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勉曰:「學問有餘,人資於己,以不得已而應之可也。若好為人師,則自足而不復有進矣,此人之大患也。」
學習本是為了豐富自己,但生活中總有人習慣性地持着過來人的心態,去說教指點一二。
自以為是在幫助別人,最終不是惹人厭煩,就是招來禍端。
漫漫人生,一個人最大的清醒,就是不要指點別人。
01
你的經驗,或許是自以為是
孟子有言:「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生活中許多人總以為自己經歷了很多,經驗豐富。
而且若不能把自己的經驗用來教誨別人,就覺得渾身不自在,心中頗為難受。
魯國有個的青年,頭腦極為機靈,一心想過上好日子,故外出闖蕩。
幾年後,他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將生意做的風生水起,發了一大筆財,榮歸故里。
他的鄰居是一個榆木腦袋,日子雖然過的緊巴巴,但也身體健康,家庭美滿。
年輕人看到鄰居如此貧困,每次與鄰居相逢,都會職責他不思進取,多番要求下鄰居離開了家,之後卻許久都了無音訊。
後來年輕人去城裏找他,才知道鄰居因賺不到錢壓力過大,不久便染上重疾病發身亡了。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
人之所以總是喜歡指點別人,是因為既能享受為人師的優越,又不需要為自己說出的話負責。
人與人的生活不盡相同,你信手拈來手的事,對別人來說可能舉步維艱。
「成功"最易害人。
它就如一件光鮮亮麗的衣服,再好看也很好有能適合別人穿的,就連自己再一次穿也不一定合適。
不要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那不是幫助,那是束縛。
只有拿別人的經驗來總結自己的,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02
你的認知,或許是坐井觀天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分享。
有一對年輕夫婦喜添新丁,請了親戚朋友來家裏吃飯,嘮家常時,有一個朋友當着所有人的面瞪着眼睛對女主人說:
「你們婆媳一起住了?婆媳可是天底下最難處的關係,我一年才和婆婆見上兩面。像你們這樣天天生活在一個屋檐下,豈不是要鬧翻天,你這樣會受大罪的,趕緊搬出去吧!」
可她不知道的是,婆婆搬過來幫忙的這段時間,女主人可以重回職場,下班到家也能吃到熱乎的晚飯。
甚至連家務的時間婆婆都幫她省出來,讓她有精力帶孩子。
婆媳間既沒有如朋友預判的那般針鋒相對,反而更加親密了。
《淮南子》中有一句話說:至是之是無非,至非之非無是。
很多東西其實都沒有對錯,只是它超乎了你所理解的範圍;有些人選擇的生活方式未必好,只不過那是你未曾經歷過的人生。
認知越低的人,越會對與自己不同的東西表現得難以自抑,全然不知自己坐井觀天。
這個世上從來都不止一種活法,最高級的是,就是沒有不是,不存在不正確的存在。
當你真正不再用自己的認知,對錯標準,去衡量客觀世界的時候,
你就讓自己站上了更高的維度,擁有了更加開闊得人生。
03
你的角度,或許是一葉障目
宋國有一個農民,從野外找了一根長長的竹竿想要用來打果子,正要要進城之際卻怎樣都無法將竹竿帶進城門。
他先是豎着拿竹竿,但長度比城門高;頓了頓,又將竹竿橫着拿,城門又不夠寬。
正在着急之時,來了一位經驗豐富的木匠,手上正拿着一把鋸子,見此情況,便出主意說:「不如將竹竿從中間鋸斷後再拿進城吧。」
這個小伙子聽完後,覺得十分有道理,便依計行事,將好端端的一根竹竿鋸成兩截,高高興興進城去了,可是截成兩段的竹竿太短再也不能用了。
木匠長年鋸木頭,思考問題的角度也只剩一個「鋸」字。
周易有云:「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我們雖然身處在同一個世界,看到的,卻是不同的世界。
一場大雪,對於賣炭者來說,可能是大發利市的機會;
但對於路邊乞丐,卻是收割生命的死神。
這世間的大多的傷害,並非出於故意,有時候,你好心的一句話,就可能滋生出偏見和惡意。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對他人多一些尊重,也是為自己保有一份善良。
請記住一句話:當你伸出食指指向別人時,別忘了剩下的手指,指向的是自己。
▽
以前有兩個人相約一起爬山。
其中一人到了山頂,另外一人卻停了山腰。
這時山頂的人大喊:」快看,是海。「
停在山腰的人卻道:」胡說,明明全是樹!「
層次不同,溝通着實不易。
汪曾祺對飲食有一段見解:「不要以為自己不吃的東西,誰吃,就是豈有此理。」
吃是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花有各異,人各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不要用你的規矩,去拘束他人的人生。
餘生,願我們都能躬身自省,不過分干涉,不隨意指點,帶着包容去生活,必將收穫精神上的富有和人格上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