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傻眼!8000大學生競爭600個井下一線工人崗位

600個煤礦井下一線崗位的招聘名額,卻湧來8000名大學生報名。

據媒體新黃河6月10日報道,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不久前發佈通知,招聘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和理工科相關專業背景的井下操作工,入職後需鎖定煤礦井下一線生產崗位不少於5年。截至目前,已有8000多人報名,遠超600人的招聘需求。

有着天之驕子之稱的大學畢業生,又要以當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精神去衝刺一個重體力、高風險、黑煤抹面的煤礦一線操作工崗位,着實讓許多人傻眼。

然而,報道稱,這「不代表學歷貶值」。

有網民在報道下留言說:「不代表貶值又代表啥呢」?也有人說,「考不上大專連挖煤的資格都沒有了」,「這有啥,五糧液的烤酒工人都要本科了」,「一定練好身體,做一個新時代有文化有知識的苦力!」

不過,也有人表示理解:「那該幹啥?外賣也飽和,快遞也飽和,網約車現在也飽和」,「就業形勢嚴峻,找到飯碗就是出路、就是重賞,必有大批人流趨之若鶩。」

據教育部去年底預計,2024年應屆高校畢業生高達1179萬人,比2023年新增21萬人,比2022年新增103萬人,毫無疑問,大學生失業已經成為當前最為急切的難題。

5月27日,中央指示,要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要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工就業。不過,媒體的報道中沒有提及具體的舉措內容或規劃方案。

隨着經濟狀況下行,北上深廣等一線城市也力不從心,外商撤離,失業率上升,職業發展空間越來越小,一些大學生不得不返鄉找工作。

今年4月,麥可思研究院發佈「中國2018-2022年大學畢業生培養品質追蹤評估藍皮書」表示,應屆本科生(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往縣城就業比例明顯上升,從2018屆的20%升至2022屆的25%。其中回縣城工作的本科生中有59%是畢業5年內一直在縣城工作,41%是工作一段時間後再來到縣城就業。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2023年11月的數據,16至24歲青年,2033年將達到峰值1.61億人,這顯示青年就業問題在未來10年內,都將是艱巨的任務。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天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