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將軍去世,未能收復領土,將外敵趕出宋朝,是他生前最大的遺憾,岳家軍所向披靡,卻遇見了一個貪生怕死的皇帝,岳將軍一代豪傑,手下的岳家軍也是身經百戰。
可是岳將軍含冤入獄,為什麼岳家軍沒有組織起來劫監獄?岳將軍被送到刑場砍頭的時候,為什麼十萬岳家軍沒有一個人敢組織隊伍劫法場呢?
法場上有一個小細節大家應該沒有注意到,主持行刑的人並不是秦檜這個大奸臣,而是另外一個重量級人物。
1忠臣為何會被誣陷致死
在宋朝時期要說最完美的人,那這人當然非岳飛莫屬了,從小母親就教導他精忠報國,從小開始研習武藝,文學方面也沒有落下,岳飛將軍在一眾宋朝將領中太耀眼了,引起其他人嫉妒。
就這樣一位有機會挽救大宋危局的名將,卻慘遭奸相陷害慘死,這樣的結局是很多人的意難平,岳飛為國為民,但是卻因此得罪了一批人,岳飛必死的原因有很多,這幾點最主要。
岳飛親自操練的十萬岳家軍所向披靡,比宋朝任何一支軍隊都厲害,參軍入伍後多次立下大功,更是將宋朝歷任皇帝都害怕的金人,都打敗了,在古代有個忌諱叫功高蓋主,岳飛也是如此。
他太優秀了,掩蓋住了很多人的光芒,宋高宗趙構也因此產生危機感,軍隊這裏越發展越壯大,趙構怕岳將軍產生二心,只能儘早出手,解決他帶來的後患。
第二點就是岳將軍的死對頭秦檜了,雙方本就有私仇,再加上宋朝人被金人打怕了,秦檜也是暗中投降金人,在雙方談判上,即便我軍佔據了優勢,但依舊跟對方講和,甚至放低姿態。
為了討好金人,甚至誣陷岳飛,用他的性命來討好金人,第三點那就是,岳家軍把金人打怕了,正面戰場打不過,只能用這種卑劣的手段,來戰勝岳將軍和岳家軍。
甚至寫信給趙構威脅,殺掉岳飛,可以保住宋朝的平安,秦檜聯合皇帝還有一幫奸臣聽聞竟然同意了,當然這裏有沒有趙構點頭同意,其他任何人也不敢點頭表態。
宋朝人長年被金人欺壓早就沒了骨氣,岳飛是少有的主戰派官員,而宋朝皇帝跟手下這一幫庸臣竟然屈服了,聽從金人的意見,因為他們早已經被打怕了,腦子裏被宋朝歷任皇帝洗腦,認為岳飛的勝利是曇花一現。
因此即便獲勝,他們依舊選擇議和這一條路,最終還是趙構這個苟皇帝聯合一幫子早就主和派官員,一同為岳飛將軍安插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只要岳將軍死了,就是最大的勝利。
有些人覺得,殺一個武將,根本不用安插罪名,畢竟封建統治下有一句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此時的岳飛帶領岳家軍多次大敗金人,積攢了極高的威望。
他是宋朝百姓的救世主,沒有一個正當名義,趙構也不敢隨意處死岳飛大將軍,就這樣朝中還有腦子不清楚的人,負責審判岳飛的官員叫何鑄。
他在審問時,對岳將軍的遭遇很疑惑,他知道岳家軍一直都是忠軍報國,又怎麼會密謀造反呢,當他不理解時,找到秦檜匯報此事,誰知道秦檜直接不裝了,殺岳飛將軍是皇帝的意思,趙構默認的,你只要執行就可以了,何鑄聽聞啞口無言,只能默默執行,那趙構為什麼會殺掉岳飛這個保護傘呢?
那是因為趙構這個人生來就喜歡糾結一些事情,此時二聖離朝,他只是被推上皇位頂包的人,皇位不穩定,誰不貪戀權力,趙構同樣如此,他喜歡岳飛將軍帶來的安全感。
但又不想岳家軍橫掃金人,保住首都即可,不用收復中原,他岳飛治好了兩聖的「恐金人證」回到朝中跟他爭權奪勢,在他的眼中什麼都沒有身下的龍椅重要,可是岳飛將軍一心想要將金人趕出宋朝大地。
一直沒能懂趙構的心中所想,別人領兵出擊抗擊金人都是拒守城池,到了岳將軍這裏不僅主動出擊,每次都是越戰越勇,一副誓不把金人趕回老家誓不罷休的模樣。
為了保住岳飛,忍住不殺他,趙構曾多次下旨警告岳將軍擊退來犯金人即可,不需要收復失地,否則即便收復中原大地立了功,也會受到嚴懲,可岳將軍從小的抱負就是把金人趕出祖國,岳家軍也是越戰越勇,最後岳飛的名氣太大,蓋過了趙構,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2趙構對岳飛越加不滿
岳家軍收復河南全境的舉動,觸怒了趙構,當時岳家軍勢如破竹,岳將軍也把趙構的警告拋之腦後,他的舉動徹底惹怒趙構,連下多封撤令,這一撤讓岳家軍數年的努力功虧一簣。
而此時的金國,因為連年征戰沒能啃下宋朝這塊硬骨頭,有些力不從心,國內更是響起主和的聲音,一見對方講和,趙構非常高興,可金國的主要條件就是藉此除掉岳飛將軍。
他們誰都不怕,就怕岳將軍和岳家軍,起初趙構還要仰仗岳飛,這一和談之後那就沒了生命之憂,岳飛的作用也就可有可無了,再加上之前趙構嘴上說着二聖臨朝,但他是最不願意看到「二昏回朝」的,畢竟他名不正言不順,父親回來了,還得把皇位還給他,自己可捨不得。
3刑場上站着的人
當趙構想要處死岳飛後,他就讓秦檜開始重新羅列個罪名,既不激起民憤,也能讓金人滿足,也讓自己的目的達成,可岳將軍沒有罪名怎麼辦,那就強加罪名,岳飛將軍的罪名是「莫須有」。
秦檜開始雞蛋里挑骨頭,並對岳家軍高層進行威逼利誘,提供證據也能夠加官進爵,沒有證據最後有可能受到牽連,在秦檜的許諾下,第一個冤枉岳將軍的人現身了,他也是岳家軍高層。
那個人就是岳家軍,被稱為矛頭的先鋒部隊,出任「前軍」副統領王俊,他的官職也不小,但他的野心更大,做夢都想取代岳飛將軍,把這支無敵的岳家軍收入麾下,打仗無數,卻長年沒有升官,對岳飛有怨氣,想要把他取而代之。
隨着副統領下場帶頭冤枉岳將軍,還有當時南宋名將張俊,他也非常羨慕岳將軍的身份和地位,想要掌控岳家軍,但他沒有岳將軍的能力,遇見金人畏懼不前,所以上不了台面,一見到有機會扳倒岳將軍更是不遺餘力。
此後岳家軍內部,很多將官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前途和家人,紛紛下場作證,或者躲避此事,獲得默不作聲,皇帝為了確保此事萬無一失,趙構下令讓楊存忠前去做監斬官,他也是趙構的心腹愛將,君令大如天,他也不敢反對,反對也沒用,還會連累楊氏一族。
趙構絕對是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為了殺害岳飛將軍無所不用其極,多次佈局,憑一己之力讓南宋版圖無法精進,為了一己私心害死一代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