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英語學習 > 正文

這樣練英語聽力,才能讓你耳朵越磨越靈

之前跟大家簡單聊了一些精聽和泛聽的內容,今天我們繼續談談聽力學習的提高。相比於閱讀,聽力是很多人並不重視的一個環節,尤其是沒有考試需求的人。你可能會覺得我又不需要接觸老外,只要能讀懂英文文章就可以了。但我還是想要談談聽力好,價值在哪?有些好處,只有在你獲得提高之後才能切身體會到。

首先,多聽可以幫助你正確的發音,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如果你很少聽,只會讀,那麼很難想像你能發出很準確的口音,聽得越多,你的發音,就會潛移默化越來越準確,可以說,一定的聽力輸入是練好口語的必經之路。要不然,當自己真想說的時候,很可能變成下面的情況:

02:02

聽和讀是分不開的,你所讀到的通過聽可以得到鞏固,而你所聽的通過讀也可以加以確認,如此的反覆,你對對於單詞及短語的用法等都會越來越熟悉,慢慢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這也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通過泛聽和泛讀對語言進行語境強化的意義所在。

如果你的聽力很棒,那麼你在看國外電影和電視劇時,就不需要藉助任何字幕的幫助了,這會讓你看劇的過程變得更加輕鬆,更加愉悅。另外由於字幕本身是對原文的翻譯,屬於一種二次加工,會一定程度上削弱你原汁原味體驗原著的樂趣。

聽力好也可以讓你更好的去利用碎片化時間,想像你在地鐵上,每天從家裏到公司,可能要近一個小時,每天的地鐵都很擁擠,而你又不想浪費這來回兩個小時的時間,不想把這些時間花在無聊的娛樂上,你想利用它學點英語,那這個時候,聽顯然要比讀更好,因為在那麼擁擠的地鐵裏面你低着頭看着手機屏幕都會感覺很累,選擇聽就能輕鬆很多。晚上的時間也是這樣的,你感覺已經累了一天,眼睛很疲勞了,但是又不想馬上睡覺,這個時候選擇聽比讀更舒適。我自己通過利用這些碎片時間,平時泛聽下來的書也有好幾百本了。

我們在聽書的時候呢,可以通過播放軟件調節速度,如果你的聽力很好,就可以用1.5倍甚至2倍的速度去聽一些書,這樣你吸收信息的效率就會比那些聽力稍差的人高出很多。當然你可以說這可能還是沒有我讀起來快吧,但你總不可能一直想閱讀的吧,眼睛總要休息休息。所以聽力很好的情況下,當你無法讀或者疲憊時就可以選擇用聽來獲取信息了。

說了那麼多聽力的好處,那我們應該如何訓練聽力水平呢?之前寫過的文章中講到提升聽力常用的兩種方法,泛聽和精聽。今天繼續拓展,講得更細一點,談談如何結合這兩種方法提升聽力水平。

先說說泛聽。所謂泛聽就是聽的範圍要廣,要以自己現有的水平和興趣為基礎,喜歡聽什麼就聽什麼,聽的時候不要追求聽懂每一個句子或單詞,只要抓住文中的主旨和關鍵詞,聽到不懂的單詞,可以根據上下文去猜測意思,聽不懂也沒有關係,瞟一眼字幕腦海里留個大概印象,或者動動手截下有時間軸的圖保存好以後看,然後跳過去就行了。

泛聽是一個比較長期的積累過程,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喜歡看老友記,前前後後看了有4遍之多,從第1遍開始就沒怎麼看字幕,如果遇到聽不懂的地方就直接略過去,不會去回看。當我看到第4遍的,已經可以不藉助任何幫助,聽懂所有的內容了。

這裏經歷了什麼過程呢?首先,看的時候雖然沒有壓力,但要跟上情節,必須靠一點【連蒙帶猜】的本事。不要小看這項技能,其實它幫助你養成了依賴語境而非純粹查閱中文來獲取意思的習慣,無形當中鍛煉自己對上下文綜合考慮和場景遷移的能力。時間久了,你在看或者聽其他內容的時候,突然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想起來了,上次在...也碰到過這個單詞(短語),這樣泛聽的目的之一就達到了。

其次,國外母語正常交流用到4000詞彙的樣子就可以了,泛聽的過程中就是去強化這些高頻詞彙在耳中的出現的次數,讓大腦反應這些詞彙時的速度越來越快。很多人其實早就達到4000詞甚至以上的詞彙儲備,但一開口就無法流利表達自己的想法,聽的時候也無法完全清晰辨認出來,出現詞和詞相互打架的現象很多,這些通常是對於詞彙反應速度不迅速造成的。

回到老友記的例子上,我不是一下子看完4遍的,中間會穿插很多其他的內容,每次腦海出現熟悉但不能精準辨認出來的單詞,就會記下來,反覆這樣操作幾次以後,不熟悉的詞會越來越少。那你會問,你怎麼知道會再次碰到相同的詞和短語呢?國外有一個專門統計詞頻的網站叫COCA(http://corpus.byu.edu/coca/),它會告訴你某個單詞或短語用了多少次,在哪些場景下會被使用等等,高頻與否一目了然,並且提供文檔下載。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

假如你想在聽力上有更多進步,一定程度的精聽也是必要的。精聽可以去從兩個角度去思考。第一,非常【精細】地去聽每一個單詞,每一個短語,也是我們通常意義上對它的理解。這個時候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單詞的讀音和自己腦中自以為的讀音是否一致:有很多單詞可能你看到就能想起來,但是聽的時候反應不過來。

這種精聽長時間堅持下去,就會幫你去鞏固好音和形之間的聯繫,打下紮實基礎,就像郭靖練十年扎馬步,最後內力深厚。如果打算這樣練的話,可以藉助一個很好的聽力工具Aboboo(具體功能如下)來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第一,單詞本身的發音和拼寫。我們可以藉助aboboo里的【摳詞聽寫】功能,它能幫助你檢測到那個單詞沒有精確聽到,並且可以選擇收藏到自己的生詞本里,便於以後複習。

第二,單詞和單詞之間的一些語音現象沒有完全熟悉。比如連讀,弱讀,吞音,爆破等。現在有很多好的語音教程,如果要練英音,可以用【劍橋國際英語語音教程】,對任何階段的學習者都有幫助;如果選擇美音,可以用【AAT(American Accent Training)】,有很詳實的訓練指導,關鍵是這本書會解釋給大家各種語音現象後面的原理以及目的,告訴你為什麼要連讀,弱讀,或者爆破等。這樣用語音教材配合着聽力練習,一到兩個月能把所有的語音現象熟悉並且辨認出來。同樣,練的時候可以藉助Aboboo里的【單句聽寫】功能,來達到聽短語和整個句子的目的,把沒有完整聽出來的句子加入自己的句庫,隔斷時間再來回聽。

第三,聽到不同口音會不適應。這點其實並不用特別擔心,當你聽力能力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關注的是內容而非說的形式。當然,語音純正,聽上去舒服是毋庸置疑的。但練的時候最好用地道的口音。

當你知道這些問題,並且用以上面的方式刻苦練習一段時間後,滿懷信心去自由暢聽,本以為所向披靡,卻發現還有很多內容不能全部領悟,找原因的時候,可以發現大致有這幾種情況:一是材料太難了,有很多單詞不認識,這種情況說明你需要降低難度。第二種情況是你能聽懂句子當中絕大部分的單詞,卻聽不懂整句句子是什麼意思。第三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單個句子聽沒問題,但是連貫起來卻不知所云。後兩種情況在解決的時候,就要考慮從下面的精聽方法入手了。

這種精聽是【結構性精聽】。和上面的方式相比,就是樹和森林的關係。這時精聽就理解成【聚精會神】地帶着問題去聽。那有什麼樣的問題你需要去關注呢?一般而言,首先你要知道聽的主題是什麼或者是話題。接下來,子話題之間是如何切換的?另外,有哪一些關鍵詞或者說信號詞能夠提示你下面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的。還有,在解釋一個比較抽象的單詞或者概念的時候,文中一般用什麼樣的方法?最後,舉例的目的通常有哪些?所以我們如果用一張表格來去表示的話,左邊關注的是比較宏觀的問題,右邊的是比較細節的問題。

這張表格並不完整,需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去自己慢慢補充。有一個很好的幫助大家以這種方式訓練聽力的網站(http://www.uefap.net),推薦給大家,基本上羅列了所有可能遇見的關鍵提示詞以及背後的邏輯,有音頻,文本,解釋等,一應俱全:

這樣做的好處是你停下來了以後,整體的文章能夠看着自己的記錄筆記能基本能複述出來。那說不出來的東西呢,再去檢查或者找到原因。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找到了某一個單詞或者短語沒能聽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去記這個單詞或者短語,就會更加有效果,因為你是藉助了整體的語境來幫助你記憶,而不是像【精細聽力】那樣一個字一個字去聽,往往孤立了上下文之間的聯繫。從效果來講呢,這種聽力練習能從本質上協助你邏輯思考。我們來舉個例子,從上面的方法入手,記下來的筆記大致是這樣的(快速筆記的時候不要關注字體,自己能看清即可):

04:09

這樣精聽下來,就能成功解答以下幾個問題:

1.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麼?

2.是什麼因素導致這種鳥飛那麼遠覓食?

3.為什麼雛鳥能堅持這麼久不進食?

4.關於這類鳥的方向感,有哪些解釋?

5.為什麼提到替他鳥類?

如果有些問題沒有辦法馬上回答出來,按照上面表格種的引導,回顧一下到底在哪方面出現的疏漏,訓練一段時間後,再去聽類似的內容,就好像自己換了一副耳朵一樣。

這種方式適用於聽相對比較學術的內容,那遇到偏向於人文性的內容呢?這時需要關注的更多是一個個畫面,用【概念圖】來聽會更加有效果。什麼是概念圖?它區分於一般思維導圖的地方是,節點和節點之間會用有邏輯含義的詞彙標註出來(標色部分),比如聽下面一段內容時,我們可以整理出這樣的畫面。

01:25

以這樣地方式聽完整這種題材的書,不僅在聽力上有精進,對於寫作也很有幫助(這個以後再討論吧)。總而言之,在【結構精聽】的時候,我們都是帶着問題去聽,而非簡單地滿足於聽懂詞彙,這種練習可以說最能從質上提升聽力能力。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教英語的Kate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404/203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