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被封殺文)大家別罵某東了,說了他幾句的人已經進去了

作者:

著名評論員古原被警方帶走,疑與批評京東劉強東有關,截止發稿時古原已失聯六小時。

4月28日,微信公眾號「古老闆」、「古老闆的老巢」號主古原疑似因連續批評京東和劉強東被警方人士帶走。

(圖文無關)

最近,京東高調強勢殺入外賣市場,京(東)(美)團大戰如火如荼。

消費者在盤算着,新進的鲶魚有沒有讓我的外賣價格下降,速度上升,質量更有保證;

騎手們在權衡着,劉強東的高調社保宣言是否確實提升了自己的真實總體福利。

另一競爭對手餓了麼,則除了策劃送小龍蝦活動(寓意蝦[瞎]搞)之外,沒有任何動作。

據筆者了解,餓了麼經營狀況穩定,尚未受到明顯影響,其管理團隊正在密切觀察事態發展,緊張制定應對策略。

歷史經驗顯示,每次有激烈的市場龍頭之爭,倒霉的都是池魚。

王老吉與加多寶商戰,和其正幾乎退出了市場。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在中國競爭,非常可樂消失了。蘋果PK三星,諾基亞倒下了。

凡事皆有例外。

這一次最先倒下的,並不是餓了麼,而是一個跟美團、餓了麼,乃至整個外賣行業毫無關係的路人。

據路邊社消息,4月28日上午11時許,最近頻頻發文批評劉強東和京東外賣策略和傳播策略的自媒體人「古老闆」在他的公司迎來了六位警方人士。截止發稿時間,古老闆仍然處於失聯狀態。

經濟學不只是知識,更是人生的解釋

據筆者了解,老古,江湖常用名古原,是近年來風頭頗勁的經濟學和商業分析自媒體人。但他並非職業寫手,其主營業務是商業諮詢,為企業診斷經營、銷售和傳播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

自媒體寫作,純粹出於其個人興趣。

據古原過往自述,古原出身內地省份基層普通家庭,幼年時,自己家庭和親人的生活艱辛困苦,是他畢生難忘的體驗。

近三十年前,他大學畢業,踏入社會,開始在市場上打拼,從最底層的銷售做起,涉足過諸多行業與領域,經歷過無數商海浮沉,用自己的前半生見證了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中國社會從貧窮到繁榮的偉大變遷。

人到中年後,古原事業頗有所成,身心稍有餘力,開始結合自己的經歷,系統地學習經濟學,尤其是市場經濟原理,並廣泛涉獵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著作,嘗試利用這些知識,更加邏輯一致地分析和解釋他所經歷的時代。

恰逢自媒體時代興起,古原開始從輸入轉向輸出,踏上了微信公眾號寫作之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僅數年時間,便寫下數百萬字的文章,其中部分精選作品即將付梓出版。

古原的學術-思想主線非常清晰,早年間欣賞芝加哥學派經濟學,僅就純中文作者而言,他就精研過薛兆豐與張五常的著作,對該學派數十年來致力於呼籲市場經濟改革甚為欣賞。

最近數年,古原開始轉向奧地利學派經濟學,更激烈和堅決地批評各種反市場經濟的觀念,剖析各種對市場原理的誤解。

勤寫評論背後的愛與憂

古原不是體制中人,也不是學院派人士,就其寫作主題而言,絕大部分也與其個人利益沒有直接聯繫。

之所以寫作,完全是出於一個普通平民的興趣和擔憂。

古原認為,是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改善了他這樣的普通平民的物質生活,甚至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

而且在他看來,他個人的這種改變,不像普通平民中那些有幸在政府部門任職、在大學中任教以及各種端上了鐵碗飯的幸遠兒那樣,依賴制度福利——也就是犧牲其他人的利益——改善自己的處境,而完全是靠用自己的才智、勤勞,為他人提供服務實現的。

也就是說,是靠在市場競爭中自願雙贏合作實現的。

他認為,這樣的機制範圍越廣、下沉越深,像他這樣的普通平民,就越容易得到長久的真正改善。

他希望,甚至恨不得從上到下,每一個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支持這樣的機制。

同時,另一方面,以古原對經濟學原理和邏輯的洞徹程度為標準,即使今天中國的市場經濟已經極為普及,給中國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但是,市場上、輿論場域中,甚至一些經濟和社會政策背後,都有很多很嚴重的反市場、反經濟學原理的觀念。

糾正這些廣為流傳的錯誤,也是他寫作的重要動力之一。

就像他自己在文章中說過的那樣,想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個更自由一些、繁榮一些和安全一些的社會裏,就得對這些錯誤迎面直上。

所以,他的文風曉暢通透,從無學者的繁瑣佶屈之弊,能讓僅中學水平的朋友通達無礙地理解。並且,他的文章總是觀點明確,立場堅定,資料詳實,推理細緻,而且極為高產。

很多朋友和讀者都戲稱他為古AI。

古原沒有寫作團隊,所有文章和觀點都出自他一人為手,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由於飽含理性的批判激情,對自己認為錯誤的觀點和觀念從不騎牆,古原也在坊間激起很多爭論。

他從來都是正面應戰,從不退縮,面對謾罵也能堅持理性和邏輯。對自己文章的讀者留言,無論罵得多麼難聽,批得多麼激烈,他都全程開放。

上一次古原火力十足連續撰文批評的人是司馬南

但這一次,他踢到了鐵板上。

京東的公關部門和法務部門,沒有寫文章批評和反駁古原的觀點,而是直接訴諸警察權力。這可以說是中國輿論空間的一個惡習。

古原所服膺的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米塞斯在其著作《自由與繁榮的國度》曾犀利地說道:

「要想將奴僕意識轉變成公民意識,需要人們進行長期的自我教育。一個自由的人應當容忍他人想其之不想,為其之不為。應該克服那種只要是他覺得不妥當事情就打電話報警的習慣。」

但我們不是生活在書本的世界裏,而是真實的現實中。

AI告訴你,古老闆到底寫了什麼

按照現行實在法的規定,古原的文章有沒有侮辱、誹謗京東呢?查明這個問題,是專業律師和法院的工作。

不過古原的涉嫌「作案工具」非常公開透明。

最近半個月來,他寫了多篇評論劉強東及京東商業模式的文章,截止截稿時為止,所有讀者都可公開查閱,我用騰訊元寶AI概括了各文主要觀點,亦可點擊文章名,打開原始網頁自閱。相信各位讀者自有公斷。

這些文章是:

《扒一扒劉強東和京東的「造神」套路》:

此文揭露了京東及劉強東通過系統性公關策略將商業行為包裝為「道德標杆」的運作邏輯。文章指出,其核心在於搶佔道德高地,如以「全額繳納騎手社保」「外賣淨利不超5%」等口號塑造「行業良心」形象,實則通過模糊執行範圍、利用信息差收割輿論紅利。劉強東的「草根逆襲」「兄弟情」等人設被精準設計為營銷工具,通過親自送外賣、過年發紅包等戲劇化場景強化親民標籤,同時以爭議性言論(如「共產主義可實現」)煽動情緒、轉移商業競爭焦點。文章批判這種「造神」本質是輿論操控與商業利益的雙向捆綁,既服務於市值管理,也暴露了企業戰略空心化與道德敘事不可持續的深層矛盾。

《京東必敗!》:

此文批判京東外賣業務因戰略誤判與執行混亂註定失敗,其核心癥結在於盲目全國擴張、忽視即時電商的城市級規模效應——未集中資源攻佔單一市場,導致訂單密度不足、騎手收益低而流失,同時補貼依賴商家與消費者分攤(配送費佔比高達50%),引發運力崩塌與用戶體驗惡化。文章指出,京東既缺乏美團十年積累的算法調度與密集運力網絡,又未構建穩定商家生態,系統崩潰、規則隨意變更等管理混亂加速信任崩塌。作者認為,京東僅靠資本燒錢與民粹化攻擊對手(如炒作美團社保問題),卻迴避核心競爭力建設(商家生態、履約效率),終將因成本失控與模式不可持續。

《京東外賣超過1000萬單,但還是必敗!》:

此文指出,京東外賣雖日單量破千萬覆蓋166城,但依賴單均5-10元補貼的燒錢模式不可持續,日均燒錢超7億,單城日均訂單僅6萬單,遠未達到外賣市場40%份額的規模門檻。文章稱其既無美團十年積累的算法調度與運力網絡,又陷管理混亂(系統崩潰、騎手單價跌至3元、商家被迫分擔補貼),用戶體驗惡化。作者認為京東混淆資本消耗與核心競爭力,忽視即時電商的供需效率本質,終將因成本失控、運力流失被市場淘汰,重蹈資本泡沫覆轍。

《萬萬沒想到啊,東哥這麼快就變東子啦》:

此文諷刺劉強東從「東哥」到「東子」的輿論形象崩塌,揭露其商業邏輯的崩壞:通過煽動民粹(攻擊對手壟斷、炒作「正義人設」)收割流量,但京東外賣業務因補貼崩盤(商家成本從30%飆至100%)、規則混亂(鎖價政策、系統崩潰)及騎手收入暴跌(單價跌至3元)、商家虧損加劇,迅速喪失市場信任。作者批判劉強東將商業競爭異化為「輿論戰爭」,以民粹手段收割情緒紅利,卻忽視供需效率與履約能力,最終商戶怒、騎手逃、消費者棄,從「東哥」淪為全網嘲諷的「東子」,預言其將被市場反噬。

《劉強東,不是在打正常商戰!》:

此文批判劉強東將商業競爭異化為民粹輿論戰,背離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市場原則。文章指出,京東通過煽動對立情緒(如指控競對「二選一」卻無實證)、製造道德審判(借社會痛點炒作平台壓榨、壟斷等議題)、實施雙重標準(自身與競對社保問題選擇性批判)等手段,將商業問題政治化,試圖以輿論施壓替代價值創造。這種策略雖短期收割流量,卻扭曲市場機制、侵蝕商業文明根基,最終導致消費者信任流失、商家生存空間壓縮,企業自身亦因喪失核心競爭力而陷入不可持續困境。

《劉強東煽動輿論的背後,另有其人》:

此文揭露劉強東通過輿論戰轉移京東外賣業務自身問題的本質:其公開指控美團「二選一」「壓榨騎手」等行為實為拼湊零散民間批評,刻意塑造道德高地以掩蓋京東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現實。文章指出,商家對美團佣金與廣告費的不滿源於自身運營低效與惡性競爭(如低價內卷),而非平台剝削,但劉強東將行業結構性矛盾包裝為「資本壓迫」,煽動騎手與公眾情緒爭奪市場。這種策略本質是商業利益驅動的輿論操控,通過製造對立轉移公眾對京東管理缺陷(如騎手權益保障不足)的關注,最終服務於資本擴張而非解決行業問題。

《劉強東,正在發動貿易戰!》:

此文批判劉強東以「保護勞動者」「扶持中小商家」為名,行重商主義干預市場之實,其本質是借輿論施壓要求政府扭曲市場競爭規則,以犧牲消費者權益和整體經濟效率為代價維護特定利益集團特權。文章指出,劉強東攻擊美團「壓榨騎手」「二選一」等行為實為拼湊零散矛盾,掩蓋京東外賣業務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現實,其邏輯與美國貿易戰策略同源——通過製造對立轉移市場矛盾,將商業競爭異化為權力干預的「保護主義戰爭」。作者強調,此類言論本質是以道德綁架替代市場選擇,若縱容此類干預,將導致資源錯配、創新停滯,最終損害全社會福祉。

《劉強東,反智!》

此文批判劉強東在機械人普及願景中展現的反智經濟觀,指出其設想的「政府按需分配」社會忽視經濟學核心規律——物質產品與人類欲望的永恆稀缺性,以及人性永不滿足的動態需求。文章認為,即使技術實現物質極大豐富,資源分配仍需依賴價格信號與市場選擇,而劉強東推崇的「計劃分配」本質是脫離現實的烏托邦幻想,既無法解決需求多樣性(如不同顏色毛衣、地區醫療資源差異),更因缺乏價格機制導致經濟計算失靈,最終陷入資源錯配與創新停滯。作者強調,劉強東將複雜經濟問題簡化為道德敘事,本質是用反智言論掩蓋商業邏輯缺陷,其言論不僅違背奧派經濟學原理,更可能誤導公眾對市場機制的認知。

還有兩篇被平台刪除的文章(強大的騰訊元寶還是神奇地概括了它們的主旨):

《劉強東,活成了司馬南!》

此文批判劉強東在商業競爭中採用與司馬南相似的民粹化輿論策略,通過道德綁架、情緒煽動和選擇性敘事轉移市場矛盾。文章指出,劉強東以「兄弟」人設包裝自身,將平台經濟爭議簡化為「壓榨」與「反壓榨」的二元對立,指控美團「二選一」「幽靈外賣」等行為實為虛構或誇大矛盾,既掩蓋京東外賣業務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現實,又迴避自身在騎手權益保障上的雙重標準(如達達騎手社保缺失)。這種策略本質是以道德審判替代商業競爭,通過製造對立收割流量、鞏固權力同盟,最終導致市場理性讓位於民粹化輿論場,損害行業創新與消費者福祉。

《京東投訴我了,雙標的京東!》

此文揭露京東在商業競爭中展現的雙重標準與輿論操控本質:其以「侵權」為由投訴分析其商業策略的自媒體,卻長期通過公開信、創始人演講等渠道主動發起道德批判(如指責美團「剝削騎手」),將商業競爭異化為「資本VS勞動者」的煽動性敘事。文章指出,京東利用法律工具壓制批評(如指控自媒體「惡意解讀」),實則掩蓋其低利潤搶佔市場、輿論戰矩陣化操作(如捆綁銷售、捆綁營銷)等爭議策略,本質是以道德審判替代商業邏輯,既違背其宣稱的「以客戶為中心」價值觀,又通過操控公眾情緒鞏固市場優勢,最終損害行業透明度與消費者知情權。

老古什麼時候能出來?

截止發稿時間,老古尚無音訊。

按過往經驗,老古人身安全之後,定會發文介紹前因後果,筆者暫不妄揣,以免斷章取義。

值得一提的是,老古雖然勤奮高產,且有理想情結,但他始終只是一個平頭老百姓,在這一點上他非常清醒,他多次表示,我能毫髮無損地寫這麼多字,是因為無論如何,中國還是有言說空間的,這得益於社會氛圍和市場機制。

但很可能哪一天,如果輿論環境太過惡劣,我就徹底擱筆,我不是勇士,不願當英雄。

對此,廣大微信群資深群聊專家,公眾號文章深度中毒患者紛紛表示:

不管古原的文章有多少值得商榷之處,都希望這一天不要那麼早到來。希望老古安全。並希望這個社會能更寬容一些,湧現更多的老古。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可二碎碎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430/2212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