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薄發是大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成語,但是你是否真正理解它的真實含義呢?正像茴香豆有四種寫法一樣,厚積薄發也可以有下面四種解讀方式,但是哪種理解更接近真相呢?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第一種解讀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語出宋代蘇軾《雜說.送張琥》,是有名的勵志格言,在今天通俗的說這句話意思是:通過廣泛閱讀,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記住;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可以很自如恰當地選擇運用。這裏的「薄」是「厚之至變至化」,如同「金之至精,煉之至熟,刃之至神」,這種「薄」,乃是深厚經驗經過至精至純的提煉而形成的一種「尖銳」和「深透」,實在是精闢之至。這個「薄」和我們常說的「把書從薄讀到厚,再從厚讀到薄」中後面那個薄意思相近,書從薄讀到厚是演繹的過程,從書中作者提出的觀點出發做一些推理和擴展,並和自己的經歷相結合拓展知識的應用範圍,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這個過程內容越擴越多,到達一定程度就能掌握知識的本質,反過來就進入從厚到薄的階段,也就是歸納階段,將我們所學所思融匯貫通,不斷歸納總結,最後就可以用幾句話來表達,這就掌握了知識的本質,也就是獲得了「薄」。比如我們學數學的過程,經常是從一條公理出發,不斷推導演繹,就變得非常複雜,從裏面可以出無情無盡的試題讓我們做到吐,但是就是有些學霸絲毫不被這些千變萬化的試題難倒,他們就是掌握了「薄」,從而以不變應萬變,輕鬆自如。
第二種解讀
「厚積」指大量地、充分地積蓄,「薄發」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積蓄,慢慢放出。
第三種解讀
蓄積豐厚知識技能而不急於表現,要看重積累,不要看重表現,這裏的厚和薄與厚此薄彼中的厚和薄是一個意思。厚是重視,薄是輕視,就像我們去銀行辦業務,vip窗口很多,人很少,銀行對vip客戶很「厚」,普通用戶的體量很大,但是窗口很少,每次都要排很長的對,銀行對我們普通用戶就很「薄」。
第四種解讀
要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此處薄是臨近、馬上的意思,和日薄西山中的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