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李菁:1976年「文革派」垮台真相 【重磅長文】

作者:
1976年的北京,大街上幾乎沒有什麼車。車很快過了五棵松,一路向東急駛而去。過了一會兒,葉劍英又想起一個問題:「『馬頭』,懷仁堂正廳有沒有後門?」對中南海很熟悉的馬錫金馬上回答:「有,前面有個大草坪還能停車,東邊還有一個門,平時毛主席都是從東門進來,進東側休息室。」葉劍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高層,下面的工作人員一下子也手忙腳亂。有人說,乾脆在乒乓球枱上鋪層東西當會議桌吧,這個意見又馬上遭到否定。

大家開始將乒乓球枱抬出,抬椅子,忙得滿身大汗,「那種木沙發很重的,大沙發4個人才抬得動」,工作人員為華國鋒葉劍英準備了高靠背的椅子放在中間,第一圈是單人短沙發,第二圈是4人的長沙發。

晚上22點50分左右,臨時會場算是有了個模樣。而那時,1976年北京深秋的夜晚,從玉泉山看下去,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已有車陸陸續續地朝玉泉山方向疾馳而來。

考慮到皮沙發有些涼,工作人員又四處找來毛巾被鋪在皮沙發上。馬錫金說,遺憾的是當時沒有留下照片作紀念,那些五顏六色的毛巾被,綠的、紫的——這麼舉足輕重的會議,現在想起來也有意思。

辦公室的人又想起一件事:「這麼多人,連夜開會,還要吃夜宵吧?」一旁汪東興的秘書卻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早就安排好了,大會堂那邊送包子、酸辣湯,護士、服務員也都一起過來。」馬錫金一下子想起,10月5日那天,中央警衛局負責玉泉山的李釗專門跑到玉泉山9號樓,問馬錫金:「你們需不需要什麼辦公用品?」

馬錫金覺得這句話問得有些莫名其妙:「大過節的,也沒什麼人過來,需要什麼辦公用品?」聽了馬錫金的回答,未多說一言,扭頭就走。「我現在想起來,他一是來看一下這邊的情況,為第二天晚上的會做準備,另一層用意可能是想試探一下我們是否知道消息吧。」

事隔30年回憶此事,大家也不由得不感慨,不愧在中央警衛局服務多年,汪東興的確心思縝密、考慮周到。為安全起見,與會人員的車到了玉泉山之後,都停在另一個地方,然後步行一段距離到達9號樓。

在會場還沒完全佈置好時,紀登奎就先趕來了,隨後是倪志福、陳永貴、吳桂賢,從一些細節來看,即便是李先念,也對這次活動並不掌握。葉帥的另一位秘書王文理回憶,當被通知連夜來開會的李先念到達玉泉山時,還以為是葉帥生了病,一進門便問:「怎麼這麼晚還開會?葉帥病得很重?」

在「四人幫」被抓之前,中央政治局委員與候補委員共15人。見開會的人都到齊了,工作人員請紀登奎、陳永貴等後面一排的人,坐到前面的空位上來,有人說:「不對啊,人沒到齊,還缺4個人哪!」馬錫金說:「已經齊了!」汪東興也說:「『馬頭』說得對!到齊了!」一頭霧水的4個人猶猶豫豫地坐到了前面。

人坐齊後,華國鋒、葉劍英手挽着手,笑容滿面地走進會議室。華國鋒曾謙讓地表示讓葉劍英先發言,而葉劍英則說:「你是黨中央第一副主席,一直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責無旁貸,你就主持開會吧!」

華國鋒在通報了今天晚上行動的情況後,高姿態地表示,希望由葉帥主持中央工作。葉劍英聽罷起來大聲說:「國鋒同志這個提議不妥。我年事已高,今年已79歲了,且長期從事軍事工作,工作面窄。經過慎重考慮,我提議由華國鋒同志擔任黨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他年齡比我小20多歲,有實際工作經驗,為人實在,民主作風好,能團結同志,尊重老同志,他現在是黨中央第一副主席,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我認為他是比較合適的人選。這個擔子是不輕,我們大家可以協助。請大家考慮。」

最終,會議一致通過由華國鋒擔任黨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決議,待召開中央全會時予以追認。這次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從10月6日晚22時開到10月7日清晨4時多,歷時6個多小時順利結束。

當天晚上,華國鋒住在5號樓;此後約半年時間,玉泉山成了中央一段特殊時期的辦公場所,直至一切恢復正常,中央領導們又回到中南海

終點與起點

「四人幫」倒台之後,有一段時間,很多人曾要求葉劍英主持黨中央的工作,而葉劍英對此則一直保持難得的清醒。他多次說:「我是軍事幹部,搞軍事的,如果那樣做,豈不讓人說是宮廷政變!」

1986年,89歲的葉劍英去世時,中共中央審定的悼詞中對他做了相當高的評價:「1976年,周恩來朱德毛澤東同志相繼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團加緊奪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在這個危急時刻,葉劍英同志同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一道,根據政治局多數同志的意見,代表黨和人民的意志,果斷地做出重大決策,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陰謀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歷時10年的災難,從危難中挽救了黨。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中西A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17/206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