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周四(6日)宣佈,會大幅擴充美國的造船業,而路透社報道,川普正計劃簽署行政命令,削弱中國在航運市場佔有率。獲得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的罕見讚揚。
由於中共對香港民主的打壓,引發近年來美國轉變了對香港一系列政策,同時也造成香港正失去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意大利查獲中國逃稅團伙,凍結7千萬歐元資產,此舉正值歐洲強化查緝中國進口商品逃稅行徑之際。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6日)簽署行政命令,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及其他數字資產庫存。
川普出手打中共,香港國際貨運行業就要完了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周五(7日)到香港葵涌貨櫃碼頭外的臨時停車場視察,場內的「吉車」亦為數其中,車主兼司機陳先生更表示,自疫情開始後的這5年,貨櫃運輸行業都未有起色。他說:「不只(跌了)3成,在我心目中不見了六七成都有不少。所有受訪貨車車主及司機都表示貨運量大減,由5成到7成不等。「
陳先生又透露,據他所知,在葵涌碼頭內有40多50輛內運拖頭,全部目前都因沒有工作而被閒置,而自從不少國家不再承認「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後,亦導致轉口貨櫃遭受打擊。
另一車主梁先生亦表示,他曾是近20輛貨櫃車主,但目前僅大減至6至7輛。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他只做一艘遠洋船來港,已做到1千、2千隻貨櫃,但今年過年回來後,只有不足100個貨櫃來港。
司機呂先生更指,無論貨運量、工資、開工日數,比起4年前都減了一半:「甚麼都減半,人工甚麼都減了。有陣時兩日一隻(貨櫃),(疫情前是否多很多?)以前多很多,日日都有工開。」
司機梁先生亦稱疫情後工作少了七成,而轉口亦也大跌:「香港比以前到港的貨櫃是少了,(少了多少?)起碼七成。以前大陸沒有那麼多碼頭,以往是經香港來了,我們再運上去,現在貨櫃就直頭在大陸落貨。」
據國際獨立海事數據公司「VesselsValue」分析,儘管有大量中資船舶湧入香港註冊,但以今年1月最新數據顯示,在香港註冊的遠洋船舶有2366艘,比4年前的2580艘少逾8%。
翻查港府最新數據,發現以「香港區旗」抵港的遠洋船隻船次,由2017及2018年逾3000艘高峰逐年下跌;2024年只有1875次,比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時的2735次,大跌逾30%。至於香港註冊船舶的船舶數目中的遠洋輪船,今年1月為2173個,比2022年同期的2324個,少約6.5%。
《路透社》周四(6日)報道,部分航運公司正低調地撤出香港,並註銷在港的船舶登記,是因為憂慮在美中角力中,特別是在台灣問題上,船隻可能被中共當局徵用,或遭受美方制裁。
脅迫盟友找北京收錢!川普新招獲沙利文罕見讚揚
路透社援引所見到的一份行政命令草案指出,美國計劃對與中國有關的船隻徵收港口停泊費用,並將敦促盟友採取類似行動,否則將面臨報復。
該日期標註為2月27日的行政命令草案提議,「無論是在何處建造或懸掛何國旗幟,只要船隻所屬船隊包含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造或懸掛中國國旗的船隻」,進入美國港口時應收取費用。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對中國日益佔據全球造船、海運和物流領域主宰地位進行調查之後,上個月提議對進入美國港口、由中國建造的船隻徵收最高達150萬美元的費用。
該行政命令草案的一個關鍵區別是,沒有包括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收費要件——當中國建造的船隻占運營、計劃交付或訂購船舶的25%或更多時,將對船隊徵收港口費。
此外,該命令草案也沒有明確列出具體的美元費用金額或計算方式。
路透社星期三(3月5日)看到的另一份白宮文件顯示,美國計劃對中國製造船隻運抵的進口貨物徵稅,並提供稅收抵免,以重振美國國內造船業,降低中國對全球海運業的控制。
根據該18點計劃草案的情況說明書,川普正在起草一項行政命令,將設立「海事安全信託基金」(Maritime Security Trust Fund),作為專項資金來源,並通過稅收抵免、補助金和貸款等形式提供造船激勵措施。
「白宮正在國家安全委員會設立一個辦公室,帶領整個政府努力來加強海洋工業基礎,」該文件說道。此前,川普星期二向美國國會發表講話時宣佈了這些計劃。
該政策倡議贏得了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的罕見讚揚。他說,中國數十年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對美國商業和軍用造船業產生了負面影響。
「美國造船業對於保護我們的國家和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現在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應對中國政策的影響,並充實美國的海上能力和實力,」沙利文對路透社表示。
應對中國日益增強的海上優勢和美國海軍戰備能力下降的問題,是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之間罕見的共識。
意大利查獲中國逃稅團伙,凍結7千萬歐元資產
意大利金融警察3月6日(周四)查獲了一個由多名中國商人組成的犯罪企業,涉嫌偽造文件逃避關稅。警方凍結17名涉案嫌犯價值約7000萬歐元資產。此舉正值歐洲強化查緝中國進口商品逃稅行徑之際。
據中央社報導,意大利金融警察凍結嫌犯資金的行動是根據歐洲檢察署(European Public Prosecutor’s Office, EPPO)羅馬分部發動的調查,該案代號「巨龍」(Dragone)。
調查指稱,由中國商人成立的犯罪企業,創建了一個由29家公司組成的網絡,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普拉托(Prato)、羅馬等地違法進口中國商品,逃避關稅與增值稅。
166.34億美元飛了,美國政府賤賣比特幣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6日)簽署行政命令,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及其他數字資產庫存。
川普政府「加密貨幣沙皇」塞克斯(David Sacks)在X平台發文指出,美國政府過去10年賣掉19.5萬枚比特幣,套現3.66億美元(約台幣120億),若當時選擇保留這些比特幣,現在價值超過170億美元(約台幣5576億),短視近利的決策讓納稅人錯失166.34億美元(約台幣5455億)的潛在財富。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