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絕密: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如今當我成為外交部主管記者後,看到在被解除「絕密」公開了的與「天安門事件」有關的外交文件時,感到非常驚訝。 這不就是那時,他和我說過的話嗎?

以下精選翻譯NHK報道《「為了救人,打破了絕對不能違背的規則」——記者十多年前聽到的這句話,真相究竟是?》;該文作者是NHK記者渡邊信。

儘量忠實原文,日文水平有限 ,請多指正。

譯文如下:

「為了救人,我違背了規則」。

聽他在仙台說這句話時,是我剛當上記者四年半的時候。一位為了守護天空安全,付出不比任何人少的男人這樣對我說。但是,像「其實我已經打算把這些故事帶進墳墓了」這樣的話,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也就沒能寫下來。

從那時起,已經11年多過去了。 如今當我成為外交部主管記者後,看到在被解除「絕密」公開了的與「天安門事件」有關的外交文件時,感到非常驚訝。

這不就是那時,他和我說過的話嗎?

我決定去看看他,儘管他已經退休了。

從海底到天涯

赤木先生生於1946年,即二戰結束後的一年。

他高考落榜,正過着浪人的生活,卻被自衛隊徵召入伍。他被要求在做潛水員和空中交通管制員之間做出選擇。赤木選擇了空管,他說:「比起海底更想看天空」。

雖然管制官的工作很緊張,但是很開心。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但是當時,管制官一天的工作時間只有4個小時。他覺得到自己每天剩下的20個小時太浪費了,於是辭去自衛隊的工作,於1969年進入全日空公司。計算乘客的人數、貨物的量以及搭載的燃料重量等,成為了製作飛行計劃的航運管理者。

調查飛行路線上的天氣,並向出發前的飛行員們說明。那成了他的日常生活。在全日空退休後,赤木於「AIR DO」航空公司再次就職。

他在機場相關人員中很有人氣,在公司以外的機場職員中也很受歡迎。有他在的酒會上,人們總是笑個不停。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帶去墓地的故事」

2009年6月11日。在仙台機場附近河邊的小酒館裏,我和他一起喝啤酒

雨季的濕潤之風颳進了餐廳。 空調還沒開,所以屋裏很暖和,啤酒自然灌進了肚裏。 也許正因為如此,他似乎比平時更醉了。

「其實這些原本是必須要帶到墓地的話。」

就這樣,他突然開口了。

「你知道,『天安門事件』嗎?」

1989年在中國發生的天安門事件。從喝酒時算起正好是20年前,89年時我14歲,當然記得。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據說他那時在北京。作為全日空的航運管理者,負責讓在留日本人回到日本避難的臨時航班的航行。

「我們稱之為『逃命航班』。那個時候,雖然可能有點誇張,但是為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我打破了應該嚴格處理的航運規程。」

我被這番話震驚了。違反與航運有關規則的行為是絕對不應該發生的,何況是航運管理者本人……我想這也是他打算 "帶進墳墓 "的原因。我已經感覺不到酒的味道了。

作為一名記者,我想我必須寫出我所聽到的東西。 但是,如果我請求他讓我寫,他會接受嗎? 也許他會說那只是個「酒後笑話」。 這的確是一個我不知道如何處理、如何寫的故事。

於是,隨後的我依然忙來忙去,但也無法向辦公室報道這件事情,只能記在心裏。

他為什麼做「舉報人」

一年後,關於那晚的「故事」,已經漸漸淡出了記憶。

我突然又收到他關於機場安全的「內部告密」。

2010年2月,智利發生了巨大地震。

這時,與智利隔着太平洋的宮城縣海岸發出了重大海嘯警報。 在內陸一公里左右的仙台機場出現了問題。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負責管理控制塔的國土交通省判斷,海嘯沒有造成洪水的危險,並允許抵達的飛機降落。

然而另一方面,在地面上負責飛機的引導和行李的取放等業務的全日空,考慮到機場海拔和海嘯的高度,卻讓全體工作人員都避難了。

結果,一架從台灣起飛的長榮航空客機在大海嘯預警中滯留停機坪近半小時,降落後無法卸客。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政府與仙台機場相關航空公司之間缺乏溝通。 如果海嘯到達那裏,必將是一場災難。

當時,他說:「我們來次採訪吧。「雖然他是現任的航空公司管理層,但他還是用自己的名字,為自己目睹的問題進行了作證。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以此消息為契機,國土交通省仙台機場事務所於5月26日召開了對策會議。從各航空公司到機場內的商店,還有派出所,所有相關人員都參加了,決定了防止再次發生的對策,包括建立信息共享的通信網絡。

我們對參加了會議的他,再次進行了採訪,他回答說:"我覺得我們從這個事件中吸取了教訓,能夠為建立一個信息緊密溝通、統一決策的制度奠定基礎。

我很擔心他如此勇敢的指責,但似乎事情已經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

幸運的是,海嘯沒有襲擊機場。的確,海嘯如果真要涌到距離海岸一公里的仙台機場,需要一場非常大的地震。不知道我們會不會看到這樣噩夢般的一幕。

然而,第二年,這個 "噩夢 "卻以311東日本大地震的形式成為現實。

2011年3月11日

那天,我在東京。 前年7月,我已從仙台調到政治部。

東京也發生了大地震。 在電視上,我看到了熟悉的仙台平原被海嘯吞噬的場景。

第二天下午,我總算進入了仙台電視台,傍晚接到了一個電話。顯示的是札幌市外局號「011」開始的號碼。為什麼,這個時候從札幌來?

接電話的時候,聽到了男性的聲音。札幌的AIR DO總公司打來了電話。

「這是我們仙台機場所長赤木給您的留言。」

我一邊聽故事,一邊在記事本上速寫。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仙台機場有1300人。毛毯不夠。毛毯現在只有200人份。冷。還需要1100人份的毛毯。」

當我向上司匯報時,他說:」馬上寫下來!「並受命寫了一篇稿子。

當時,關於同樣的困境,有大量的信息陸續發出,所以我不知道這些信息是如何發出的,是否有用。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後來聽說,仙台機場AIR DO公司通過相關人員向札幌的總公司報告了機場的情況。那個時候,赤木說「請告訴NHK的渡邊記者」,發送了毛毯不足的信息。所以札幌的總公司給我留了言。

赤木與在仙台機場工作的人很熟,他不斷鼓勵留守人員說:「一定有人知道我們這裏的情況。」

「當時只有廣播是情報源。因此,當NHK播報仙台機場遺留人員的情況時,人們歡聲四起。我當時明白,這樣就沒問題了。」

後來他這樣說道。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在那之後,他在受災的仙台機場,為了恢復航行而努力。隨後第二年便正式退休了。

一直致力於公眾安全的他,甚至預見到了海嘯的可能性。

他過去到底在中國做了什麼?

在外交文件中復活的【天安門事件】

到去年年底,距那次酒後故事就已經過去11年了。

每年年底,日本外交部都會公開30年前被解除機密指定的外交文件。

從文書中找到所謂的「報道素材」,也是外交部負責記者的一種傳統。對過去外交史有很大興趣的我來說,這是期待已久的採訪之一。

這次公開的文件中包含了1989年6月4日在中國北京發生的天安門事件的記錄。共有一萬多頁。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天安門事件

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武力鎮壓要求民主化的學生和公民,造成大量傷亡。 包括當地商人和留學生在內的日本國民被迫撤離回日本。

日本駐北京大使館準備的一分外交文件中,有當時保護日本國民的細節。 事發後5天內,他們共開行公交車105次,將約1500名當地日本居民疏散到酒店和機場。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從這位負責保護日本人的外交官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現場的氣氛。 6月13日,也就是事發後10天左右,他寫下了以下內容。

「軍隊活動頻繁,市內道路在各地都被阻斷,交通極為困難。每輛巴士上均有一名以上的使館成員同行,來回數處,每到一處都要接幾人到幾十人。「

」當把這些使館工作人員送上掛着太陽旗的巴士,前往大學等地進行救援時,感覺就像把他們送到戰場上一樣,我不禁祈禱他們能平安完成任務,平安回家。「

記錄了」臨時航班「的文件

外交文件上寫着,天安門事件後的3天內,約3500名在留日本人通過「臨時航班」,緊急回國。

臨時航班嗎…那個時候,10多年前的「酒後故事」和模模糊糊地封印着的心情甦醒了。

「赤木先生所說的『逃命航班』,不就是指這個嗎?」

文件上說,駐北京的日本大使館進行了「通過外交途徑支援着陸許可」,3天內總計10次航班飛到了日本。外務省的結論是:「如果沒有日航和全日空的合作,就無法進行本國公民的避難工作。」

沒錯,讓赤木「違反規則」的肯定是這趟航班的航行。

八九六四,他從北京搶回了上千條人命

赤木,你到底做了什麼呢?

十多年過去了,但我覺得我現在可以面對了。 作為一個記者,我應該做出決定。

我決定再去看看他。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縱橫日本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5/2063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