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十年,李嘉誠旗下零售業務最重要的公司屈臣氏,又要衝擊IPO了。
近日,淡馬錫控股副首席執行長謝松輝對外表示,屈臣氏集團上市計劃仍然存在,目標不變。並且其還強調,屈臣氏整體業務表現良好。
十年前,李嘉誠謀劃將屈臣氏上市,隨後引入淡馬錫作為第二大股東,上市卻遲遲沒有了音信。
但毫無疑問,如今在亞洲和歐洲擁有了16500家店鋪的屈臣氏,再度衝刺IPO,這將會是整個零售行業極具意義的一幕,也會是一場資本的盛宴。
過去幾年,房地產下行,李嘉誠也沒能避免財富縮水。屈臣氏作為李嘉誠佈局零售行業的重要板塊,此番IPO,對其也格外重要。
當然,擺在屈臣氏面前的,還有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資本市場還未轉暖以及自身品牌如何緊跟消費趨勢等問題。
這個十年前就已上千億估值的零售巨頭,還能否繼續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屈臣氏還需要一場大變革,應對挑戰。
超級IPO
十年前傳出上市傳聞的時候,屈臣氏的估值就已高達1920億-3120億港元。
李嘉誠也曾直接表示,因為屈臣氏市值相當大,會考慮兩地上市,香港定是其中之一。
不過隨後資本市場並沒有等來屈臣氏的上市。和記黃埔將屈臣氏24.95%的股權,以440億港元的價格出售給新加坡國家主權基金淡馬錫。
根據這一出售價格,屈臣氏當時值1764億港元。
通過這筆交易,淡馬錫成了屈臣氏第二大股東,李嘉誠在保持對屈臣氏控制權的同時,讓屈臣氏清償結欠和黃的借款。
隨後,市場上幾度傳出淡馬錫要找人接手,出售所持屈臣氏股份的傳聞,但遲遲沒有落地。
如今,謝松輝直接向外喊話,讓這家零售巨頭的IPO再度引發關注。
只是,從當時淡馬錫折價購入屈臣氏股權,到近年來業績持續承壓,屈臣氏輝煌不再,也讓其能否維持此前估值存疑。
從2015年開始,屈臣氏銷售額連續數年下滑,直到2019年才止住下滑,同比實現2%的微增。不過,此後又受疫情影響,業績不太穩定。
為了挽救下滑的營收,2023年,屈臣氏開始發力新的商業模式,在全球15個市場升級了2200家「O+O」(線下+線上)店鋪。
「O+O商業模式」和1.65萬家門店也為屈臣氏賺得不少利潤。
根據母公司長江和記發佈的2023年年報,屈臣氏去年銷售總額為1833.4億港元,同比增長了8%,在全球市場,其收益在逐漸走出此前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慢慢回暖。
不過在中國市場,去年僅錄得164.53億港元銷售額,同比下降6%。
此外,2023年屈臣氏銷售額與EBITDA也錄得9年最低,屈臣氏單店銷售額也同比下滑6.6%。
或是為了籌劃衝擊IPO,屈臣氏集團管理層近年持續大換血。
4月9日,屈臣氏集團宣佈任命倪文玲成為行政總裁,她是在屈臣氏被李嘉誠收購之後的首位女性CEO。
在成為總裁之前,她曾擔任屈臣氏首席運營總監10年,並從2019年開始兼任屈臣氏亞洲及歐洲的行政總裁。
在此之前,屈臣氏中國、百佳超市(香港及澳門)紛紛換帥。針對中國市場的管理層,變動最大,其中,陳志豪和聶薇被任命為屈臣氏中國聯席董事總經理。
上述人事調整中的不少人物是屈臣氏「O+O商業模式」和數碼化轉型的關鍵角色。
這也會是接下來屈臣氏的發展重點。
倪文玲計劃,兩年內在亞洲市場投資2.5億美元開設及升級6000家店鋪。屈臣氏也能夠藉此,煥然一新。
衝出重圍
已有近兩百年歷史的屈臣氏,正面臨着被年輕人拋棄的窘境,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一位27歲的女性消費者回憶,自己上大學第一次接觸屈臣氏時,正好對美妝護膚有初步了解,屈臣氏的品類豐富,門店多位於大商場,和同學逛街時必去。屈臣氏的會員卡也成為一種社交貨幣,經常會借給同學用。
然而,幾年過去,她發現身邊很多人和自己一樣,都好久沒有逛過屈臣氏了。
也有不少消費者認為,屈臣氏的門店,對i人(性格內向的人)非常不友好,以前進入門店銷售人員跟着推銷產品,現在則是忙着讓加微信,還會時不時伴隨着各種「你皮膚有問題」的話術。
近些年,屈臣氏自我革新不足,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從市場競爭來看,對於Z世代而言,美妝消費的渠道太多,屈臣氏品牌老化,消費體驗不佳,自然會更少選擇。
在直播帶貨興起之前,屈臣氏相比官方旗艦店,會有一些折扣。但是直播帶貨興起之後,美妝個護是各大主播爭搶的紅海賽道,品牌們競相角逐的不再是屈臣氏的貨架,而是主播們的坑位。
並且,和屈臣氏定位類似的綜合美妝門店越來越多,消費者有太多理由不選擇屈臣氏了。
相比屈臣氏,絲芙蘭定位更高端;相比屈臣氏,調色師拍照更出片,品類更全;相比屈臣氏,WOW COLOUR網紅彩妝品牌更多……
與一眾新的綜合美妝門店開在年輕人聚集的新商場不同,屈臣氏因為入場較早,大城市的門店開在老舊的商場,新開的門店則在下沉的三四線城市,這些區域的美妝消費活力本就相對不足。
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屈臣氏已經有些「時代的眼淚」的味道了。
不少人開始避雷屈臣氏,稱逛屈臣氏的體驗不好,其中,被消費者詬病最多的是強制要求加微信的做法。
這是屈臣氏打造私域流量的主要手段。但長期而言,想要消費者買單,還是靠產品來說話。
上一個在私域流量運籌帷幄的品牌是完美日記。
2019年前後,完美日記通過打造「小完子」人設,私域流量做得風生水起,並成為第一個在雙十一銷售額過億的美妝品牌。但近兩年,產品口碑崩盤,被流量反噬,聲量漸小。
回到產品方面,近些年和屈臣氏合作的品牌在變少,甚至一些品牌開始從屈臣氏的貨架上退出。
在自有品牌中,除了蒸餾水之外,其他產品知名度不高,也難以貢獻更多銷售額。
另外,2022年屈臣氏還曾陷入輿論爭議。
當時,屈臣氏在直播間售賣「1分錢促銷面膜」,卻拒不發貨。面對消費者的質疑,主播又嘲諷消費者是「瘋狗」。
一時間,屈臣氏引發不少消費者的反感。也是在這一年,屈臣氏在中國市場關閉了300餘家門店。
不過,倪文玲透露,「我們正於2023至2024年開設1200多家新店鋪,同時投資升級約4800家門市,即75%的亞洲店鋪將以全新面貌登場,為顧客提供嶄新購物體驗。」
屈臣氏升級的店鋪能否挽回下滑的業績,還要看屆時的表現能否再次贏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從全球業績來看,屈臣氏依舊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標的。但美妝零售市場近年來同樣是風起雲湧,屈臣氏要在群狼環伺中,繼續分羹,還面臨着很多挑戰。
換將、轉型,屈臣氏要想在資本市場摘得碩果,還需要進一步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