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千萬別碰!中國最慘吞錢無底洞

—比買房更慘是買商鋪

十年前誰會想到,曾經被吹得天花亂墜的商鋪,如今會成了一個個「吞錢無底洞」?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那個年代,商鋪銷售的口號一套比一套猛:「百萬客流,穩賺不賠!」「地鐵上蓋,睡後收入!」「固定返租,包你安心養老!」

聽上去是不是很美?

但現實往往很骨感。

今天我們聊一個真實的故事,也是很多投資商鋪人血淚的縮影——杭州港龍城。

這不是個案,而是很多人夢碎商鋪的縮影。

01

時間拉回到2015年,杭州人對港龍城的熱情堪比炒股。

那時候的它頭頂三重光環:

雙地鐵交匯,杭州東站旁的黃金地段;

背後開發商是當年全國排名前十的大開發商;

投資模式還自帶「保障」——前兩年每年給你6%和7%的回報,返租15年。

宣傳畫冊上印着「未來將吸引百萬客流,億萬消費」,不少投資者連夜排隊認購。

可現實很快就變了味。

買了鋪的人發現:

商鋪根本辦不下產權,原因是開發商把商鋪抵押了;

有人想退,錢也退不出來;

項目還一度被法院查封,徹底爛尾。

說好的15年返租?

最多拿了一兩年就沒下文了。

更扎心的是,到2018年他們還在等「馬上就開業」,結果一年拖一年,到最後連門都沒開。

商場沒開成,反而成了「社區種菜地」。

沒錯,真的有人在商場裏種菜。

還有業主苦中作樂拍短視頻,把商場當成了「新式田園綜合體」。

從2018年開始項目被各種司法拍賣,價格一路下滑:

第一輪6.5億,沒人接;

第二輪4.55億,依舊流拍;

第三輪降到3.88億,還是沒人要。

要知道這個項目最開始的估值可是將近6億多!

2023年曾短暫「半開業」,找來王府井背書搞招商,最後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現在2025年了,港龍城依舊爛在那,一堆人徹底躺平了。

02

港龍城的故事不是個例,而是整個杭州商鋪投資悲劇的一部分。

據不完全統計,杭州類似的爛尾商業項目至少有20多個。

舉幾個例子:世茂廣場(下沙、筧橋):中間停了好幾年,最後靠政府介入才勉強恢復。

荊長路十字路口項目:兩個商業體雙雙爛尾,產權證遙遙無期。

恆大水晶城商業部分:住宅早就賣完了,商鋪爛在那裏沒人接手。

這些地方共同的特點就是:位置看起來不錯,宣傳很有想像力,但一到運營、回報,就全線崩盤。

買的人不僅被「套牢」,還被「困死」。

如果你覺得這是杭州的問題,那就太天真了。

放眼全國類似港龍城這種商鋪爛尾的案例,一抓一大把。

北上廣深二線城市,僅公開曝光的爛尾商鋪項目就超過100個。

03

三四線城市的數據就更別提了,基本沒人統計。

這些商鋪的背後,有三類「受害者」:

錢打水漂的投資者:不少人砸進幾百萬,結果商鋪根本沒人要,流拍、估值跳水成常態。

跑路的開發商:爛尾一開始,開發商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一地雞毛和一堆訴訟。

無辜的住宅業主:買房時宣傳配套商業,現在變成廢墟,不光日常生活受影響,房價也被拖下水。

很多人買商鋪是奔着「被動收入」去的。

開發商說有返租、有固定回報,聽起來比買房出租還靠譜。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承諾都是「空頭支票」。

你收的那點返租,其實就是你自己的錢。

一旦開發商沒錢了、項目不賺錢了,這些承諾就是廢紙一張。

最可怕的不是錢虧了,而是:商鋪出租困難,沒人願意接手;

想賣沒人買,流動性差到極致;

法拍也拍不出去,徹底鎖死。

而且現在開店的難度比你想像得大得多。

別說投資商鋪了,現在做生意的老闆都在跑路。

2024年全國就有超過12000家門店關門。

餐飲關了6000多家;

服裝品牌3000多家;

教培、零售、超市等各類門店也倒了一大批。

04

你指望租戶來「接你的盤」,那是痴人說夢。

背後的大環境更慘:

居民消費信心低迷,消費貸減少了4019億;

CPI下降0.1%,食品、日用消費全面下滑;

就業壓力大,中小創業者更是捉襟見肘。

說白了就是老百姓沒錢了,也不敢亂花錢了。

這種環境下再好的地段也沒用,沒人敢冒險開店。

很多人說商鋪不行,那我是不是可以考慮公寓?

我勸你再想想。

就拿我一個朋友來說,7年前在杭州某地段買了一套公寓,當時覺得租金能抵月供,還能升值。

最開始的確租了2000元一個月,現在呢?

1300都租不出去。

房子空着,中介還建議他再花一兩萬重新裝修。

你說這哪裏是投資,分明是填坑。

公寓的幾個問題也很致命:

折舊特別快,一裝修幾年就舊了;

維護成本高,動不動就要修、要換;

稅費高、政策限制多;

出手難,想賣都找不到接盤的;

回報周期長,基本靠自己「供奉」。

最後大部分人發現:公寓不是資產,是負債。

05

很多人買商鋪、公寓,是為了「跑贏房子」,為了能多點收入,有點保障。

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在經濟好的時候,這些投資可能還勉強能跑得動。

但在如今這個階段,商鋪、公寓都成了「高危資產」。

套一句網上的話說得特別准:「你以為你在投資,實際上你是在資敵。」

如果你還想着靠買商鋪、公寓實現財務自由,那我勸你再多想幾秒鐘。

因為這不是投資,是豪賭。

而你賭的不是未來,是運氣。

真的別碰了。

祝你清醒,也祝你平安。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知理樓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524/222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