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在我的YouTube頻道中說「中國食用油里礦物油(也就是石油化工毒素)含量超標,與運輸的油罐車洗不洗關係並不大。」近日遭到幾位中文博主的批判,說我是為貨車司機脫罪洗地。所以寫一篇文字版的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得出這個結論。
首先,運輸食品的罐車就不允許運輸其它任何非食品類貨物。同樣的,運輸其它化工類產品的罐式貨車也絕不允許裝載食品類貨物。所以根本不是「洗不洗」的問題。其次,使用裝載過化工類原料的罐車裝載食用油的廠商,100%都是各大國營食用油企業分設在全國各地的「回收油」以及「廉價油」生產工廠。我了解到的比例差不多7:3,也就是說大部分是做回收油的工廠,小部分是使用棕櫚等廉價原料製作食用油的工廠。
所謂回收油,就是我們常說的「地溝油」,因為其極少部分來自真正的「地溝」,絕大部分來自油炸食品加工企業,所以這裏稱之為「回收油」。這種「食用油」裏面的毒害物質超標到了什麼程度,沒有官方檢測數據,但既然已經到了僱傭化工類運輸車運輸並不要求其進行清洗也不影響本廠生產的「食用油」銷路的程度,其品質便可見一斑。當然,儘管其噁心程度足以達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但對於中國食用油行業而言,這些地溝油與廉價油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因為在中國,採用化學浸出工藝生產的植物油,是符合國家「食用油」標準的。
下圖是百度百科關於化學浸出食用油的解釋:百度在釋義中故意扭曲了「其他國家」大規模採用化學浸出工藝製造的是【工業用植物油】而非【食用油】的常識概念。
與某中字頭企業進口飼料級主口糧,在自家糧庫里轉一圈就變成「經(本企業)質量檢驗部門檢測確認符合國家食品標準」,把外國飼料變成進口糧食的套路一樣。另一個需要與讀者分享的常識是,中國的大型食用油生產企業全部為國有企業,所有國營油企,全部採用化學浸出法製造食用油,即使產品包裝上標註的是「壓榨」,也要用「化工油」來「調和」價格(價格優勢才是「調和油」能夠迅速搶佔國內市場的根本原因)。
還有就是我王亞軍敢說中國食用油中含有礦物油與運輸環境造成的二次污染關係不大,主要是因為自己很直觀的了解過「化學浸出技術」。因曾經擔任某大型國營油企的物流承運商,同時也是這家企業的線上旗艦店的運營代理商,所以「有幸」多次參觀過其在國內的幾個主要生產工廠,也有「全過程」了解並參與優化中國油企的供應鏈的資格。
最後科普一下所謂植物油的化學浸出技術。百度第一句話說的才是「真話」,也就是「外國」在冶金行業使用的植物油才會採用的一種製造方法,因為裏面必然會殘留大量礦物油(石油化工毒素)。在百度口中採用這種「國際公認最先進技術」生產植物油的其它國家,這種植物油不但根本不是給人吃的,連餵牲口都是不符合「牲口食品標準」的。植物油的化學浸出技術,就是把大豆、花生、菜籽等含油的原料用6號汽油浸泡,利用輕汽油強大的稀釋溶解能力,將原料中的油脂充分溶解出來。之後用255-300攝氏度高溫使絕大部分輕汽油蒸發掉,就得到了國際上通常用於工業生產的「化學浸出」植物油。所以想要讓其成為食用油,也就是如何讓老百姓無法通過眼睛、舌頭直觀的判斷出甚至感受到「礦物油」的味道,就是當年擺在中國這些民族企業面前的大問題。
我了解到的情況是,中國油企的普遍做法就是將全國各地生產製造出來的這種飽含石化元素的工業級植物油運輸到總廠,首先用15波美度(°Bé)以上的燒鹼以及矽酸鋁粉也就是俗稱膨潤土的吸附劑外加活性炭等添加劑給這種工業植物油進行脫膠、脫色以及脫味處理。灌裝到塑料桶里貼上標籤打包裝箱後,就是我們「中國人民」在超市裏買到的「食用油」了。所以在看到官方媒體以及公眾對中國的食用油質量表達憤慨,但批判的方向是「油罐車不洗」,聲討的對象是「罐車司機」的時候,老王作為在中國物流行業混跡二十餘年的「知情人」,覺得有必要寫這樣一篇科普文章,戳破百度陷阱,阻遏官媒導向,以正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