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的離世不僅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也引發了國人對生死觀念的新討論。
人們稱讚她愛得深沉,走得灑脫。然而,隨着她晚年生活的更多細節被揭露,我們發現瓊瑤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被她相伴50年的丈夫平鑫濤深深傷害。
在平鑫濤去世前不久的11月末,瓊瑤發佈了一篇悼念亡夫的文章,這是一封寫給平鑫濤的信,信中透露了她對丈夫去世後發生的事情的深深失望:「當你入土,我以為我們的故事結束了。然而,後續的發展讓我多麼傷心。你去世後長達三年,我不想聽到你的名字,我也不願意提起你的出版社。」
這份失望源於2019年平鑫濤去世三天後,他的子女公開了一份遺囑,這份遺囑瓊瑤完全不知情。
他在沒有和瓊瑤商量的情況下,就在遺囑中把自己所有的財產,包括現金、不動產和皇冠出版社,都留給了自己和前妻的三個子女。而瓊瑤作為他的妻子,法律意義上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只得到了法律規定的最低限額——皇冠大樓前面空地的1/8。
並且,因為這是和其他7個人共同持有的,瓊瑤並不能獨自支配這份遺產。除此之外,平鑫濤還在銀行里有兩個秘密的保險箱,一直交給自己的子女保管,瓊瑤毫不知情。
從2002年起,平鑫濤就病痛不斷,因為帶狀皰疹引發了面癱、前列腺癌、中風、帕金森症、血管型失滯症等等。瓊瑤在家裏放了一張護理床,親自陪護照顧他。
平鑫濤病情嚴重的時候,瓊瑤放棄所有的工作,等他好些,再見縫插針地開工。這份遺囑,平鑫濤早在2007年就寫好了。但是瓊瑤直到丈夫去世,才知道遺囑的存在,被傷得鮮血淋漓。
平鑫濤的事業,主要是瓊瑤的作品在支撐。瓊瑤離開平鑫濤還是成功的瓊瑤,但平鑫濤要是離開瓊瑤,那就是個未知數了。平鑫濤這些年賺到的錢,到底有多少是靠瓊瑤賺來的呢?
他最主要的資產來源皇冠出版公司,在成立了9年,瀕臨破產的時候,是靠瓊瑤的小說《窗外》的出版才能繼續存活。
那之後,瓊瑤出於感情,把自己後來寫的65本小說都在皇冠出版,而且只拿15%的版權費。
瓊瑤可以說是讓平鑫濤的一大家子人過上富人生活的最大功臣。在自傳中,瓊瑤寫道,因為他們一直是夫妻財產共有制,他們兩個的財產都是平鑫濤在管。關於財產分配的問題,瓊瑤早就和丈夫建議從夫妻財產共有改為夫妻財產分有制,也就是害怕他們在去世的時候,子女會因為財產問題出現糾紛。
但是每次提到這的時候,平鑫濤總是笑而不談,原來他早就瞞着瓊瑤,私自把財產分得乾乾淨淨。
瓊瑤後來寫道,他也未免太用心機了,他對金錢的重視,使她到此時才明白,他雖然愛她,但更愛他的兒女。
瓊瑤早就靠着寫作和影視改編獲得了巨額的財富。很多人評論,假如平鑫濤提出將自己的財產分給自己的子女,瓊瑤未必不樂意,但她在意的是丈夫在其中的隱瞞和算計。
對於信任的摧毀,平鑫濤在世的時候,對瓊瑤關心無微不至,他會在瓊瑤的化妝間裏放滿鮮花,趁她不在的時候更換,不讓她看到花凋謝的樣子。
早年瓊瑤不願意和有婦之夫的他繼續糾纏,他為了把瓊瑤留到身邊,甚至是把車開到懸崖邊上要自殺,以死來相逼。那現在再看,這所謂的痴情,到底有多少是真情,有多少是算計呢?
最難的是把算計當成痴情的瓊瑤。在2017年的作品《雪花飄落》之前,她曾經寫道沒有金錢污染的愛情,對於我來說才是純真的,我為被愛而愛,不為金錢而愛。
或者這也是平鑫濤對她特別欣賞的地方,他們能夠相處得這麼好,能夠讓他愛她這麼深,跟她從來不曾計較金錢有極大的關係。
對枕邊人的真面目,到對方死後用這麼殘忍的方式看清,支撐她身背罵名,敢愛敢恨的那個信仰,突然就成了笑話。
真的心疼瓊瑤,這對一生都在追愛的瓊瑤,會是一個多麼大的傷害啊。當年轟轟烈烈的愛,最終還是被現實的算計打敗了。
在今年5月修訂的自傳中,她說自己經歷了這些痛苦的淬鍊之後,也已經是輕舟已過萬重山。
她說他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兒孫。在他的內心可能認為這樣是公平的,但這其中有多少是無奈,是自我安慰,我們也不得而知了。
在悼亡夫的帖子背後,不知情的有人評價可歌可泣的愛情,只有兩個充滿熱情、能量、創造力的生命相互輝映時,才會迸發出無比耀眼的萬丈光芒。
但是瓊瑤回復沒有可歌可泣,只是一段平常的愛情,充滿曲折和打擊的愛情,如今一切隨風而去了,瓊瑤最終還是選擇了大愛,選擇了包容,給自己此生的愛恨情仇一個交代,算是放下了這些傷害和痛苦,讓自己翩然自由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但她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和平鑫濤合葬,算是最後的倔強。只是這血淋淋的質問,依然讓人感慨萬千。
三年養傷,血淋淋過去,恩愛不能斷,親愛的,為什麼到最後還要讓我養傷呢?
為何我依舊不能斷呢?
最後這句話,恨對方太心機,恨自己太痴情,這世界啊,終究是真愛的那個人受傷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