王赫:習近平談「大黨難題」 曝雙重統治危機(圖)
2023-01-14

習近平在2023年1月9日的中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大談大黨難題,突顯中共政權和習的權威、統治,遇到了空前的困難、挑戰和危機。(大紀元製圖)1月9日,習近平在中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大談大黨難題。當然,這可視為是對去年二十大報告中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

蔣介石抗日大戰略 艱苦卓絕(圖)
2023-01-12

抗日衛國戰爭是一場中華民族歷史上亘古未有的抗擊夷狄入侵的絕續存亡之戰,蔣介石先生領導全國軍民,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豎起了抗日衛國的大旗。(公有領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千載之後,蔣公介石,苦撐待變,使次殖民地(中山先生語)之中國戰勝現代強國日本,再譜傳奇。蔣公何以成此偉業?一...

王赫:中國疫情感染率為何如此之高?(圖)
2023-01-08

網上熱傳的一個帖子(如圖),點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中共疾控專家稱最終可能80%-90%的人可能都會經歷感染,這個比例可遠高其它國家,是不是病毒格外喜歡中國人呢?針對此問題,筆者使用https://news.google.com/covid19/map?hl=en-US&...

王赫:2022美國對中共經濟競爭的兩大進展(圖)
2023-01-07

2022年4月7日,美國電動車巨頭Tesla公司在美國建設的第二座工廠投入了生產。圖為位於德州奧斯汀的新電動車工廠開工,眾多電動汽車愛好者參加開幕派對。2022年,拜登政府繼續鎖定中共為最主要的對手,推進戰略競爭,並贏得主動,處於有利戰略態勢。僅就經貿方面而言,美國的如下兩大進展...

王赫:2023中美貿易或將下行(圖)
2023-01-05

圖為示意圖。據中共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前11個月,中美貿易額達到6,976.94億美元,同比增長2.4%;其中,對美出口5,359.95億美元,增長3.4%;自美進口1,616.99億美元,減少0.5%。如果剔除物價上漲因素,上述數據將更暗淡。這與2021年相比,可謂大轉折。...

王赫:2022中國人口負增長?(圖)
2023-01-04

根據官方數據,2021年,中國人口還是零增長,中共最新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生育率只有1.3,處國際警戒線1.5以下。圖為中國貴州省安隆縣一家醫院的護士正在照顧一名新生兒。2022年的中國人口數據,雖然官方尚未公佈,但國內外的研究普遍認為,中國人口將自1962年以來首次下降。根據...

王赫:皖南事變,美國為何支持中共?
2023-01-02

皖南事變前的新四軍部隊。(維基百科/公有領域)1941年1月4日-1月14日,在安徽南部涇縣茂林,國共發生軍事衝突,新四軍所屬軍部兵力與皖南部隊9000餘人,除約2000人分散突圍外,大部被殲或被俘,是謂皖南事變。皖南事變有深刻、複雜的背景。1936年12月的西安事變,給了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