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鍋的饅頭,白白胖胖,熱氣騰騰,咬上一口,鬆軟香甜,瞬間喚起兒時的美好記憶。很多人都愛多蒸些饅頭,以備不時之需。可這蒸熟後的饅頭,到底咋保存才能保鮮又美味,卻成了不少人的困擾。
在我國,地大物博,各地保存饅頭的方法也各有千秋。就拿南方潮汕地區來說,當地人就愛把饅頭放進冰箱冷凍,利用冰箱延緩食物變質的特性,實現長期儲存。但不少人在保存饅頭時,卻常犯個大錯,把吃剩的饅頭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丟進冰箱冷藏或冷凍。結果下次再吃,饅頭口感大變,硬邦邦的,還帶着股怪味,難以下咽。這究竟是為啥呢?
剛蒸好的饅頭,溫度高、濕氣重。直接放進冰箱,饅頭表面的熱氣遇冷,很快就會凝結成一層水珠。這些水珠要是不及時處理,就會一直留在饅頭表面,時間一長,水分變質,異味就來了。而且饅頭吸附性強,冰箱裏各種雜七雜八的味道,都會被它吸進去。要是冰箱裏還放着蔬菜,那可就更糟糕了,蔬菜的水分和氣味,會和饅頭相互污染,讓饅頭變得又難吃又難受。不僅如此,冰箱裏乾燥的環境,還會讓饅頭迅速脫水,變得又干又硬,再怎麼蒸都找不回原來的鬆軟。
那有沒有啥好辦法,能讓饅頭保存得鬆軟香甜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把饅頭放進冰箱前,一定要先讓它徹底放涼。剛出鍋的饅頭燙手,別急着處理,等它自然冷卻,饅頭裏的熱氣和水分會慢慢散發。要是擔心涼得太快,或者怕落灰,可以把饅頭放在一個大盆里,既能保溫,又能避免異物附着。要是饅頭多,一個盆裝不下,那就讓它們挨個「站」着,用繩子或綁帶把它們固定好,讓它們彼此不接觸,防止變質。
有人問,能不能把饅頭一個個包起來呢?當然可以!包起來能更好地保護饅頭,還能防止交叉污染。但要是每個都單獨包,既浪費保鮮膜又麻煩。不如把五六個饅頭分成一組,綁在一起,這樣既保護了饅頭,又節省材料,一舉兩得。處理好後,再把饅頭一個個放進冰箱,這樣能有效避免異味產生。
要是饅頭已經變硬發乾了,還能補救嗎?別擔心,有辦法!把變硬的饅頭放進鍋里加熱就行。加熱時間不用太長,只要讓饅頭重新熱乎起來就行。加熱前,最好把鍋清理一下,要是條件不允許,也別太在意,只要不影響整體效果就行。
不過,這種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要是饅頭存放時間過長,內層可能會發臭或出現品質問題,所以得定期檢查。而且,由於饅頭間有空隙,容易粘連。可以先把饅頭凍住,這樣就能防止粘連,但可能會面臨脫水問題。要是覺得這些太麻煩,還有個更完美的辦法,把放涼的饅頭,用保鮮膜一個一個包緊實,再放進冰箱。冷藏的話,饅頭能保持一周不壞;冷凍的話,能保存長達一年,是囤貨的好選擇。
另外,剩饅頭可不只有蒸着吃這一種吃法。把饅頭切成片,起油鍋,用食用油熗鍋,等饅頭片表面浸濕後,翻面炸至金黃酥脆,就是一道香酥可口的小零食。要是覺得口感單調,還可以在炸之前,給饅頭片裹上一層澱粉,讓它更美味。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動手做炸饅頭片,既能增進親子關係,又能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