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川普政府下令全球封殺,華為野心全面曝光——華為根本不是民企,而是中共國家戰略的科技先鋒。
5月13日,美國商務部發佈新規,全球範圍內任何公司使用華為AI晶片「升騰(Ascend)」都將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則,即便在非美國本土。這標誌着川普政府對華為祭出「全球封殺令」,防止中共利用科技突破實現戰略擴張。
該措施也禁止美國AI晶片被用於訓練中共AI模型如DeepSeek,並取消拜登時期寬鬆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顯示出川普政府全面回歸技術封鎖路線,進一步明確華為是「國家安全威脅」,不是一般企業。
財經專家呂國禎在《關鍵時刻》節目中指出,華為已從台積電(TSMC)最大客戶變為自己興建晶圓廠的巨頭,目前已運營11座晶圓廠,若含在建項目,總數近20座,規模接近台積電。他警告:「華為的野心遠不止晶圓製造,它要做中共國的三星、英特爾,更想做自己的ASML(艾斯摩爾)。」
華為不僅涉足晶片製造,還通過旗下設備廠商新凱來(SiCarrier)尋求28億美元融資,目標直指荷蘭ASML——全球光刻機巨頭。這意味着中共欲從設備、製造、系統到平台,構建自主科技閉環,擺脫西方控制。
據韓國《TheElec》5月14日報道,華為目前暗中營運至少11家晶片工廠和10家研發中心,它們表面上與華為無關,實則是由中共國資體系控制和運營,刻意分散身份以規避制裁。例如:
青島思恩科技:隸屬國務院國資委,由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創辦;
光茂科技(DGGMT)、鵬芯微(PXW)、**昇維旭(SWX)**等公司由深圳市國資委間接控股;
另有福建晉華國際等,均有中共地方國資背景。
一位知情人士直言:「這些公司不斷更名、改股東結構,是為了掩蓋華為的真正掌控權。」
其中至少5家可量產7奈米晶片,甚至具備更先進制程技術,說明華為已成功繞開國際制裁打造自己的「科技地下王國」。
更關鍵的是,這些運作背後是中共政府的直接戰略部署。華為看似「民企」,實則早已成為中共軍事、監控、信息戰的核心工具。從核心高管背景、資金來源、股權架構,到海外佈局、科技投資,華為與中共國安、軍工、發改委等深度捆綁,早被外界視為「披着民企外衣的特務型國企」。
儘管如此,高強度制裁已導致華為財務承壓。據彭博社引用華為2024年財報指出,其第四季淨虧損3億元人民幣,為2018年以來首次轉負,主因正是半導體研發成本飆升、先進制程設備難以取得。
川普政府此次突襲式全球禁令,被外界視為徹底封死華為AI出路,尤其是在國際AI戰場中形成「圍堵同盟」。即便英偉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勛呼籲以競爭代替封鎖,稱華為是「全球最難對付的公司之一」,也難阻美方強硬戰略落地。
美國此舉明確表態:華為不是科技公司,而是中共體制延伸出的戰略工具。川普政府正以技術封鎖、供應鏈圍堵、政策聯合三重手段,阻斷中共通過華為打造「科技強國」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