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JQ,目前在普林斯頓大學法律和公共政策項目讀大二。
再過一個多月,川普就要正式就職了。
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記得,結果出來的那天,校園裏瀰漫着濃重的悲傷氣氛,有的同學悲傷到無法去上課,有教授把課題改成了安慰茶歇,提供免費食物,討論時不少人痛哭流涕。
我作為一個來自中國的「局外人」,情緒非常複雜。
■競選日當晚,普林斯頓大學共和黨學生在教室內觀看競選結果(圖源:The Daily Princetonian)
一方面,我開始試圖去理解為什麼川普獲勝,在像普林斯頓這樣全美排名第一的精英大學引發了巨大的震盪。
另一方面,身為來自中國的國際生,卻也面臨着美國同學們不會面臨的處境。就在這幾天,各大大學紛紛發佈了旅行警告。比如康奈爾建議大家在2025年的1月21日前返回校園,因為新總統可能會使入境有所變化。
「旅行禁令很可能在川普就職後不久生效。禁令可能包括川普第一任政府所針對的國家公民……也會有新國家可能會加入名單,尤其是中國和印度。」(關於川普上台後的預測👉🏻川普上位,留學會更難嗎?)
身為一個見證了川普上台,又將經歷他任期四年的大學生,我從其獲勝後的第一天裏,仿佛窺視到了藤校招生的真相。
川普獲勝後的第一天
美國大選日後的第一天,我很幸運能夠在美國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普林斯頓大學——觀察我的老師和同學們對於選舉結果的驚愕。
校園裏濃厚的憂鬱氛圍在早餐的餐桌上就展露無餘。哥德式的屋頂下坐滿了沉默飲食的男男女女;偶爾的交談中,他們相互確認着自己對於競選結果無比地痛心。
在社會學系課程中,教授不約而同地取消了課堂任務,將講座改成了「競選結果討論和安慰會」,並且擺出了蛋糕、茶點,旨在為「因得知競選結果而感到需要支持」的同學提供溫暖。
■川普勝選後首日,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樓內擺出的免費食物、飲料
「我記得9·11事件發生的時候,我正在上課,」社會學老師說,「我那天剛好上了一節關於恐怖主義的課程。我很希望老師能講講當天發生的恐怖主義事件,但他沒有。我很失望。我不會對你們這麼做。
所以讓我們來討論一下昨晚競選結果吧。」
同學們絡繹不絕地講述自己昨夜一夜無眠、痛哭流涕的經歷。面如死灰。有一位同學聲淚俱下。
在普林斯頓度過川普勝選的第一天,我饒有趣味地察覺到他的勝選沒有被當作一次政治討論的結果,而被視作一場不可被理解的災難,第一反應是痛心疾首和歇斯底里。
大家無一把川普的勝選劃歸於「合理政治討論」之外:
川普的選民是瘋子(crazy trump supporters)、川普的選民信息匱乏(low-information voters)、川普的選民都是被誘騙(cheated)的——川普的選民不是無知的傻子,就是明明知道川普如此之壞卻仍然支持他的壞人。
仿佛沒有這樣一種可能:
川普所代表的事物和價值中存在這個聯邦真正需要理解和重視的。
■很多人陷入了「政治性抑鬱」,對當下政治形勢的不滿和無力。圖為美劇《傲骨之戰》,代表精英階層的芝加哥律師們發現川普又當選,連班都無心上了
我今日在校園中的所見所聞是美國社會中危險的信號:當我的同學們——最頂級大學裏的新精英——完全拒絕承認具有其合理的訴求和利益時,美國的分裂可見一般。
然而,川普卻以旋風之勢在超過90%的美國郡縣(county)獲得勝利。
很可惜的是,我的同學們今晨起床,發現國家已然如此變化,第一反應是痛斥其他非精英人群犯了錯誤,而不是反思是不是自己也做錯了什麼呢?
我想,這好像這就是那句「知識分子脫離群眾」在異國的寫照了。
■普利斯頓的國際學術中心發佈的郵件,表示正在密切關注跨國旅行政策,並將安排與移民律師的線上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