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的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行政令同時也叫停了「小額豁免」(de minimis)條款。這一舉措被認為能夠堵住中國電商平台上的低價商品規避美國關稅大量充斥美國市場的一個主要漏洞。儘管美國消費者對物價上漲表示擔憂,但分析認為,中國商家會吸收關稅成本,以維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同時可能加劇中國製造業的內卷化。
川普關稅新政生效,終結中國電商低價「漏洞」
美國郵政總局(USPS)曾一度於2月4日宣佈暫停接收所有來自中國和香港郵政的入境包裹,但不到24小時又表示將繼續接收來自這兩地的包裹。
該局發佈的公告說:「自2025年2月5日起,美國郵政局將繼續接收來自中國和香港郵政的所有國際入境郵件和包裹。美國郵政局和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正在密切合作,實施針對中國新關稅的有效徵收機制,以確保包裹投遞受到最小干擾。
美國郵政總局未立即評論該決定是否與美國總統川普暫停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貨件的「小額豁免」條款有關。該條款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可以免關稅寄到美國。
長期以來,中國電商平台如Temu、SHEIN等利用該豁免條款,通過直郵方式將低價商品直接送達美國消費者,涵蓋服裝、家居用品和小型家電等品類。根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數據,在過去10年中,入境美國的「最低限度」關稅豁免的貨物數量增幅達600%,2023年經由該豁免條款入境美國的小額貨物超過10億件,2024年更上升至13.6億件。
中國媒體《第一財經》2月3日稱美國小額免稅助推了中國電商在美迅速發展,豁免終止將影響Temu和SHEIN(希音)等廉價在線零售商的銷售,並削弱中國電商的全球競爭力。
但報道也指出,這些電商平台已提前佈局,例如Temu自去年起邀請在美國倉庫有庫存的中國賣家入駐其網站,以便在美國運送包裹。Shein則在美國開設配送和供應鏈中心。
資料照:手機上Temu App和Temu的打折廣告(2023年4月26日)
針對美國的新關稅和暫停「小額豁免」政策,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2月6日回應稱,「跨境電商本身所具有優勢和特點並沒有消失,仍然具有很強競爭力,國際貿易數碼化發展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她也向美國喊話,希望美方「順應國際貿易發展趨勢,優化監管,為跨境電商發展營造公平可預期的政策環境,也為本土消費者提供更便利、更優質優價的消費環境。」
中國電商平台Temu、SHEIN和AliExpress等尚未做出公開回應。
中國跨境電商承壓
在關稅政策發佈次日,美國郵政總局曾短暫宣佈停止接收中國和香港包裹,隨後又於2月5日撤銷這一決定。這一「髮夾彎」引發了中國商家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許多跨境電商商家擔心未來物流和成本的不確定性將影響銷售。
位於廣東的小紅書營銷博主Alex以書面答覆美國之音,稱美國政策調整形同平台規則重構,對做「跨境小包」的業者如同天塌了!他指出,發貨商家增加清關服務費和關稅保證金,以前售價1美元的產品,現在恐怕漲至1.5美元,店鋪銷量直接砍半。
Alex曾發文分析,「企業要維持當前的利潤水平,產品價格需要上調15-20%,然而這可能導致5-10%的銷量下降,這將是一個棘手的平衡問題」。
他表示,中小賣家應對策略包括品牌建設、供應鏈優化和多市場策略。因此,升級和分散風險是跨境電商的共識,像是把倉儲往海外轉和發展第三方合作,同時走向品牌化、高議價。
陝西小紅書博主「飛雲哥做跨境」發佈視頻指出,取消小額豁免將使跨境電商與美國平台公平競爭,而非低價,對中國商家的影響將兩極分化,「對於精品的其實影響不大,因為他會通過售價轉移,把關稅的增加遞到消費者頭上,但是對於做鋪貨的商家會有影響。」
中國社媒微博也掀起熱議,北京財經博主「互聯網怪盜團」發佈視頻說明中國出海商家及代工廠構成巨大壓力,中國只能見招拆招,沒有靈丹妙藥。他直言:「山雨欲來風滿樓,這絕對不是結束,僅僅只是開始」。
消費者反應:擔憂物價上漲,理解保護主義政策
一些美國消費者也表達了對新政策的看法。在美國洛杉磯從事國際貿易的Augustin Leung也是電商消費者,他以書面回復美國之音表示,美國消費者在Temu和SHEIN購物毫無疑問是受到低價吸引,但因為商品品質普遍較差,不會購買高單價商品,平均單筆交易幾乎低於800美元。
Augustin認為即便美國取消小額豁免,不會對Temu和SHEIN的銷量產生很大影響,也不會大幅影響美國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Augustin坦言,消費者都知情最終將承擔所有增加關稅、運費等成本,且不同類別的商品關稅成本增長也不同。因為賣家和中間商不會降低利潤,而中國商家面臨關稅增加打擊,商家間沒有顯著價格優勢。然而中國政府會對賣家提供商品補貼,以維持低廉價格,這是美國賣家無法與之競爭的不公平優勢,通常利潤和成本無法反映在價格上,是不正常的現象。
Augustin對美國之音說:「除非有其他賣家能出現特別優惠的價格出售,否則不會對在美國市場的中國電商平台競爭力產生影響。因美國產品的成本競爭力絲毫不足,根本無法接近(中國電商)。這一切只會增加通貨膨脹,使美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被削弱。」
居住在美國橘郡的電商消費者Gracie Lin表示一旦關稅豁免取消,真正感受消費成本變高,勢必會抱怨「生活成本已經很貴,為什麼要把它變更貴?」她也提及身邊許多朋友批評川普的關稅政策,將造成美國消費者未來要付更多錢購物。
但她指出川普很多政策是在「保護美國」。Gracie告訴美國之音「我們現在會付更多錢,現在可能會加高(負擔)、但是可能像中國或其他國家會覺得說他們生意做不下去以後,就會跟美國和諧達成協議,然後才會改變。川普(川普)做了很多東西其實都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Gracie也提及,如果Temu和SHEIN將關稅成本轉嫁到商品價格,一旦失去低價優勢,消費者會回歸使用美國電商平台購物,因為相比之下,亞馬遜(Amazon)的品質穩定且運送退貨都更便捷。
學者:中國商家會吸收關稅成本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葉耀元指出,取消小額豁免並不會「保護美國本土產業」或使美國製造商得到優勢,因為美國不會製造中國電商販售的產品,關稅政策的目的是打擊中國電商,並讓所有消費回歸到「國與國」的正常貿易模式。
他直言,取消小額豁免政策會改變現在中美貿易的形式,但不會扭轉中國電商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形態。「Temu不會消失,可能賣的量會少一點,真正會影響到的是中國的製造商和工廠變得更為內卷、利潤會削得更薄。」他說。
葉耀元認為,中國電商和商家會吸收關稅成本,保持非常微薄的利潤,維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戰優勢。「因為內卷總比餓死好,這是很現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