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生都在祛濕的中國人,已經把火焰山包圍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南水北調。

24年夏天,新疆變成了南方人「抽濕器」。

原來,打卡火焰山的不一定是牛魔王的粉絲,也可能是「水靈」的南方人。

當年唐僧師徒路過火焰山都不得不借芭蕉扇降溫。

火焰山到底有多熱?

近日,一段視頻在網上火了。

矗立在火焰山景區的金箍棒形溫度計顯示,景區地表溫度已達81°C。

然而,令人驚掉下巴的超高溫並沒有嚇退遊客,反而引發了一場「養生+文旅」的狂歡。

養生的風還是刮到了新疆

新疆文旅做夢也想不到,一個詞條的熱搜直接把火焰山干到了養生賽道。

在微博,#新疆對濕氣的殺傷力有多大#的話題閱讀量已達到2502.3萬。

看之前:81°C?有病才去。

看之後:祛濕?上班暫停我要去火焰山。

排不完的毒,祛不完的濕!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南方人排毒祛濕的決心。

一說能祛濕減肥變美,治療痛經關節炎,別說是火焰山,刀山火海他們都不帶怕的。

「沙療體驗8日純玩游」「吐魯番沙療攻略」「吐魯番沙療經驗帖」……

新疆火焰山祛濕相關詞條已經變成了流量密碼。

甚至已經有旅遊團開啟了「沙療專線」,接待參與「南水北調」項目的小土豆們。

一生要養生的南方人再也不滿足於只是吃吃烤串、看看風景了。

他們扛起遮陽傘、背上噸噸桶、戴好「臉基尼」……

他們往火焰山的沙地里排排埋,濕氣重到起身可以cos兵馬俑。

新疆人直呼:「以後治沙就栽南方人。」

裹滿濕沙的胳膊和腿,成了火焰山最好的宣傳。

越來越多的南方人慕名而來,在火焰山表演「我埋我自己」。

但是,也有人疑問,如果火焰山真這麼靈,當地人豈不是不長痘、不痛經、不發胖?

正如專家所說:治標不治本。

火焰山沙療能祛濕嗎?是的,但不全是。

備受追捧的火焰山「沙療」更像是互聯網的「零成本養生盲盒挑戰」:

你永遠不知道,埋進沙子裏的下一秒,是祛濕成功還是曬成「烤紅薯」。

「0成本」養生盛行這屆打工人人均養生大師

這屆打工人,白天996,晚上還要熬夜修仙。

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但卻不敢遲到,因為遲到扣錢。

火焰山祛濕局我也想參與,奈何錢包不允許。

這時候,「0成本」養生就像一股清流,拯救了當代打工人。

是啊,相比於那些昂貴的養生項目,火焰山的「沙療」,樓頂的「曬背」,宅家的「拍八虛」,主打的就是一個:性價比。

最近,如果你去樓頂曬被子的時候,發現地上多了一些趴伏在地上的人類,請千萬不要驚慌。

隨着三伏天的到來,一年一度的「天灸」曬背時間又到了。

一把遮陽傘,一塊墊子,一片平地,美美躺平還能養生,這很難不愛。

相傳,三伏天曬背是向天借陽,是冬病夏治。

有人說,曬完背神清氣爽、睡眠質量明顯提高。

也有人說,曬完背濕氣重明顯改善了、痘痘也不長了。

曬背其實由來已久,早在清朝,慈山居士就在《長壽秘訣》中記載:

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極為補益。

三伏天作為一年之中大自然和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適當地曬曬太陽,可使毛孔張開,扶陽排邪。

但是,什麼都曬只會害了你。

不知道第幾波曬背的受害者早就出現了。

輕則曬黑曬傷,重則直接送進ICU。

跟風養生結果越養越糟,其實和天天累死累活一分錢賺不到的感覺差不多嘛。攤手.jpg

打開社交軟件,各種養生貼可以說琳琅滿目。

關於養生,似乎什麼人都可以說上幾嘴。

很多養生博主甚至打着「中醫世家」「資深醫生」的旗號,說着大同小異的觀點。

「早上花半小時做八段錦」「上班喝各種養生茶」「中午抽空去曬個背」「晚上回家自己艾灸」……

這種過度「儀式感」的養生,打工人真的需要嗎?

會不會,多睡半小時,多喝熱水,早點休息,比一些養生秘籍更管用呢?

其實,養生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讓生活更好的方式。

對於打工人來說,養生真的太需要「鬆弛感」了。

不必極端,不必苛責,用鬆弛的心態去對待,也許才能在養生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咪咕閱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723/208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