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凱迪:中國高考人數創新高 「卷」出來的大學文憑還值幾何?

作者:

高考作弊也是一個長期問題。據中國媒體報道,為保證今年高考,中國教育部要求加強對試卷印刷、運輸、評分等考試過程的監督,試卷運輸由中國公安和武警全程護送,採用北斗衛星跟蹤監控。同時,教育部也在盡全力防止作弊行為,包括與公安部一起對銷售作弊機器進行管制,考點考場無線電信訊號有效屏蔽,以及在考場引進智能監控系統等。

大學生李波以書面方式告訴本台:「我在天津高考,考試作弊現象非常非常嚴重。我的幾個老師臨近高考時公然教學生怎麼抄附近同學的卷子。如果碰巧分配到熟悉的同學朋友坐在旁邊,還會提前打招呼要幫忙。考場上,大家都互相看旁邊同學的卷子抄,監考老師一般不管,除非你做的太過分,否則都不管。但是作弊僅限於互相抄,沒人敢寫紙條或用作弊設備。我自己沒作弊,我非常討厭作弊的人。」

中國的教育腐敗問題也長期存在。教育專家早就指出,這種腐敗集中表現在對公平競爭的升學考試制度的破壞上,通過權錢交易,換取短缺的教育資源。

「十年寒窗的意義是什麼?」

Lucy說,在她的學生和以前同事圈裏流行一句話,就是「十年寒窗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說我沒有念過大學,那麼我就可以很心安理得地去打螺絲,可是沒有如果。我念過的大學就是孔乙己脫不下來的長衫。就感覺很悲哀!」她說。

據中共官方數據,截至2023年底,中國的「靈活就業」人口已達到2億人,佔全國就業人口的14.3%,到2036年,這一數字將達到4億人。專家指出,所謂「靈活就業」就是失業。另外,中國國家統計局去年6月份發佈的「16—24歲青年調查失業率」,高達21.3%,創下歷史紀錄。官方隨後暫停公佈青年失業率,直到今年1月才恢復發佈,但新統計方法不再包括在校學生。即使這樣,變更統計方法後的「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仍達到14.9%。而北京大學的學者張丹丹曾發文指出,去年3月中國青年失業率最大值為46.5%,遠高於官方公佈的數字。

就在青年失業率高企的同時,中國的大學生數量還在快速膨脹。2000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僅有約100萬,但到2023年就達到1158萬,增加了10倍以上。目前,中國95後的年輕人中,大學生比例超過50%,並且本科生數量開始超過專科生。但他們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北京和上海,還是全國僅有的兩個研究生人口超過了100萬的省級行政區。

Lucy表示,在目前經濟不景氣、收入普遍變少的情況下,普通家庭要供養一個大學生還是很不容易:「當付出了這麼多的錢,培養出一個孩子,可能是畢業就代表着失業,付出和收穫完全不成比例。」

大學生:「不高考更沒工作活不下去」

雖然在中國學歷持續貶值,同時青年就業壓力巨大,但並未澆退家長期盼孩子考上大學的願望。對於父母們的心態,Lucy解釋說:「沒有別的途徑。如果你上一個好的大學,那麼你找到好一點工作的概率會比其他人要稍微好一點點。所有人是抱着這份想法去的。如果你連個大學都沒有上,那這一輩子就是在底層了。」

來自五線小城的Lucy表示,如果初中畢業,年輕人能夠從事的工作就是到工廠打工或者做農民工,餐廳服務員,其微博收入養活自己都成問題,更不用說要養家庭、養孩子了。她說:「他是農民工,就註定了他的階層。他希望他的孩子能夠踩着他的肩膀往上面走一走,那麼怎麼走?唯一的通道還是這個高考。所以,他也會拼了命地把自己的希望寄託給自己的孩子。」

Lucy說,她曾聽到班裏的孩子給她講一個故事:「有一隻小鳥,它自己飛不起來。然後它下了一個蛋,它就想讓這個蛋飛起來。但是這個蛋覺得壓力很大,它也並不想飛,但是它沒有辦法。」

大學生李浩以書面方式告訴本台,在他身邊,還沒聽說任何一個適齡人因為經濟環境差就不參加高考的:「因為高考是中國獲得高等教育資源的幾乎唯一途徑,不高考更沒工作活不下去。」

但他計劃畢業後就爭取出國,因為在國內,「就業前景就是沒有前景」,他說。

因安全原因,本文所有受訪者均採用化名。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8/206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