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收到讀者諮詢,孩子小時候跟自己挺親的,怎麼越長大越叛逆,說的話不聽,而且也不願意跟父母多說?
所以到底要怎麼跟孩子說話,他才願意聽?要怎麼傾聽,孩子才願意說?
這確實是絕大多數家長都會面臨的問題,而且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才能慢慢解決的問題。
今天,我匯總了一些與孩子溝通的常見場景,希望給你們一些啟發。
尊重孩子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說,「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
龍應台的小兒子每次去超市就變得畏畏縮縮,龍應台常常疑惑。直到有一天,她在商場中蹲下來幫孩子繫鞋帶時,才發現商場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世界。
商品都放在更高的架子上,到處都是走來走去的腿,根本看不到人的面孔,人們大聲交談,尖銳刺耳,整個世界無比冷漠。
從那之後,龍應台如果帶孩子去超市,一定會把孩子抱起來。
視角不同,世界不同。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以平等的態度和眼光,去看他們的世界,自然就多了理解和尊重。
不敷衍孩子
「我忙着呢,一會再說。」「別問我,去問你媽/爸。」
當孩子想問你問題或者想要你陪伴時,你總是用「忙」來打發孩子。可如果你總是這敷衍,孩子漸漸就真的不會來「打擾」你了,你也就真的「清閒」了,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
教育學博士陳美齡曾分享過她的經驗:
「孩子問我問題的時候,我絕對不會說你等一下。可是有些時候我在炒菜,他會走來問我:媽媽,天為什麼會是藍色的?這個時候,我根本答不上來,但我會把火關掉,對他說:你問得真好,等下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
即使再忙,希望我們也能停下來,認真地對待孩子的每一個問題。
尊重孩子的努力
當孩子想要嘗試幫我們做一些事情或家務,但沒有成功時,我們不要否定或替孩子動手。
「你別在這幫倒忙了,還是我來吧,你趕緊上一邊去。」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分子,需要為這個家出一份力。我們要做的是看到孩子的努力,承認他做的事情有一定難度,並耐心的教給孩子幫助你的方式,這會給到孩子敢於嘗試的勇氣。
「媽媽很開心你來幫忙,你可以這樣做……」
如果成功了,孩子會為自己感到自豪,因為成功了一件父母都感覺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沒成功,孩子也不會覺得自己沒用,因為事情本就不容易,下次還可以再努力嘗試。
不輕易評判孩子的對錯
很多家長容易忽略這一點。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這決定着孩子對你的信任,關乎着事情的順利解決。
我看過一個故事,媽媽喊4歲的女兒去拿蘋果,可女兒半天沒回來。媽媽疑惑地過去看,卻發現孩子在啃蘋果,而桌上的每一個蘋果,都有一個牙印。
媽媽生氣地打了孩子,孩子大哭。當媽媽冷靜下來問她為什麼這麼做的時候,女兒卻說:「我想嘗一嘗哪個更甜,把最甜的那個給媽媽。」媽媽瞬間悔恨不已。
孩子自己做的事情,不妨先聽聽她的想法,說說事情的經過,我們再來判斷孩子的對錯。
「發生什麼事情了?」「你能告訴我這樣做的理由嗎?」
合理引導
先催更容易的事
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跟我們不一樣,他們做什麼都比我們慢,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有限。
「你怎麼還沒收拾好,上學要遲到了!」你越催,孩子越慢。
不如從孩子更容易做、也更感興趣做的事情入手,用詢問代替命令,激發孩子的主動性,孩子會更願意配合。
「你看看,今天準備穿哪雙鞋子出門。」
說出孩子感受
在與孩子溝通時,我們要學會像「鏡子」一樣,把孩子的話和情緒「反映」回去。
比如我們帶孩子去打針時,孩子總是大哭:「我不要打針!」而我們常說:「你是男子漢,要勇敢。」這樣並不會減少孩子的焦慮心情。
不如試着說:「你哭是因為你覺得,打針很疼是嗎?媽媽知道你很害怕,等會打針的時候媽媽抱着你,捂住你的眼睛好嗎?」
孩子知道,我們理解他的心情時,情緒就會慢慢安撫了下來,不再像之前那麼激動了。
別急着給孩子答案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每當我們告訴孩子一個答案,都剝奪了孩子一次學習的機會。」一個好問題甚至勝過一個好答案。
有一次我們去河邊玩,孩子問我:「媽媽那有一顆大樹倒了,為什麼大樹會倒呢?」爸爸剛要告訴他,我連忙制止問:「你覺得是為什麼呢?」
孩子想了想說:「可能是風把它吹倒了?還是它生病了?也有可能是它想睡覺了吧!」我肯定地鼓勵他:「你能想出這麼多原因,非常好,我覺得有可能是生病了,大樹為什麼會生病呢?生病了該怎麼辦?」
提問也是鍛煉思維的一種重要方式,在一問一答中,孩子開學會了通過問問題,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賦予每一件物品生命
孩子喜歡把一切事物看成和人一樣有生命、有意識的東西,常常把玩具當作夥伴,與它們交流、玩耍。
「你看看你把玩具扔的滿地都是!快收起來!」當孩子實在聽不我們的話時,不妨可以試試用孩子的語言去打動他。
「都這麼晚了,小熊和它的朋友們還沒有回家,是不是迷路了啊,它們的媽媽一定很擔心,你能不能幫幫它們啊?」
轉說教思維為故事思維,為孩子的行為創設一個情景,孩子是不是就喜歡得多了呢。
表揚具體細節
夸孩子要夸到點子上,「你太棒了」「你真聰明」用這樣的詞來表揚孩子時,孩子會認為自己成功的原因是因為聰明,而不是努力。
因此表揚孩子一定要表揚具體細節,越具體越好。
「儘管很難,但你一直都沒有放棄。」「你這個問題非常好,說明你認真思考了。」
協商合作
和孩子做個約定
超市中常見到孩子在地上大哭,非要買玩具,父母只能大喊:「不行!」,要不只能息事寧人的買下。
不如每次出門前,都提前和孩子約定好:「這次去超市不能亂拿東西,零食只能挑選1件。」
提前約定好規則,再引導孩子去執行,會比直接要求孩子執行更有效果。
給予孩子替代方案
孩子有時不是故意犯錯的,只是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你怎麼又在牆上畫畫!跟你說多少遍了不可以!」
與其在孩子犯錯時生氣大喊,不如給他一個替代方案,教給他什麼才是對的。
「牆不是用來畫畫的,紙才是。」
父母學會偶爾示弱
很多父母認為,在親子關係中自己要是「權威」的,總要去「管着」孩子,即使生病了,也不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調皮就會吼孩子「讓你吵得頭要炸了!」
其實孩子也很關心你,不妨試試偶爾「示弱」,以平等的姿態去告訴孩子:「今天我有點難受,你能讓我安靜地休息一下嗎?」
解決問題
用直接描述問題代替責備
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往往控制不住情緒,去指責孩子。「都說了多少遍了,進門要把鞋子擺放整齊,你怎麼就是聽不見!」
如果我們只描述問題,孩子就會把精力集中在解決問題本身上。「鞋子沒擺整齊。」
一味的指責反而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不如將問題簡單化,畢竟我們的目的是解決問題。
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教育家盧梭在《愛彌爾》中反覆提到:「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
當你對孩子說空、大的道理時:「你能不能別用你的玩具槍指着人,這很沒禮貌!」
不如落到實處說:「媽媽希望你不要用槍指着人,因為它發出聲音時,我總會嚇一跳。」
多說說自己的感受,為規則賦予感情,不僅增強孩子的同理心,也讓自己的話變得有效。
用遊戲替代說教
孩子都是在遊戲中成長的,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不愛吃飯時不要說:「你必須把這些飯吃掉!」
試着這樣說吧:「肚子裏的火車要出發啦,快打開大門,把貨物運送進去吧!」
用擁抱代替訓斥
遇到孩子亂發脾氣,你會怎麼做呢?講道理?吼他?打他?
孫儷之前分享了自己的做法:給孩子一個擁抱。她說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情緒好時再去說。
微博一出立刻登上熱搜,獲得無數點讚。學着和孩子站在同一戰線,去了解孩子發脾氣背後的原因,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成長。
設定合理的後果替代威脅
「我數1、2、3,趕緊去寫作業,今天不寫完,就別吃飯了!」
一開始,它能讓孩子立馬乖乖聽話。但一般這種威脅大部分都是做不到的。所以,威脅是不可取的,我們可以給他設定一個可行的後果(可能發生的事)。
我們可以和孩子說清楚:「如果你一直不抓緊時間寫作業,那麼你晚上的遊戲時間就會減少。」
設定合理的後果,遠比威脅更有用。
共同成長
做一個幽默的父母
培養孩子的幽默感是美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剛剛出生才6周的嬰兒,都已經開始了他們獨特的「早期幽默式訓練」。
例如家長抱着嬰兒,故意做下墜的動作,寶寶本以為自己要掉下去,但是並沒有,寶寶臉上就會露出驚喜的笑容。營造出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今晚孩子不睡覺時,不如也試着跟孩子說:「快閉上眼睛,大恐龍要去夢中跟你捉迷藏啦!」
和孩子保持同頻
隨着孩子的成長,和父母之間的共同話題也越來越少,我們常常會說:「跟不上孩子的思想了。」
而《小歡喜》中季爸爸為了挽回和兒子的關係,逐漸摸索到了和兒子溝通的方法,那就是和孩子保持同頻。
他開始下載社交軟件、學習網絡用語;放假陪着兒子一起打籃球;去遊戲機廳體驗兒子喜歡的遊戲,了解兒子的興趣......就這樣逐漸走進了孩子的世界,和孩子成為了好朋友。
其實除了成績,孩子還有許多的事情想和你分享。也只有和孩子保持同頻,才能在孩子遇到問題時,更願意和你交流。
沒有孩子天生就不和父母交流,如果孩子越來越不愛和我們溝通,我們一定要及時找出原因。
溝通是雙向的,單向的只是發泄。我們要記住,好的親子關係,才是教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