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被封殺) WTO已死,CPTPP拒絕,我國外貿被卡死了?

作者:

工會獨立,與政府脫鈎。

不對國有企業進行任何補貼和稅收優惠扶持,國企民企私企公平競爭。

外資企業伺服器可留在本國。

公務員財產向人民公開。

穩定和透明的政治體制。

開放且自由的經濟環境。

具備長遠的市場潛力值。

良好的勞工生活工作權益。

其餘會員國一致同意。

以上9條不是夢癔,而是從CP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定)2300多項群規中挑出來的。之所以炸裂,是因為這些條款本就是針對我國體制「量身定製」的「排除條款」!

但自2021年以來,我國已是第四年申請加入卻被拒絕。

相關閱讀:第一財經|中國申請加入CPTPP的三個關鍵問題

中國經歷過長達15年的入世談判,以及21個自貿區協定的成功簽署,這些都為中國在經貿投資領域的談判提供了豐富的經驗。由於兩者在章節內容設置上存在一定的重合,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簽署,也從某種程度上扮演了中國加入CPTPP「墊腳石」的作用。不過,CPTPP比RCEP還多出了以下章節:紡織品和服裝(第4章)、技術性貿易壁壘(第8章)、國有企業和指定壟斷(第17章)、勞工(第19章)、環境(第20章)、競爭力和商務便利化(第22章)、發展(第23章)、監管一致性(第25章),以及透明度和反腐敗(第26章)。其中有些章節在WTO體系中已經涵蓋了相關內容,如紡織品和服裝、技術性貿易壁壘等。

後續談判中,關鍵性的章節將集中在國有企業、勞工、電子商務、監管一致性等章節。當前,一些成員對中國的國有企業仍然保持密切關注,包括針對國有企業的非商業援助、補貼和透明度等問題。在這個章節的談判中,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鑑越南的規定。例如,在透明度要求中有很多過渡性條款或例外規定。關於勞工章節,在後續的談判中,各方對CPTPP中有關「集體談判權利」「強迫或強制勞動」「就業與職業歧視」等的認識可能存在分歧,對此需要有充分的準備。

上星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正與各成員開展深入溝通交流,積極推進加入進程。並稱將通過改革,目標全面達到CPTPP規則標準

而且,與WTO的承諾制不同,CPTPP是必須達標才能加入,我國此時急着加入,可見決心。

但難度在於,這些為我國量身定製的條件,真的能達到?

如果要加入,需要所有會員一致同意,而日本和澳洲打頭的12個經濟體,很多與我們關係都不太對付,尤其是中日之間,真的能談成?

要知道,8小時工作制、雙休,可是加入WTO時承諾的。年輕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之前我們星期六也要上半天班。

而一旦不能加入,WTO已死,我們將會被國際貿易體系徹底排除在外。

再加上美國正在立法取消我國最惠國貿易待遇,有些國際拒絕承認市場經濟地位,一場風暴,驟然而至。

弄不好,外貿回到1978。

全面示好求入盟

川普2017年退出CPTPP前身TPP時,我們長舒了一口氣。

重陽客座研究員張敬偉撰文稱,日本要率領11國把縮小版的TPP這齣戲繼續演下去,但既不「全面」也不「進步」。

他的看法是,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破產了,沒有美國挑頭,參與TPP的很多國家,失去了假美國之威之利的機會,對於TPP也就失去了興趣

現在看來,眾狼誤國,CPTPP不但沒有煙消雲散,反而成為目前標準最高的自貿區,連遠在歐洲的英國也加入了。

最近,我國入盟的誠心日月可鑑:日本成為我國單向免簽國,澳洲單向免簽的逗留時長從半個月增加到一個月。有人說當下這樣子,日本人來幹什麼?這是另一回事,首先得有態度。

此外,我國還將移除釣魚島附近浮標——是個人都知道這有多敏感。

至於核廢水引發的海產品進口,也將很快恢復。

日方應該看不穿我們的權宜之計吧?

不過,我樂觀其成。一個最新的案例是,引以為豪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嚴重過剩,但由於背後都是國企股東,根本無法破產退出,嚴重扭曲了市場資源配置。

今日流傳的這份要求降價函,背後是各國以產業補貼為由對中國新能源車加稅30%、50%,你補貼多少他加稅多少,也就沒有價格優勢了。

有媒體發現,上汽大通25日也向其供應商致信稱,市場供需失衡狀況預計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改善,導致價格戰難以平息,要求降價。

再不解決,大家都得卷死,這也正是CPTPP國企條款的原因!

假道被堵、重組無果

最近,隨着川普威脅要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產品徵收25%的關稅,嚇得墨西哥主動移除中國產零部件,要麼本土產,要麼北美產。

這兩年,我國不少企業假道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入美國市場,看來這條路又有麻煩了。

這幾年很多國家指責我國沒有落實WTO承諾,不玩了另組新群。但我國是最近20年WTO體系的最大受益國,因此一直守着WTO,希望能重新亮燈。可現在墳頭的野草都一人深了,肯定不會有人來了。

作為替代品、針對我國體制的CPTPP,成立之初就沒想我國參與,我國也持批評態度,不可能主動加入。

也不是沒有第二手準備,2020年,我國牽頭組了個新群RCEP。

相比之下,RCEP對90%商品實施零關稅,而CPTPP有98%。從貿易實踐看,RCEP標準太低,我當時就很不看好,以致一位朋友批評我對國家的好都看不慣。

事實上,現在還有人提RCEP嗎?

而且,RCEP成立僅一年,我們改變前倨後恭的態度,次年即申請加入CPTPP。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公開反對中國加入,日本高官也表示「中國達不到加入CPTPP的標準」。

這恐怕不是日本一國的意思。洋人現在很頭痛,一旦放中國進來,CPTPP會不會成為下一個WTO?

回想日資是改開後進入我國市場的第一批外資,真是今夕何夕。那時鄧小平赴日邀請日資,現在我們求日本開門入盟,氛圍卻是《除了俄羅斯,我們都討厭!》。

連英國都加入了,卻沒中國

2023年7月16日,與太平洋不沾邊的英國正式加入CPTPP,我國望洋興嘆。

目前CPTPP已正式運作,申請入盟註定是一場長跑。

2021年9月16日,正式申請加入。

2023年3月31日,毛髮言人表示,堅決反對台灣地區加入任何官方性質的協議和組織,包括CPTPP。6月17日,向各成員遞交交流文件。

2024年3月21日,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稱,中方已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等領域市場准入出價做好準備中方完全有信心、有能力達到協定的高標準。

2024年11月21日,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重複了上述發言。

加入的好處當然是明擺着的,但是除了文首的9條硬槓,如信息和數據的自由流動,換言之網絡要開放,那對現有體制的挑戰是全方面的。

有人說,如果能成真,那無異於政治上的改革開放。

記得2001年加入WTO前,面對談判僵局,願意去美國低頭、甚至被國內原教旨主義者指為「李鴻章」的朱相,以及加入後迅速邊緣化的龍永圖衝鋒陷陣。

如今安在哉?

對此,一位山東博主提出了天才般的建議,用「一D一L」取代CPTPP。

活成了這個樣子,也是奇蹟。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微信公眾號「個人記憶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129/213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