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這樣睡覺的人,睡夠8小時都沒用!身體比別人衰老得更快(不是熬夜)

天氣越來越冷,人就越來越離不開——床!

春困秋乏,夏倦冬眠,一年四季都適宜睡覺,但冬天的被窩格外讓人繾綣。

很多人都知道,睡眠不足會出現一系列健康問題,比如讓人變醜、變胖、變笨,生病......甚至可能威脅生命![1]

然而除了睡得飽,還有一點也很關鍵,但多數人都忽視了。

那就是,睡眠的規律性。

放假的時候,你是不是會熬夜追劇,然後補覺到中午?周末是不是會比平時睡得晚,然後白天補覺?

研究發現,有這樣睡眠習慣的人,哪怕每天都睡得飽,身體衰老的速度反而更快!

那麼,到底如何睡覺才能更健康呢?

這項研究總共分析了6052個成年人,跟蹤記錄了他們的入睡和起床時間、睡眠持續時間、睡眠效率,以及每日的睡眠偏差,包括每日睡眠持續時間的差異,睡眠時間是否規律,是否由於一些原因導致工作日和假日睡眠差異大,比如要上夜班,輪班等。

然後,通過血液樣本分析了參與者的生物年齡(從醫學、生物學的角度來衡量的年齡,是一個人身體狀況的年齡表現),並探索了睡眠模式與生物年齡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與保持穩定睡眠習慣的人相比[2]:

●補覺比較多的人,生物年齡老了0.52年;

●睡眠持續時間不穩定的人(有時睡得久,有時睡得少),生物年齡老了0.63歲;

●入睡時間不規律的人,生物年齡老了0.74歲;

●而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異較大的人,生物年齡老了0.77歲。

也就是說,入睡時間不規律,有時睡得早,有時睡得晚,以及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異大的人,他們的生物年齡衰老得更快,要比睡眠規律的人提前衰老約9個月!

此外,研究還發現,晚睡(睡眠時相延遲)也與生物年齡衰老相關。

因此,好的睡眠不僅是睡夠7~8小時,還要注意要睡得夠「穩」,夠「規律」。不要睡太晚,每天儘可能在固定時間入睡和醒來,周末也別熬夜再補覺,保持睡眠的規律性,才能構成一個健康的睡眠模式。

那麼,可能有人要問,到底幾點睡最好呢?

專家認為,入睡時間在半夜12點(或更晚)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最高,而發病率最低的,則是晚上10點~11點入睡的人群[3]。

所以,最好每晚10點~11點就睡覺。(是閉上眼睛入睡,不是說上床蓋好小被子繼續刷手機哦~)

而在睡眠質量方面,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發佈的《睡眠質量建議》,包含了關於睡眠質量的4個推薦指標[4]:

●能在30分鐘內入睡;

●半夜醒來後10分鐘內能再次入睡(包括上廁所);

●每晚醒來5分鐘以上不超過1次;

●在床上的時間裏,有85%是在睡覺。

只要上面這幾條你能滿足,就說明睡眠質量還不錯。

說了那麼多什麼才是好的睡眠,但其實,真正困難的是如何才能一夜好眠。

以下這些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5]:

日常生活中,你可以試試:

1.培養規律的睡眠習慣,讓每天入睡時間和起床時間儘量固定;

2.多曬太陽,規律進行戶外運動,但不要在睡前3小時做劇烈運動;

3.原則上,晚上睡眠時長沒有達到6小時,不建議午睡。但是,如果非常疲勞,可以短暫午睡,20~30分鐘即可,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下午3點後儘量不再睡覺;

4.對部分人群而言,從下午開始,不要攝入咖啡因和尼古丁;

5.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儘量遮光、減少噪音;

6.保持臥室溫度涼爽,床鋪舒適;

7.晚餐儘量不要吃太飽,睡前不要飲酒。

在臨睡前,你可以試試:

1.睡前進行適當的放鬆活動,比如洗澡、看書,或者聽一些輕鬆的音樂;

2.不要帶手機、電腦上床,睡前半小時不看手機;

3.睡覺的時候,關上燈,拉上窗簾;

4.不要長時間醒着躺在床上,如果躺下20分鐘仍然沒有睡意,可以起來活動一下,有睡意的時候再睡。

總之,我們要重視起睡眠規律的重要性,不要因為第二天可以補覺,就肆意地熬夜,打亂身體裏的睡眠「時鐘」。

就從今晚開始,蓋個舒適被子,養成每天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吧~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家庭常用指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116/213084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