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古人10句智慧箴言,每一句都是人生大智慧

01

修己而不責人,則免於難。

——《左傳》

譯文:自己修身而不責備別人,就能夠免於禍難。

感悟:盡心做事,用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成績來說服他人,在複雜的社會鬥爭中,不失為一種緩和矛盾,自勉自救的方法。反之,如果怨天尤人,則不僅於事無補,反而給自己樹立敵人,更易招致禍患,加速滅亡。

02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吳均《與朱元思書》

譯文:沒有一絲風,煙霧也都消散乾淨,天空和群山是一樣的顏色。我乘着小舟隨着江流飄蕩,任憑它按照自己的意願,時而向東,時而向西。

感悟:林清玄曾說,「心美的人,看花,花是美的。心美的人,看雲、看月、看星辰,看人世間的一切都能領悟出智慧」。願我們都能在這喧囂的世間,永葆一顆乾淨美好的心靈。

03

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

——〔魏晉〕佚名《古詩》

譯文:瓜雖甜,但蒂卻是苦的;棗雖好吃,棗樹上卻有刺兒。

感悟:想要獲取最美好的果實,就要做好披荊斬棘的準備。想要最好的,就必須付出最大的努力。

04

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極天。

——《孔子家語》

譯文:水只有善待包容小流,才能變成大海;山不自詡其高,反而可與天比齊。

感悟:飽谷總彎腰,智者常溫和。做人做事,不妨把姿態放低一些,不顯擺,不張揚。低調做人,往往更容易贏得人緣和掌聲。

05

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世說新語》

譯文:自己經歷着激烈的思想鬥爭,思緒了很久,但最後還是相信自己的選擇。

感悟:楊絳先生曾說:「我們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塵世喧囂,人心浮躁,藉以激勵自己,聽從本心,無問西東。

06

太山之高,背而弗見;

秋毫之末,視之可察。

——《淮南子》

譯文:高大的泰山,如果背對也會看不見;細毛的末端,如果仔細去看也能看清。

感悟:人做事,第一要看準方向,路子要對;第二要踏實去做,盡心盡力。認真,用心,是做好事情的不二法門。

07

古之君子,居無友,

則友雲山,行無友,則友松竹。

——《小窗幽記》

譯文:心境淡盪之士,青山白云為摯友,蒼松翠竹作知音,雖無人為伴,亦不覺空虛寂寞。

感悟:君子擇善而居,境隨心轉則悅。無論現實有多浮躁,以松竹雲山為友,從喧囂中回歸寧靜,享受一個人的清歡,世間萬物都將變得美好起來。

08

人有逆天之時,天無絕人之路。

——《醒世恆言》

譯文:人即便做了錯事,有違天道,但上天不會斷絕人的活路。

感悟:曾聽過這樣一段話,「那些從沒體味過人生一絲甜的人,早就在風霜雨雪的打磨中,變得不再相信了。不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好人。不相信通過努力日子可以變好.....因為他們不信了,於是便再也爬不起來了。」遇到困難,請相信,窮則變,變則通,天無絕人之路。唯有相信,我們才有挑戰命運的勇氣。

09

患人知進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

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三國志》

譯文:擔心的是人們知道前進卻不知道後退,知道索取卻不知道滿足,所以才會有受困窘侮辱的過錯,才會有產生悔恨的過失。

感悟:人為什麼總是有那麼多的煩惱?大概是想要的東西太多,計較的事情太多。欲望是溝壑,永遠填不滿,這就會讓人心煩焦慮,懂得知足才是幸福的。人生不易,知足常樂,知足免災。

10

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

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莫便放手。

——《菜根譚·概論》

譯文:恩寵和優待往往是產生禍患的源頭,所以在春風得意的時候,要及早地懸崖勒馬;失敗和挫折則反而有助於我們取得成功,所以在不順心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放棄追求!

感悟: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在得意的時候不要忘形,要更謹慎,戒驕戒躁,要懂得見好就收;當我們遇挫折時要告誡自己,不要輕易放手,不要灰心氣餒,須知「失敗乃成功之母」。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大道知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28/2060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