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醫生卡薩尼斯曾說過:人與動脈同壽。意思就是,血管年輕人就年輕,血管衰老人就老了,血管破了人也跟着不復存在。可見血管在我們身體健康中的重要性。
而隨着年齡的增長,血管也會逐漸走向衰老。壓力、情緒、不良習慣也會進一步影響血管健康,45歲後尤其需要關注。保護血管,我們常想到「運動對血管好」,那到底是怎麼個運動法呢?有難度嗎?
一、天天走路,保護心血管
2022年,一項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旗下的期刊《循環》的研究,對來自43個不同國家的共計20152名成年參與者進行了為期6年的追蹤隨訪。
研究團隊根據參與者每天步行的步數中位數將他們分成了四組:1985步、4178步、6327步和10090步。
結果發現,與那些每天步行最少的第一組相比,第二、第三、第四組的參與者分別降低了19%、33%和43%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年齡在60歲以上的參與者,每天步行約6000步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呈線性下降的關聯,但當步數超過9000步後,風險的降低幅度並不顯著。
基於上述結果,研究人員認為,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而言,每天建議保持約6000步的步行量對維護心血管健康更為有益。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要進行的運動,但是要如何走,才能發揮最大的健康益處呢?小艾分享4個小妙招,希望能夠幫助你科學健康走路。
1.保持合適的頻率
一般來說,男性的步行頻率應在90-130步/分鐘之間,而女性則應在80-120步/分鐘之間。我們可以通過步行時是否能夠舒適交談來判斷步速是否合適,如適中的步速會讓人微喘,但仍然能夠輕鬆交談。
2.步幅不能太大
大步快走容易導致大腿內側韌帶受傷,加速關節磨損,並不一定能夠提高步行速度。在健步走時,每一步只需比正常步行邁出多10厘米即可。剛開始時,要逐漸增加步幅,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進行調整。
3.注意循序漸進
如果剛開始步行鍛煉,可以從每次10-15分鐘開始,然後逐漸增加步行時間,直到每次至少達到30分鐘或更長時間,以逐步滿足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建議。
4.記得走路前後熱身和放鬆
在開始步行之前,要做好熱身運動,包括5分鐘的溫和步行,或是伸展操,以「啟動」肌肉和關節。同樣,在結束步行時,以較慢的速度行走5分鐘,有助於心率恢復正常,同時防止肌肉變得僵硬。
二、血管不健康的4種表現
血管就像水管,水管可能會因為水垢而堵塞,或者在老化後由於水壓過大而破裂一樣,血管也存在着兩種主要危險:堵塞和破損。
若發現自己近期出現以下4種異常,則要警惕是血管老化的可能,及時就醫檢查。
1.爬樓感覺胸悶胸痛
當在爬樓時感覺胸部悶痛,這可能是心臟冠狀動脈狹窄的跡象,這種狹窄可能由於血管內的斑塊和血栓形成而引起。這種胸痛通常感覺像一塊重物壓在胸部,但需要注意與因缺乏鍛煉而導致的上樓氣短症狀有所區分。
2.間歇性跛行
若出現間歇性跛行,這可能是腿部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常出現在活動後,由於腿部供血不足而導致腿部疼痛和無力,休息一段時間後血流重新暢通,症狀會減輕。
3.雙臂血壓不一樣
雖然正常人的雙側上肢血壓可能略有差異,但如果這種差異超過了20毫米汞柱,可能提示一側上肢的血管可能存在血栓或狹窄問題。
4.持續幾秒鐘至幾分鐘意識不清
如果經歷一過性意識喪失、突然眼前一黑或暈倒,這可能是大腦中的血栓或狹窄引起的症狀。這種情況需要儘快就醫,因為它可能涉及到大腦供血問題,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神經系統問題。
三、做好5點,遠離心血管疾病
以下是有關心血管健康的5點關鍵建議,多做好一件事,就能多保證一份健康:
1.吃一些保護心血管的食物
謹慎選擇食物,增加保護心血管的食物攝入量,如大蒜、辣椒、蔓越莓、葡萄、菊花、胡蘿蔔、西蘭花、菠菜、洋蔥、茄子等。
此外,根據健康時報的建議,成年人每天的飲食中應包括三分之一的雜糧。穀物和雜豆富含高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而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有助於排泄多餘的鈉,從而有助於預防高血壓。
2.每天做好2個「半小時」
堅持有氧運動,每天至少進行2次30分鐘的鍛煉。有氧運動對改善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根據2018年發表的研究,已經有實驗表明運動有助於減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增長,並且可以逆轉冠狀動脈管壁的狹窄程度。雖然運動對心血管患者有益,但不建議進行劇烈的有氧運動。
3.控制體重和腰圍很重要
控制體重和腰圍,特別要避免腹部肥胖。減肥是關鍵,因為與「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相關的基本都與肥胖有關。建議成年男性的腰圍應控制在85厘米以內,女性則應控制在80厘米以內。
4.限酒戒煙
吸煙會造成血管壁受損,為膽固醇沉積提供機會,加速斑塊的形成。戒煙時間越早,對心血管健康的好處越大。香煙中的尼古丁、一氧化氮和氧化物質會引發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率和血壓升高,誘發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此外,過量飲酒也會導致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等問題。
5.成人睡眠保證7小時~8小時
一項荷蘭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納入了17887名初始沒有心血管疾病的健康受試者,並對其進行了為期12年的隨訪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其心血管疾病風險相較於每晚7-8小時充足睡眠的人增加了15%,而冠心病的風險增加了23%。
可見,睡眠時間過短容易增加高血壓、冠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的風險。相反,每晚保持7-8小時的充足睡眠時間且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總結:保護血管,需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現在做起。當感覺到身體不舒服,出現上面症狀時,也要及時就醫,尋找醫生諮詢,早診斷早治療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