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對等關稅風暴衝擊,中國股市周一(4月7日)重挫。滬指失守3100點關口,創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恒生指數跌13.22%,是1997年來最大跌幅。此外,在岸人民幣跌穿7.31,創逾兩個多月新低。值得注意的是,素有「金融國資委」之稱的中金公司宣佈護盤救市,但市場未買賬,恐難以擺脫過去救市失敗的覆轍。
A股和港股大跌中共國家隊護盤
A股三大股指周一重挫,收盤時滬市、深市和創業板三大指數分別大跌7.34%、9.66%及12.5%。其中滬指失守3100點關口,創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此外,恒生指數跌13.22%,創199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在周一(4月7日)收盤前半小時,各官媒在下午2時30分以「權威人士」之名,發佈「中央匯金公司正在積極開展穩市操作」消息。
收盤前15分鐘,中央匯金公司直接公告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專家:不足以抵消貿易戰加劇帶來的影響
對於當局救市,春山浦江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威廉‧辛表示,這種支持不足以抵消貿易戰加劇帶來的影響,在貿易戰中,「企業在下訂單、定價和留住客戶方面都舉步維艱」。
他說:「現在的時機下尋找便宜貨低價購入,就仿佛接住一把下落的刀,所以我會持有現金,直到情況更穩定一點。」
事實上,在關稅落地之前,已有資金悄悄佈局。據Wind數據統計,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在上周全部四個交易日均獲資金淨流入,合計吸金達23.75億元。
此前披露的2024年基金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21隻ETF,合計持有市值高達6616.97億元,相比去年年中持有市值增長近900億元;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有15隻ETF,期末持有市值達到3821.84億元,相比去年年中持有市值增長2879.76億元。
在岸人民幣跌穿7.31創逾兩個半月新低
A股大跌之際,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創逾兩個月新低。據路透報道,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星期一(4月7日)早盤交易中跌至7.3165點,為自1月20日以來的最弱水平。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7.3255,下跌約0.41%。
路透社報道,澳新銀行亞洲研究主管霍恩‧戈赫(Khoon Goh)預計,中共央行將繼續允許人民幣中間價進一步走弱,但會採取有節制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大幅貶值。
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張建泰(Ken Cheung)表示,周一官方中間價的設定表明,央行不會透過大幅貨幣貶值來抵消關稅上調的影響。
在川普擔任總統的首個任期內,在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的一系列互征關稅公告後,人民幣兌美元貶值逾12%。
中共曾兩次救市均以失敗告終分析:政策救市難長久
從2015年股災中共國家隊入場救市,和2024年第4季度中共貨幣政策效果來看,短期可以起到提振股市效果,但難長久。
2024年9月到年底,中共央行推出和完善了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及降准、降息等措施,以提振股市。第一項工具是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可用持有的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作為抵押,從中共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流動性資產,交易這些資產所獲取的資金只能用於投資股票市場。第二項工具是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可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發放貸款。
這些政策一度推動滬深300指數兩周內就驚人上漲了40%。隨後,由於投資者等待更具體的政策,中股大盤開始降溫。到2025年初,中國股市幻滅的跡象開始出現,截至1月14日收盤,上海和深圳股市下跌大約6%,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市場。
美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分析,這波中國股市的大反彈是營造出來的,與2015年股市的上漲類似,都是當局強行拉抬的「政策牛市」,目的是讓中國社會約150萬億元的個人存款投入股市,結局大概率也會重蹈2015年股災的覆轍。
(示意圖)
無論是股市,還是債市和匯市,最終還是要靠經濟基本面來支撐,刺激政策只能是短期效果,無法長久。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分析指出,中國經濟大盤動搖,已經病入膏肓。現在中國經濟長期陷入通縮惡性循環,企業利潤持續下降,居民消費低迷,內需嚴重不足。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已經超過60%,外貿出口遭重創。房地產行業持續蕭條,地方債嚴重拖累地方經濟。此外,還面臨私企倒閉、外企撤離、投資大幅萎縮、出生口下降、員工大規模失業、政府財稅失血等一系列的社會和經濟問題。
4月8日開盤,A股在昨天收盤附近微幅振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