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逆風!習近平一舉下推發展目標5年;中資資助建印尼高鐵,需40年回本;

歐盟公佈晶片法案,公開肯定台灣地位重要;中國股市熊出沒,傳國家隊再維穩;陸藥業巨頭上美黑名單,暴跌停牌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二十大連任,正面臨來自房地產危機、黨內政敵、中共病毒和人口下降等多方面的挑戰,為此習近平不得不下調發展目標,食言對氣候議題的承諾。

中國資助建設的印尼雅萬高鐵,原本計劃建成後20年內收回成本,但現在需要40年。

日前中國股市虎年遭遇「熊出沒「,傳「國家隊」再度入市維穩,避免引發系統性風險。

日前美國將包括中國製藥業巨頭無錫藥明生物在內的,33個中國公司列入「未經核實」實體清單,該公司股票周二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暴跌後,暫停交易。

大陸房地產業進入寒冬,新年期間也是一片寂靜,正面臨新一波裁員。

世界各大經濟體正爭相發展半導體產業,日前歐盟喊出在2030年歐洲晶片全球市佔率倍增。

連任遭遇逆風,習近平大談國情,下調發展目標

中共當局日前調整了「雙碳」政策目標,對鋼鐵行業的碳達峰推遲5年,以期穩定經濟。習近平表示,氣候目標要「立足國情」,不應損害「保障民生」的商品供應。

中共政府周一(2月7日)發佈文件稱,鋼鐵行業將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而之前的目標是2025年。這顯示,中共官方將鋼鐵行業的減碳目標放寬5年時間,以期保障基礎原材料供應的穩定。

這意味着,中共二十大前,北京當局已經將經濟增長放在首要位置上。

台媒《巨亨網》2月8日報道認為,這是一個更廣泛的跡象,表明中共政府正在根據去年的大宗商品價格飆升,重新調整氣候戰略。

報道引述Mysteel分析師徐向春分析說,這是對時間表的重大調整,給予鋼鐵行業更大空間以適應減碳目標。他說,急於實現碳目標,可能會導致難以承受的經濟成本。

瑞銀估計,中國要想在206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同時又能夠獲得足夠能源,在2060年以前,每年需要投資多達2萬億美元,包括把中國目前可再生能源裝配速度提高兩倍以上。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能源轉型問題如此艱巨,可以預料,在獲得足夠的替代能源以確保可靠電力供應之前,中共當局無法輕易放棄煤炭,這加劇了中共「雙碳」目標的挑戰。

根據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對中國數據的統計,在2021年上半年,中共省級政府批准了24家國內煤電廠。中國各地計劃的重點燃煤發電裝機容量約為104千兆瓦,比日本和俄羅斯目前的裝機容量總和還多。

進入2022年,中國經濟面臨更大的挑戰。中共最高領導層公開承認,在「需求收縮、供應衝擊、預期減弱」的「三重的壓力」,經濟增長將可能持續放緩。

面對逆風形勢,習近平承諾加大力度支持經濟。當全球央行決定終止貨幣寬鬆政策,給經濟降溫之際,中共央行則反其道而行之,不斷向市場注入資金,以期提振萎靡不振的經濟。

金融大鱷索羅斯日前曾表示,習近平面臨來自房地產危機、黨內政敵、中共病毒和人口下降等多方面的挑戰,能否在今年秋天的二十大成功獲得連任,還是未知數。

中國資助建設的印尼雅萬高鐵建成後或需40年才能收回成本

由於印尼政府正在計劃遷都,由中國資助並協助建設的印尼雅加達至萬隆的高鐵不僅面臨20億美元的成本超支,而且建成後可能需要40年才能收回投資、開始盈利。

印中高鐵公司(PT KCIC)總裁德威亞納(Dwiyana Slamet Riyadi)星期一(2月7日)在議會的一場聽證會上表示,這項「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高鐵項目還面臨約20億美元的成本超支,估計工程結束後的總成本將增加到113萬億印尼盧比(約合78.5億美元)。

印中高鐵公司是由中國和印尼企業組成的財團,目前正在建設連接首都雅加達和西瓜哇萬隆市全長142公里的高鐵路線。該項目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出資,2018年開工。但是由於土地所有權糾紛、以及項目本身遭受的經濟成本和環境影響的質疑,工程進度面臨延誤。

工程原先規劃在建成後20年內回收投資,開始盈利。但是德威亞納在議會的聽證會上表示,由於政府計劃在2024年將首都從雅加達遷至婆羅洲島,連接雅加達與萬隆的客運量有可能大幅下滑,從原先估計的日均客運量61157人次,下降至31215人次。

德威亞納說,「從投資價值、乘客人次和票價來看,很難遵循原先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關於投資將在20年內獲得回報的假設。」

德威亞納認為,雅萬高鐵建成後40年後將達到收支平衡點。印中高鐵公司努力降低成本,但是公司需要支付更多的土地款、更高的工人工資以及持續高漲的原材料價格。

中國股市虎年「熊出沒」,傳「國家隊」再度入市維穩

中國股市虎年遭遇「熊出沒」,2月8日滬深300指數收低,但有些分類指數逆勢上漲。據知情人士稱,這些指數上漲,是有「國家隊」出手,目的是維穩股市,避免大幅波動可能引發的潛在系統性風險。

彭博2月8日報導,周二(2月8日),中國股市滬深300指數收低,而能源、公用事業、金融分類指數卻逆勢上漲。

據知情人士透露,有中共政府背景的資金即「國家隊」周二下午入市,買入包括券商股在內的金融股。此舉旨在支持A股市場,減緩跌勢,維穩股市,避免短期大幅波動會引發潛在系統性風險。

報導稱,滬深300指數盤中一度下跌2.4%,創2021年8月以來盤中最大跌幅,收盤時僅下跌0.6%。

中國A股在中國黃曆虎年首個交易日曾出現上漲,滬深300指數一度漲2.4%,創去年8月以來最大盤中升幅,但周二一番跌勢一度將前日漲幅全數抹平。

中國新年假期前,滬深300指數進入技術性熊市,儘管中共央行做出降息等動作以穩定市場對於經濟成長的預期,但市場信心尚未得到修復,而且中共官媒和公募基金呵護市場起到的效果甚微。

另據《證券時報》消息,創業板指數跌勢猛烈,盤中跌破2800點,創出近10個月新低,創業板指數自去年高位的跌幅已經超過20%。一般而言,股指跌20%就進入了「技術性熊市」,這意味着從純技術角度考慮,創業板指數今天盤中已進入「技術性熊市」。

午後,銀行及非銀金融、風電等板塊大幅上漲,直接帶動滬指翻紅後震盪攀升,創業板指和深證成指的跌幅也有所收窄。

澎湃新聞引用國泰君安的分析說,在虎年首個交易日開門紅之後,8日市場出現分化,創業板指在寧德時代和醫藥股大跌的拖累下,再度創下階段新低,創業板指暫時還未看到企穩跡象,而滬指在金融股的帶領下完成「V」型反彈。

[page]

中國藥業巨頭被美國列入清單,暴跌停牌

美國商務部2月7日宣佈一份包括33個中國公司的「未經核實」實體清單,其中含中國製藥業巨頭無錫藥明生物。該製藥公司的股票周二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暴跌後,暫停交易。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周一宣佈將33家中國公司列入未經核實的實體清單,其中包括生產疫苗與合同藥品的無錫藥明生物製品。

一旦被華盛頓列入「未經核實」實體清單,意味着其可靠性未獲美國批准,可能導致這些公司需要獲得額外的許可證,才能與美國公司做生意。

法新社發自香港的報道,無錫藥明生物表示華盛頓這一決定對其業務將"沒有影響",而且它"遵守了所有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

然而,被華盛頓列入未經核實的實體清單後,無錫藥明生物的股票周二在香港一度暴跌32%,然後以-23%(62.25港幣7歐元)停牌。

近年來,在美中兩大經濟體的緊張關係加劇之時,美國陸續將一些中國公司列入官方名單,削減了它們在美國的貿易能力。

歐盟公佈晶片法案,公開肯定台灣地位重要

歐洲聯盟2月8日公佈《歐洲晶片法案》,喊出在2030年歐洲晶片全球市佔率倍增。歐盟並公開表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製造領域地位非常重要,歐洲對台灣企業開放,也歡迎合作。

歐洲聯盟(EU)公佈《歐洲晶片法案》(EU Chips Act)計劃,將投入超過430億歐元(約新台幣1兆3700億元)的公共和民間投資,讓歐盟在2030年市佔率較現階段10%翻倍至20%。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將透過投資、監管以及與戰略合作夥伴合作,讓歐洲成為晶片產業的領導者。在提到與哪些國家合作時,她點名理念相念夥伴包括美國或日本。

隨後由歐盟執委會執行副主席兼數位執委維斯塔哲(Margrethe Vestager)及歐盟負責內部市場業務的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出面說明法案時,則公開肯定台灣是《歐洲晶片法案》理念相近的夥伴。

維斯塔哲說,《歐洲晶片法案》正在進行中的一些討論涉及台灣的台積電,表示歐洲市場也對台積電開放。

布勒東則強調台灣在全球半導體製造領域地位非常重要,歐洲使用的半導體可能50%是在台灣生產,台灣擁有許多專業知識,歐洲當然歡迎。

大陸房地產業過年一片寂靜,面臨新一波裁員

去年中共加大力度整頓房地產市場,導致房地產業步入寒冬。行業龍頭恆大「爆雷」,債務違約,公司重組。知名企業花樣年、泰禾、佳兆業等也深陷債務危機。目前雖然已立春,但房地產業還沒有迎來春天。

王女士表示,周一是上海一般企業過年後開工的日子,今年房地產公司各微信平台上沒有往年老闆發紅包、大家搶紅包的熱鬧、歡樂的場面,而且各房地產公司還面臨減薪和裁員的雙重壓力。

不僅如此,王女士還透露,3、4月份還會迎來新一輪裁員潮,對象是房企高管。

「員工裁員是小頭,高層是大頭。一個高層一個月工資可以養十個甚至是二十個員工」

王女士透露,她們公司的高層裁員比例是15%到20%,有可能還會更高。而且目前公司總經理級別以上的管理者還沒有拿到年終獎金,公司聲稱等3、4月以後再發,但很可能屆時會變成裁員賠償金。

房企高管面臨裁員的另一個原因,是「國字頭」企業接盤。

例如世茂集團1月底以45億元出售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接手的上海地產集團是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擁有的「國字頭」企業。1月世茂還以10.6億轉讓了上海黃浦路項目,買方「上海久事北外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也是上海市國資委全資擁有的。

去年房企龍頭恆大集團債務危機爆發,中國百大房企大洗牌,前十大房企中有6家是「國有」。

華盛頓養老基金審計師李恆青認為,中共讓「國字頭」來接盤,但最後的接盤俠是誰呢?其實是中國的14億老百姓。

「他們現在是悄悄的一步一步的,不讓大家出現所謂的社會恐慌。然後,他們在內部悄悄地把這些債務消化掉,怎麼消化呢?就讓國有企業拿出錢來,通過所謂的合資經營或者是合股這種方式。最後把這些債務轉化成這些國企股份。」

中國央行去年末多次降准降息,放寬銀行貸款,但仍然沒能挽救樓市的慘澹。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