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蘇軾筆下的6首冬日詩詞,道盡人生百味,說透苦樂喜悲

作者:

惆悵東欄一株雪,

人生看得幾清明。

元豐四年臘月,這是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二個冬天。

這天,城裏下了場大雪,人們都躲在屋內避寒,蘇軾卻迫不及待地往屋外走去。

他來到乾明寺,遊覽了冬日美景,並寫下一首詩:

未許牛羊傷至潔,且看鴉鵲弄新晴。

更須攜被留僧榻,待聽催檐瀉竹聲。

——《雪後到乾明寺遂宿》節選

他看到雪中鴉雀飛舞,聆聽着屋檐和竹間雪融的聲音,甚至還想要攜着被褥留宿於此。

原本淒冷蕭瑟的寒冬,在他看來,卻藏着最值得欣賞的風景。

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蘇軾一生都在漂泊輾轉,飽嘗酸甜苦辣,歷經悲歡離合。

但無論遭遇什麼,他都能保持清醒、豁達,在最低的境遇里,活出最高的境界。

今天,給大家分享蘇軾的6首冬日詩詞,幫你感悟人生,更好地修行自己。

1

關於孤獨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宋代蘇軾(節目),罐子姐姐-來讀詩

公元1082年冬天,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

有一天晚上,外面淒清寒冷,萬籟俱靜,一彎新月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

別人都早已進入夢鄉,唯有蘇軾輾轉難眠,還在獨自漫步。

這時,他一抬頭,正好看到一隻大雁在林間不斷穿梭,千迴百轉仍不願棲息。

這不由得讓蘇軾想到了自己。

這隻孤雁飛來飛去,寧願落在寒冷的沙洲,也不願意隨便揀一根樹枝來棲息。

而他,因不願迎合官場的污濁,而被小人陷害至此。

他也願和這隻失群的大雁一樣,獨來獨往,甘願忍受這淒寒之苦。

那縹緲若仙的孤鴻影,正是蘇軾孤高寂寞的心。

他寧可幽居在偏僻荒涼的黃州,也不願隨波逐流,去做違背內心原則的事情。

作家馬德說,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孤獨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

逼自己合群,只能在不斷的迎合中迷失自我;選擇孤獨,不怕被排斥,你才能真正做回自己。

寧可抱憾,也不將就;寧可孤獨,也被違心。

當你熬過了一切精神上的困苦,你的生命才會在孤獨中變得豐盈飽滿。

2

關於失意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風味應無價。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乍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蝶戀花·密州上元》

蝶戀花·密州上元190219——宋·蘇軾(節目),陳琅讀詩-經典宋詞|詩歌散文

公元1075年的元宵節,蘇軾是在密州山城度過的。

那一晚明月如霜,他看到人們沿街擊鼓吹簫而行,前往農桑社祭祀土地神。

四下燈火清冷,到處都是露水,陰暗昏沉的烏雲籠罩着大地。

眼前的景色,恰如他此刻惆悵迷惘的心情。

就是在這一年,朝堂上變法派與保守派紛爭不斷,雙方相互傾軋。

蘇軾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排擠與打壓。

無奈之下,他只好請求調離京城,先是任杭州通判,後來又轉任密州知州。

自請外放雖避免了政治上的鬥爭,但也失去了左右政局的能力,和施展抱負的機會。

仕途的不順,接連的輾轉,讓蘇軾的內心非常失落,一時間難以走出來。

在這上元之夜,他隨意閒行,聽到簫鼓之聲,走去一看,原來是村民正舉行社祭,祈求豐年。

蘇軾久久沒有離去,郊外彤雲四垂,陰霾欲雪,他看着這群虔誠祈禱的村民,心中又重新生起了新的希望。

楊絳先生說,在這物慾橫流的人間,做人實在是夠苦。

在塵世間,每個人都有鬱郁不得志的時候,也難免會從高峰跌落谷底。

但即便在最難熬的時刻,也不要輕易放棄。

永遠記住,苦難可以壓垮一個人,卻壓不垮一顆強大的內心。

再不如意的境地,也要咬咬牙、挺過去。

只要你肯救贖自己,終能跨越低谷,走出人生的山重水複,行至柳暗花明。

3

關於離別

冬夜夜寒冰合井,畫堂明月侵幃。青缸明滅照悲啼。

青缸挑欲盡,粉淚裛還垂。

未盡一尊先掩淚,歌聲半帶清悲。情聲兩盡莫相違。

欲知腸斷處,樑上暗塵飛。

——《臨江仙》

0073臨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蘇軾蘇東坡)+阿爾法腦波胎教音樂(節目),晨蒙先生-國學經典-全宋詞三百首300首

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

當時小人們正對蘇軾窮追猛打,就連不少親友,也對他避之唯恐不及。

而黃州太守徐君猷,本負有為朝廷監視蘇軾的任務,但他卻從不落井下石。

相反,對危難中的蘇軾,他百般關照,屢屢施以援手。

那幾年,兩人也結下了深厚情誼,成為至交。

元豐四年,徐君猷接到新的任令,即將調離黃州。

臨行前一夜,蘇軾為徐君猷設宴餞行,並揮筆寫下這首詩。

明亮的月光照進房間,青色的燈火明暗地閃爍着。

席間歌女的那夾雜着嗚咽的聲音,淒涼悲切,震得屋樑上的灰塵飛揚。

大醉一場後,徐君猷辭別蘇軾,啟程離去,沒多久便因病去世。

蘇軾得知消息,悲痛欲絕,沒想到這一別竟是永遠。

《次第花開》中寫道,我們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和分離的過程。

這世界人來人往,相遇和別離,每一天都在上演。

再知心的知己,再不舍的朋友,總會在某天與我們一一走散。

聚散離合終有時,歷來煙雨不留人。

珍惜所有遇見,笑對所有離別,是對待一段關係最大的清醒。

4

關於思念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

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

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

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宋代蘇軾(節目),罐子姐姐-來讀詩

公元1071年,蘇軾被任命為兩浙轉運使,往常州潤州一帶賑濟災民。

此次出差,長達半年之久。

這年冬末春初,他想起留在杭州的妻子王閏之,做了這首詞。

王閏之與蘇軾共同生活了25年,期間正是蘇軾人生起伏最大的時期。

儘管王閏之沒有出眾的才華,但她溫順賢惠,把蘇軾照顧得很好。

在蘇軾人生最低谷時,也是她不離不棄,一直陪伴左右。

幾十年來,兩人相互扶持,即便偶爾分隔兩地,也會心系對方,彼此牽掛。

在這首詞中,蘇軾回憶起妻子去年送他時,餘杭城外,雪花像楊花一樣飛舞。

而現在,潤州這裏楊花似雪,半年過去了,自己卻仍歸家無期。

字裏行間,全是思念之情。

周國平說,惦記一個人並被人惦記着,心裏便有了着落。

無愛者自由,但有愛者才能安定。

正是對家人的那份思念,讓我們對生活保持着一份炙熱的願望,願意將日子慢慢過下去。

學會愛惜和呵護身邊的人,珍惜有他們的每一天。

人世艱難,有這些溫暖妥貼的人,才能支撐我們渡過生命中的溝溝坎坎。

5

關於希望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贈劉景文》

贈劉景文宋代蘇軾(節目),罐子姐姐-來讀詩

公元1090年初冬,蘇軾五十四歲,任杭州太守。

在那裏,他交到了一個「老」朋友,年近六十的劉景文。

劉景文是世家子弟,卻宦途坎坷,一直未獲任命。

蘇軾知道劉景文的才華,知道他懷才不遇的苦悶。

於是他一邊上表舉薦劉景文出仕,一邊寫詩安撫這位老友的情緒,不斷鼓勵他。

秋末初冬的時節,荷塘翠減紅衰,菊花半殘。

但在萬物凋敝時,那菊花卻還在傲霜鬥寒,橙子也正金黃,一派生機勃勃。

儘管已是初冬,但這也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光景。

正和走向暮年的劉景文一樣,身體衰弱,但經過挫折和滄桑,也擁有了更豐富的閱歷和思想。

只要不放棄希望,仍是大有可為。

《肖申克的救贖》裏說:

「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在人生的難關面前,只要心懷希望,人生就有轉機。

如果此刻,你也正遭受挫敗,請心懷微光,默默蓄力。

要堅信,那些你咬牙熬過去的寒冷歲月,終將帶你走向溫暖和煦的春日。

6

關於心態

瘴霧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風生體疥。

朝來縮頸似寒鴉,焰火生薪聊一快。

紅波翻屋春風起,先生默坐春風裏。

浮空眼纈散雲霞,無數心花發桃李。

翛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獨覺》

公元1097年,蘇軾被貶嶺南已經有三個年頭了。

嶺南多瘴氣,又未曾開化,環境惡劣,自古以來都是貶官的絕地。

很多人到嶺南之前,都要給自己準備好棺木。

蘇軾卻坦然接受,他在那裏製藥、掘井、耕種、抄書,活得有滋有味。

這年冬天,他寫下了這首詩,表示自己完全習慣了此地的氣候。

他幽默地說,若是颳起北風,我還擔心身上會長疥瘡呢。

在這寒冷時候,他在屋裏點起了柴火。

滿屋火光閃閃,人就像坐在春風之中。看火星亂飛,如同空中的絢麗雲霞。

蘇軾內心充滿愉悅,恰如漫山桃李花開。

當時蘇軾貶居海外,北歸無期,正處在人生的絕境。

可即便命運不公,苦難不斷,他總能一路高歌,悠然前行,過得瀟灑恣意。

作家賈平凹說,真正的從容不是躲避喧囂與紛爭,而是平靜地對待生活。

人生在世,所謂物隨心轉,境由心生。

面對生命的起落,順遂也好,坎坷也罷,都不妨坦然以待。

保持淡定,守住豁達的心境,你自然就不懼任何風雨。

公元1077年冬,在去徐州赴任途中,蘇軾寫了首《東欄梨花》,裏面說: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我心緒惆悵,恰如欄邊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將這紛雜的人生,看得透徹清明。

正是這種清醒,讓他超脫世俗的困頓,並以自己的智慧指引後人。

讀懂蘇軾這6首冬日詩詞,心懷希望,平和篤定地走下去,挨過這漫長的冬夜,你終能尋到溫暖春光。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20/1993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