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周二宣佈對從中國進口的硬木膠合板徵收臨時反傾銷稅。歐盟委員會表示,此次臨時稅率高達62.4%,是在過去三年硬木膠合板進口激增、損害歐洲生產商利益之後實施的。去年對中國競爭對手提起訴訟,代表歐盟森林所有者、伐木者等的格林伍德聯盟(Greenwood Consortium)表示歡迎此舉,但主張在歐盟委員會今年晚些時候作出最終決定時,「最終稅率應高於這些臨時稅率」。
歐盟委員會還採取了不同尋常的措施,對不徵收關稅的軟木膠合板的進口進行監控,因為有指控稱中國出口商偽裝硬木產品,以應對將追溯到去年12月的徵稅。膠合板的類別取決於製造工程產品所用木材的類型。
歐盟委員會表示:「被指控的做法包括在硬木膠合板面單板上鋪上非常薄的軟木單板外層。這種做法使產品在不改變其基本特徵的情況下,歸入無需註冊的海關編碼中」。該機構指出,「因此,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規避風險,歐盟委員會認為有必要對此類進口產品進行監控」。
歐盟委員會警告稱,可能會啟動反規避調查,這將對此類進口產品造成打擊。歐盟行業組織長期以來一直抱怨,中國出口商可以通過對產品進行細微改動或經由第三國運輸來逃避關稅,而布魯塞爾的反應過於遲緩。
歐盟委員會稱,2021年至2023年期間,歐洲膠合板行業的銷售額、產量和利潤均出現下降。2023年,中國佔據了歐盟膠合板市場的近三分之一,銷售額達3.27億歐元。中國進口填補了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俄和白俄膠合板禁令留下的空白。歐盟委員會在3月份警告稱,從中國進口樺木膠合板的進口商應核實其木材原產地是否為俄羅斯或白俄羅斯。
自2023年10月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達45%的反補貼稅以來,歐盟針對中國的貿易案件持續穩步增加。上個月,歐盟委員會啟動了對從中國進口的巴士和卡車輪胎的調查,並宣佈中國醫療器械製造商將在五年內被禁止參與價值超過500萬歐元的歐盟招標,以回應中方拒絕向歐盟企業開放招標。
歐盟委員會貿易總司副司長馬丁-普拉特(Maria Martin-Prat)在上周五的一次會議上表示:「我認為給中國傳遞的信息是,他們不應將歐洲市場的開放視為理所當然,我認為中國已經意識到,我們已經制定了一系列自主的(防禦)措施,我們稱之為工具箱,並且我們已準備使用這些工具」。
歐盟還敦促中方解除對民用稀土磁鐵的出口管制,這導致汽車行業發出警告,稱生產線可能停產。在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上周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會晤後,北京方面於周六宣佈了一項針對歐盟企業的快速許可制度。
北京方面,中國商務部周二發佈了關於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反傾銷調查的延期公告。該部門稱,鑑於本案情況複雜,決定將本案的調查期限延長至2025年12月16日。此前,4月2日,中國商務部發佈了關於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反傾銷調查的延期公告,時間將延長至2025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