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稱總理特魯多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討論了可負擔危機和代際公平問題,似乎打算利用住房危機,讓年輕的加拿大人對抗老年人。
特魯多接受倡導組織Generation Squeeze的播客採訪,而該組織要求對所有100萬元以上的住房徵稅。
特魯多表示,那些「省吃儉用」買房的老年人不理解年輕一代無法踏上住房階梯的艱辛。
特魯多拒絕對當前的可負擔性危機承擔任何責任,但表示「挑戰」在於讓老年人和年長的加拿大人「理解」住房市場的根本轉變。
這對擁有房產的老年人意味着什麼?
特魯多在播客中並沒有詳細說明任何新的政策,但他出現在Generation Squeeze的播客中,這個組織支持對自住房徵稅,這一點很有意味。
該組織的一份報告建議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房屋徵收年度附加稅。價值100萬到150萬元的房屋將面臨0.2%的附加稅,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上升到0.5%,而價值200萬元的房屋則將被徵收1%的稅。
該組織還建議,聯邦和省級政府如果擔心實施「房屋淨值稅」,可以將其作為一項稅收政策的「技術」變更。
圖源:51記者拍攝
該組織對老年人的「意外之財」有些不屑一顧,也有些嫉妒。報告稱:「在他們睡覺和看電視時,房價上漲,給他們帶來了財富。」
在播客中,主持人、Generation Squeeze的創始人和UBC大學人口與公共衛生學院教授Paul Kershaw表示,「代際公平」是關於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公平。但整個採訪都圍繞着老一代可以為年輕人做些什麼。
Kershaw說,X世代和嬰兒潮(即60後70後)一代受益於年輕一代的「犧牲」,年輕人「容忍」高租金並推遲購房夢想,都是為了保護那些「前人」的房屋淨值。
總理似乎同意這一點。老年人已經理解了氣候變化等問題,但仍需要在變化的住房市場上接受教育。
特魯多說:「我認為住房問題仍有工作要做,直覺上感覺沒有解決方案。」他說:「你與老一代的人交談,他們會說,『哦,不,我記得我不得不省吃儉用多年才能支付首付款。那真的很難。住房一直都很難。』」
年輕人說,「哦,進入住房市場很難」,但老年人說,「我們經歷過這些。」
「不是的,」特魯多說,「這一代人有很好的工作和額外收入,並且調整了期望,但他們仍然找不到真正開始積累房屋淨值或購房的途徑。」
特魯多在讓老年人感到內疚或與年輕人製造分歧時,自己卻不承擔任何責任。
他說:「部分原因是幾十年來對住房建設的投資不足,但還有其他問題,而讓老年人理解這一點是我們仍在努力解決的挑戰。」
回顧2015年投票給他的年輕人,特魯多說:「諷刺的是,現在我看着那些第一次和我一起參與的年輕人,他們現在二十多歲,他們說,『我買不起房。我以為你會解決這個問題,但世界卻朝着錯誤的方向發展。』」
對於這些長期遭背叛的人,總理給他們什麼安慰?他說:「如果我們沒有做出那些投資,情況會糟糕得多。」
從2015年以來一直擔任總理的特魯多補充說:「我們的經濟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年輕人沒有以前那樣的機會。」
評論文章指出,對於自由黨來說,似乎任何積累了一些錢或財富的人現在都成了為他們錯誤買單的對象。
就在上個月,副總理方慧蘭就表示:「我們是否希望生活在一個這樣的國家:那些最上層的人過着奢華的生活,但必須在越來越高圍牆的封閉社區里生活,使用私人醫療和飛機,因為公共領域如此退化,大多數沒有特權的同胞無比憤怒。」
在播客中,特魯多感謝Kershaw的思考「非常有幫助」。當Kershaw詢問是否會任命一位代際公平部長時,特魯多回答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想法,我認為這是你我可能共同努力的事情。」
最後,文章提醒,這不會是房屋淨值稅,只是稅收制度的技術性變更。
網友質疑
這篇文章一經發表就引起網友的激烈討論。網友們表示:
圖源:national post
「首先,通過對現有房主徵稅並讓他們變得更窮,究竟如何能夠幫助年輕購房者購買自己的房子?其次,目前的住房危機完全是因為特魯多的不受限制的移民政策(300萬臨時簽證持有者因特魯多政府承諾給予他們永久居留權而無限期逗留)和瘋狂的開支導致了前所未有的通貨膨脹。所以,通過向那些努力工作一生以建立退休金的年長房主徵稅,究竟如何能夠幫助首次購房者?」
圖源:national post
「我是那一代年長的人。我們確實省吃儉用。我們買舊車,買二手家具,與室友合租公寓,吃Kraft晚餐,並存現金買電視,而不是用信用卡消費。總理一生從未省吃儉用或犧牲過什麼。他現在說我們應該付出,我感到被侮辱了。」
圖源:national post
「特魯多聲稱他的政府對住房可負擔性危機沒有責任,這簡直是荒謬。他們所做的一切都使問題變得更糟。財富稅並不能解決問題。多個國家曾嘗試並最終放棄了與住房相關的財富稅。從2002年到2022年,住宅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20年繁榮,這一情況不可能重演。許多價值100萬元房屋的房主是收入有限的老年人。房價因寬鬆的貨幣政策、超低利率以及政府政策鼓勵的投資者傾向於投資房地產而被過度推高,這不是他們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