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瓊中、三亞、海口、樂東、定安等多地砍檳榔樹「退林還耕」,引發村民強烈不滿。
3月20日,定安縣雷鳴鎮當局以「在基本農田種植檳榔」為由,派出挖機強行挖掉村民們種植的檳榔,引發村民反抗。社交媒體上傳出的大量視頻顯示,村民們舀起糞水朝執法人員潑去,對方被潑到連連後退。
後續視頻顯示,一名黃色上衣的村民倒在坑裏,生死不明,視頻中有大量警察,還有醫生在急救。
隨着視頻熱傳,3月20日,定安雷鳴鎮當局發佈了一份通報,稱這是該鎮「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專項整改的一項工作」,所清理的為「近年在永久基本農田新種植的檳榔」。但清理過程中,「部分村民情緒激動」,「採取過激行為干擾工作秩序」等。
關注大陸群體事件的自媒體「昨天」3月21日在X平台發佈消息稱,當天上午,雷鳴鎮鎮長率領由警察及工作人員組成的強拆隊進入柑株村,試圖剷除村民種植的檳榔樹時,與抗議村民發生衝突。
衝突期間,村民激烈反擊,將糞水潑灑向警察和政府工作人員。在一名老人因被鎮長推搡而受傷倒地後,憤怒的村民手拉手將鎮長圍堵在人群中,持續了長達數小時,直至當天下午,受傷老人被送往醫院救治後,村民才陸續散去,鎮長得以脫身,此次剷除檳榔樹的行動也宣告失敗。
海南的檳榔樹,曾是種植戶手中「搖錢樹」,如今卻成為當局與民生博弈的焦點。一邊是政府以「退耕還林」(退林還耕)、「教育基建」為名的清表行動,另一邊是農戶面對檳榔樹被砍的絕望與憤怒。
對於依賴檳榔為生的農戶而言,政策衝擊直接切斷了經濟命脈。比如,瓊中農戶李先梅持有政府頒發的土地承包證,卻被林業局認定為「國有林地」,千餘株檳榔遭砍伐後未獲分文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