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李菁:1976年「文革派」垮台真相 【重磅長文】

作者:
1976年的北京,大街上幾乎沒有什麼車。車很快過了五棵松,一路向東急駛而去。過了一會兒,葉劍英又想起一個問題:「『馬頭』,懷仁堂正廳有沒有後門?」對中南海很熟悉的馬錫金馬上回答:「有,前面有個大草坪還能停車,東邊還有一個門,平時毛主席都是從東門進來,進東側休息室。」葉劍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江青並不知道,她的其他三位堅定的政治盟友都被押在中南海,只是關在不同的房間中。而這幾處關押地點,細心的華國鋒早在行動前就一一仔細探訪過。

共商大事

若干年後,葉劍英為這場行動做了這樣的概括:「抓『四人幫』我們沒開過會,都是個別聯繫。只有我們三個人(華國鋒、汪東興、葉劍英)知道,沒有第四個人。」而華國鋒與汪東興,也在不同場合,表達過類似的意見。

據華國鋒自述,他與葉帥很早便比較熟悉,「在林彪搞的第一號令時,把葉帥分散到長沙住了較長時間,我與他接觸比較多。1975年8月,葉帥接見梅縣地區縣委書記時,還叫我去參加了見面」。

華國鋒對葉劍英的信賴,無疑是促成此事的最基本的條件。另一件人所共知的事情是,毛澤東在去世幾個小時前曾示意叫葉劍英單獨進屋見面,但無奈當時毛澤東已說不出話來。外界紛紛揣測,毛的「召見」之舉有「託孤」之意,是想讓葉劍英照顧好自己選定的接班人華國鋒。

但葉劍英對華國鋒並不十分了解。據軍事科學院《葉劍英傳》傳記撰寫組成員丁家琪的文章,在毛澤東去世前一兩個月左右,七八月間,葉劍英到中南海看望了病重的毛澤東以後,回家途中,曾繞到北京東四史家胡同華國鋒住地,第一次登門拜訪了他。看到70多歲的葉帥親自來訪,華國鋒顯得由衷地高興。

一番寒暄後,葉劍英說:「有的人要成立全國民兵指揮部,把民兵搞成第二武裝。」此番話的目的是想試探華國鋒的態度。華國鋒不難領會葉劍英所言的「有的人」指的是王洪文他們,他表示對這種做法也不贊成。這一試探,讓葉劍英心中對華國鋒的態度多少有了一點兒底。

據丁家琪撰文回憶,他在1996年月11月訪問汪東興時,汪東興這樣說:「葉帥與我和華國鋒談這個問題(注:指解決『四人幫』問題),一開始不是直截了當地提出來,而是比較含蓄的,逐步試探。」「華國鋒對『四人幫』問題,一開始態度不明朗,他的辦法就是不做聲。」

有「大內總管」之稱的汪東興和葉劍英在延安時期就很熟悉,後來葉帥的子女在見到汪東興時,提及這段經歷,汪東興說:「你爸爸考慮問題很周到,不愧為我們的『參座』!」——曾任總參謀長的葉劍英在延安時期就被大家戲稱為「參座」。

汪東興在1996年接受採訪時說:「抓『四人幫』的計劃,是很機密的。最後決策,就是華、葉、汪三個人商量,三個人知道,別人不知道。我們三個人還不是一起開會,葉帥對這一條把得很緊。他說,我們不能開會。你也不能到我那裏去,因為目標太大。還是我到你這裏來,你這個地方好,房子不顯眼(中南海南船塢)。」「葉帥在人民大會堂先同我談,然後同華國鋒談。同華國鋒談話後第三次又同我談,除了開政治局會議外,葉帥一共找我談了5次。」「我們兩人談得非常融洽,非常投機,真是題目對題目。」

馬錫金回憶,那段時間,葉劍英去得最多的是到汪東興那裏。9月29日左右,葉劍英又趕到汪東興那裏談了一個多小時。談話間,突然傳來消息,說江青要找汪東興這裏「理論」某事,葉劍英趕緊起身離開。

葉劍英後來囑咐馬錫金:以後到汪東興那裏,進、出不能走同一個門。馬錫金依計行事,從這一次起,再去汪東興家,如果是從西門進的,出去時就要走東門,「葉帥考慮問題比較周全」。

有一次從汪東興那裏出來後,葉劍英問馬錫金:「汪東興的警衛怎麼樣?你打電話告訴汪,說,我對他的安全不放心!」馬錫金將原話轉告給汪東興。汪東興說:「是啊,有人要暗害我。」

汪東興問馬錫金,手上是否還有子彈,經葉帥同意後,給了汪東興300發手槍子彈。一邊給汪東興子彈,馬錫金一邊抱怨,說以後不能給王洪文子彈,「給他多少他打多少,給50發子彈他幾天就用完了」。

按照華國鋒的回憶,他在毛澤東去世後的第二天就已經開始醞釀解決「四人幫」的問題。華國鋒曾向原吉林省省長張根生這樣介紹當時的情況:「我於9月10日下午,首先找李先念來家中密談,指出『四人幫』正在猖狂活動,他們陰謀篡黨奪權的野心已急不可待,特請李先念親赴西山找葉帥交流看法、溝通思想。」

9月下旬,華國鋒向來訪的葉劍英明確表示了解決「四人幫&rdquo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中西A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17/206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