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懿馨:中共統治前後中國社會的變遷與反思(一)

—《九評》20周年有獎徵文

作者:

那些高官們都知道,被中共統治的中國已不是一個正常社會,中共為了它的賣國政權穩定,已經把國家改造成一座監獄。

前⾔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歷史,這段歷程⾒證了中華文化的輝煌與深遠影響。儒家思想深入人⼼,成為塑造中國人道德觀念與社會秩序的根基。社會秩序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價值,家庭關係強調長幼有序、父慈子孝,這些文化理念構建了穩定諧和的社會結構。然⽽,自中共掌權以來,通過⼀系列激進的政治運動,傳統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顛覆。尤其在文化大革命(1966—1976)期間,中共發動了「破四舊」運動,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徹底的摧毀。⼤量歷史文物、經典書籍、宗教場所被毀壞,儒家、道家及佛教的文化根基被強⾏解構,無數知識分子和傳統家庭的紐帶也在這⼀過程中斷裂。這場文化浩劫,不僅抹去了中華文明的光彩,也讓⼀代人失去了對自己文化的認同與自豪。

⾃1949年中共建立政權以來,中國社會歷經劇烈變革,這些變化不僅深刻改變了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格局,還對人民的⽣活方式和社會結構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無論是對國家結構的重塑,還是對民眾日常生活的深度滲透,中共政權的強力干預無疑塑造了當代中(共)國的面貌。在這⼀過程中,通過「偷梁換柱」的手法,灌輸「愛黨就是愛國」「中共等於中國」的錯悟理念,將原有的神傳文化價值觀和社會道德秩序取而代之,將馬克思主義及無神論的理念強加於社會,並系統性地削弱了傳統文化的影響⼒。這些變革不僅在短期內引發了劇烈的社會震盪,也在長期中改變了中國的文化脈絡,使得它們潛移默化融入在近代人的⽣活里。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確實沒有⼀個政權像中共這樣,在執政期間造成如此大規模的社會問題與國民不滿。無論是在政治壓迫、社會不公、言論封鎖、還是對異見的鎮壓,中共的統治模式與手段都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個朝代,並且在當今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其行為與態度更引起了國際社會和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彈。

面對這樣的政權,民間的不滿與反抗情緒逐漸積壓。如今,中共的統治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內外挑戰:社會的不滿情緒愈加強烈,年輕⼀代的民主訴求日益⾼漲,國際社會對中國⼈權狀況的批評聲音不絕於耳。尤其在中共強化了對香港、台灣以及境內民族、宗教的打壓後,國內的反對聲音也愈來愈無法抑制。

本⽂將通過對比中共統治前後華夏文化與社會變遷,對當今中(共)國所面臨的諸多問題進行反思,並進⼀步探討中共政權的危害及摒棄中共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中共統治前後的中國社會對比:從傳統文化、敬天信神到無神論的轉變

華夏民族自古以來,擁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根基,並且敬天信神是其文化特⾊之⼀。傳統中國社會中,天命思想和對神靈的敬畏浸透於人們的日常⽣活和精神世界。而中共自建政以來,秉持無神論理念,對傳統的宗教信仰和天命思想進行了系統性的排斥和改造。這種從信神到無神論的轉變,不僅影響了中國的文化面貌,也改變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價值觀。

儒家思想中的天命觀

儒家強調「天命」,認為天賦予君主和統治者合法的統治權力,並且有義務維護社會秩序與人民的福祉。這種天命觀不僅影響了中國的政治體制,也深入到社會的倫理道德中。

例:周公治國理政的天命思想:周朝建立初期,周公旦以天命為理據來執政,認為自己是「受命於天」,這⼀觀念對後來的封建統治有深遠的影響。中國歷代王朝的建⽴,常常伴隨着「天命」與「天意」的合法化辯護。

道教和佛教的神靈信仰

除了儒家,傳統的道教與佛教對神靈的崇拜也深遠影響了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道教推崇「天尊」與各種神祇,並強調人與自然的諧和,而佛教則倡導冥冥中有神佛掌控眾生命運,尤其是在民間,信仰神明和祭祀活動是日常生活的⼀部分。

例:祭天與祭祖儀式:中國傳統的祭天儀式強調對天神的崇拜,這是⼀個深具政治象徵意義的活動,帝王以「天子」身份向天祈求國家安寧和豐收。

民間信仰

中國的民間信仰充滿了對神靈的敬畏與追求,這些信仰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無論是農業生產、婚嫁、子嗣還是疾病,民眾都會依賴神明的庇佑。各地的廟會、神像、⾵⽔等元素在民間普遍存在,顯⽰出敬天信神的根深蒂固。而在中國的各地,每年都會舉辦各種廟會和祭祀活動,祭拜地方神明或祖先,祈求五穀豐登、家庭平安。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514/2218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