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李菁:1976年「文革派」垮台真相 【重磅長文】

作者:
1976年的北京,大街上幾乎沒有什麼車。車很快過了五棵松,一路向東急駛而去。過了一會兒,葉劍英又想起一個問題:「『馬頭』,懷仁堂正廳有沒有後門?」對中南海很熟悉的馬錫金馬上回答:「有,前面有個大草坪還能停車,東邊還有一個門,平時毛主席都是從東門進來,進東側休息室。」葉劍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1976年「文革派」垮台真相

1976年的中國,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從周恩來去世、「四五」運動到朱德去世、唐山大地震、毛澤東去世。10月6日,在中國政治的最中心發生的那場政治大地震,結束了不平常的1976年,也結束了不平常的10年。這是一個終點,卻也是另一個時代的起點。

不尋常的會議

1976年10月6日,星期三。

下午15點多,葉劍英就動身從玉泉山9號樓的住地來到辦公室所在地――軍事科學院2號樓,為晚上的政治局會議做準備,這讓辦公室主任王守江有些迷惑不解。「離20點的會還早着呢,葉帥為什麼這麼早就來參加會議了?」

關於這次會,王守江已經接到了中央辦公廳的通知:晚20點,在中南海懷仁堂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題是審議《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清樣;研究毛主席紀念堂的設計方案、中南海毛主席故居的安置,要求葉帥提前一個小時到。

看到這份通知時,王守江在心裏嘀咕了一下:平時開會,只要提前10分鐘到就可以了,這次為什麼要提前這麼多?但這一行的特殊紀律要求又讓他把種種疑惑壓在心裏。

像往常一樣,王守江把會議要討論的幾份文件準備好,裝進了葉劍英的公文包,又簡單匯報了一下。葉劍英只是點頭應着,表情也看不出任何有異於以往之處。工作人員讓葉劍英先在臥室里小憩一下,但葉劍英有點坐不住。「走吧,我去跟他們談一談。」他起身離開臥室,讓工作人員備車去中南海。

當馬錫金陪着葉劍英坐上紅旗車、離開2號院時,王守江習慣性地抬腕看了眼手錶:剛16點多一點。幾年前,馬錫金從中央警衛局調到軍委警衛局,擔任葉劍英的貼身警衛,起初大家都喊他「小馬」,又有一個姓馬的女護士加入後,他就被葉帥喊成了「馬頭」。在這個圈子裏,「馬頭」比他的真名――馬錫金要有名氣得多。

作為葉帥的警衛,他的行蹤只有一個人——辦公室主任王守江知道。馬錫金很早就接到指令:10月6日晚上有會,他和司機老趙都不能回家;葉帥又親自叮囑:開會期間,「馬頭」站在會議廳門口不能離開,老趙坐在車裏不要出去。時隔30年再回想這一幕,馬錫金說,「老帥從來沒有囑咐得這麼細」。

「紅旗」剛駛出軍事科學院不久,坐在後排的葉劍英說:「『馬頭』,你看看,機場的飛機還都在嗎?」那時的北京,樹沒那麼多,樓也沒那麼高,從西山這裏放眼望去,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不遠處西郊機場裏停的飛機。1、2、3……馬錫金一直數到了「18」,「飛機都在!」――馬錫金解釋說,當時西郊機場本來有20架三叉戟,1971年林彪叛逃時帶走了一架,後來機場自己出事故又損失了一架,就剩下了18架。葉劍英應了一聲,沒有說話。

1976年的北京,大街上幾乎沒有什麼車。車很快過了五棵松,一路向東急駛而去。過了一會兒,葉劍英又想起一個問題:「『馬頭』,懷仁堂正廳有沒有後門?」對中南海很熟悉的馬錫金馬上回答:「有,前面有個大草坪還能停車,東邊還有一個門,平時毛主席都是從東門進來,進東側休息室。」葉劍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快到軍事博物館時,葉劍英又開口了:「『馬頭』,你看一下釣魚台那邊有沒有『紅旗』出來?」馬錫金知道,葉帥關心的是張春橋王洪文的動靜,他們一直住在釣魚台,他趕緊盯住釣魚台方向的來車,還好什麼也沒看見。「我現在想起來,葉帥是擔心走漏了風聲,江青等人先動手,他們的全部計劃就打亂了。」

車行駛到六部口一帶,葉劍英又問:「『馬頭』,你對中南海熟悉嗎?」馬錫金回答:「熟啊!」說話間,車已駛入中南海。葉劍英又問:「你看中南海今天有什麼變化嗎?」馬錫金向四周看了看,平時進進出出很多車的中南海今天顯得格外安靜,「奇怪,今天怎麼一輛車都沒有……」

他嘀咕了一句。作為中央警衛局的一員,馬錫金還曾參加過抓捕王(力)、關(鋒)、戚(本禹)的行動,他在心裏一邊暗暗說了句「怎麼那麼像抓那三個人的那天?」一邊納悶葉帥今天為什麼有那麼多奇怪的問題。

1976年的葉劍英

心底的諸多疑問雖然沒有問出口,但無論王守江還是馬錫金,都有一種預感:今天將有非同尋常的事情發生。

葉劍英一直享有比較特殊的地位,用王守江的話說,無論在政府和軍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中西A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17/206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