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小暑,老傳統「吃3白,咬2瓜,忌3味」,清涼降火,平安度夏

俗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這夏季雖已過了一大半,但最炎熱的時候還是從二十四節氣的小暑才算正式開啟,三伏天也將在小暑節氣里接踵而至,伴隨小暑而來的不只有連續的高溫天氣,還有多雷暴雨天氣,一時間濕與熱共生。

在這樣的氣候環境裏,身體難免有些吃不消,有的朋友只是食慾減退,而有的則是會生出不少的火氣,每天都心煩意亂的,還有的感覺整天昏昏沉沉的,沒有太多的元氣和精力。

其實古人也沒少研究,按照老傳統,要先從飲食上着手,講究「吃3白、咬2瓜、忌3味」,順應時節照着吃,清涼降火,平安度夏。

吃3白

1、鴨肉

進入小暑後,相比於容易上火的牛羊肉來說,鴨肉更適合多吃,鴨肉性涼,價格也不是很貴,營養價值也並不低。

有空了就多買一些吃幾次,可以燉老鴨湯喝,也可以做出啤酒鴨,吃起來鮮嫩可口,食慾大增,身體有勁也有精氣神,還能幫助炎熱天氣帶來的燥熱感。

推薦食譜:【啤酒鴨】

所需食物:鴨、啤酒、青紅椒、大蒜、蔥、生薑

第一步:鴨子剁塊,放清水裏加鹽抓洗浸泡,洗淨控水。青紅椒切塊,另準備蔥結、蔥段、蔥花、薑片和蒜塊。

第二步:鴨塊下入冷水鍋里,放蔥姜、薑片和料酒,大火燒開,去浮沫焯煮兩分鐘撈出。

第三步:油鍋里下入蔥姜蒜、香葉、八角、花椒干辣椒炒香,倒入鴨塊翻炒三分鐘,放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倒入啤酒和少許開水,加生抽、老抽和少許醋,燉煮半小時。

第四步:燉好後,開大火收汁,倒入青紅椒,加少許鹽,翻炒至辣椒斷生,即可關火撒入蔥花、芝麻,翻炒均勻後出鍋。

2、山藥

俗話說「五穀不收但無妨,只要二畝山藥蛋」,山藥素來都有「平價人參」之稱,營養價值極高。在這進入小暑之後就要多吃一些,人的身體也吸收了不少濕氣,很容易感到身子沉沒活力。

而山藥恰好能緩解這些狀況,不管是煮山藥粥也好,或是用山藥炒菜、做成麵點、點心多吃點總是不會出錯的。

推薦食譜:【香炒山藥條】

所需食物:山藥、雞蛋西紅柿洋蔥、青紅椒

第一步:山藥去皮洗淨,切片入鍋蒸熟,西紅柿熱水浸燙去皮切丁,青紅椒、洋蔥切絲。

第二步:蒸好的山藥倒入料理機,打成泥後倒入適量澱粉,揉成團後再搓成一根根的粗長條,下鍋煮熟撈出,投入冷水過涼。

第三步:打蛋液下鍋炒熟盛出,把西紅柿丁倒鍋里炒成醬汁,下入蔥姜蒜炒香,再倒入青紅椒絲和洋蔥絲。

第四步:鍋中放蚝油、生抽各一勺,倒入雞蛋和山藥條,加鹽、雞精調味炒勻即可。

3、蓮子

七月小暑,正是蓮子成熟採摘上市的時期,該趁這個時候多買一些直接生吃或是燉湯喝。暑熱多會令人食慾下降,心情煩躁,連帶着睡眠也會多有影響。

蓮子清香開胃,而且作為水生植物,是涼性食物,夏天吃上一些比吃雪糕、喝冷飲有效的多,還能讓人放鬆情緒,改善睡眠。

推薦食譜:【枇杷蓮子羹】

所需食材:蓮子、枇杷、銀耳

第一步:銀耳加水泡發,蓮子也加水浸泡,枇杷洗淨摘去果蒂,用鹽水泡洗。

第二步:泡發的銀耳四小朵,蓮子去芯,枇杷去皮對半切成兩半去核。

第三步:把銀耳和蓮子倒入鍋中,加水開火燉煮半小時。

第四步:半小時後,倒入枇杷再煮上十分鐘,放入適量冰糖,煮至融化即可出鍋。

咬2瓜

1、苦瓜

俗話說「夏日吃苦,勝似進補」,炎熱的小暑時節要適當的多吃些苦味食物,現在也正是苦瓜的上市期,雖說味道確實不易讓人接受,但它所給身體帶來的好處是不容讓人忽略的。

苦瓜只要處理得當,其實苦味並不是很大,甚至還有一股清香清甜的餘味,像是做涼拌苦瓜、苦瓜炒雞蛋、苦瓜炒肉等都可以。

推薦食譜:【苦瓜拌洋蔥】

所需食材:苦瓜、洋蔥、大蒜

第一步:苦瓜洗淨,對半切開挖出裏面的白瓤,再切成長條,洋蔥也切小段。

第二步:煮鍋接水燒開,放兩勺鹽,倒入苦瓜焯燙半分鐘撈出。

第三步:苦瓜和洋蔥放入碗裏,大蒜去皮後,加鹽、糖、雞精搗成蒜蓉澆入苦瓜里。

第四步:放一勺米白醋,再加花椒油、香油各半勺以及幾滴芥末油,攪拌均勻,撒上芝麻即可。

2、絲瓜

每到七八月小暑前後,菜園裏的絲瓜藤上就掛上了一根根又綠又長的絲瓜,隨便摘上兩根回家清炒着都好吃,絲瓜清香多汁,炒熟後軟糯鮮香的,既下飯也下粥。

絲瓜和眾多瓜類一樣,都是屬於味甘性涼的食物,適合炎熱的夏天多吃一些,而且它所含的膳食纖維豐富,益於腸胃,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推薦食譜:【蒜蓉絲瓜炒花甲】

所需食材:絲瓜、花甲、蔥、生薑、大蒜

第一步:花甲用清水加鹽、香油浸泡,吐乾淨沙後洗淨,倒入開水鍋中焯水煮至開口撈出。

第二步:絲瓜削皮洗淨,切成滾刀塊,切些薑絲、蔥段、蒜末備用。

第三步:起鍋燒油,下入蔥姜蒜和干辣椒炒香,倒入絲瓜翻炒一分鐘左右,加少許清水和兩勺蚝油、一勺生抽炒勻。

第四步:鍋中倒入花甲,翻炒後再放點蒜末,臨出鍋前,撒入適量的鹽、胡椒粉,淋上香油,翻炒均勻即可關火出鍋。

忌3味

1、不吃隔夜變質食物

小暑時大部分地區的溫度都在三十度以上了,甚至有的更是直逼四十度的高溫,在這樣的天氣里,室內也是又悶又熱,很多食物若是不及時放入冰箱裏很快就會變質、發霉

可能一轉眼兩個小時的功夫就壞了,如果聞到食物有了酸餿味或是發霉長毛了就立刻扔掉,不要再因為心疼錢繼續吃了,吃壞了肚子受罪花錢的還是自己。

另外,夏天裏做飯儘量不要多做,只要夠吃就行,夏天大家的食慾都不高,吃不完剩下,即使把剩飯剩菜放進冰箱裏時間一長也是會滋生細菌的,所以像隔夜的飯菜也儘量不要吃,最好是在一天內吃完。

2、不吃高鹽食物

夏天人體出汗多,體內的鈉元素、鉀元素會隨着汗液一起被排出流失,適當的多吃點鹽能補充鈉離子和鉀離子,補充體力、保持體內平衡,但這也並不代表可以多吃高鹽食物。

鹽吃的過多了反而會增加水分流失,也會容易令人口渴,對身體並沒有太多好處。而且,像鹹菜、鹹魚、蝦醬、肉類罐頭等這樣的高鹽食物,不僅僅是含鹽量高,裏面的亞硝酸鹽的含量也很高,吃多了對健康都是一種危害,儘量是不吃為好。

3、不吃冰鎮食物

小暑天的太陽是一天比一天炙熱,稍微一動便是一身的臭汗,因此大家對冰糕、冷飲等也就更無法拒絕了。這冰鎮過的食物、飲品吃起來確實能立刻感受到涼爽,但過不了多久可能會發現自己更熱了。

因為人體為了消化掉這些冰的就會不斷地產熱,就會感覺身體更熱、更渴,慢慢的體內就會被寒氣、濕氣佔領,身體的不適感加重。

而且,冰鎮後的食物、飲料還會刺激到腸胃,像是本身就腸胃弱的中老年人、小孩子,很有可能引起腹瀉。所以,在小暑時節里能不吃冰糕、冷飲和冰鎮過的食物,尤其是冰鎮過的西瓜,它的危害力極大,千萬別因為一時貪涼而折騰自己的健康。

——老井說——

在小暑時節,南方很多地方還有小暑食新的傳統習俗,就是用剛收穫的新麥、新米做成各種麵條、麵餅、餃子、餛飩等食物,給自己和家人、鄰里鄉親吃,既是在慶祝豐收,也是為了祭祀祖先,也希望祖先能保佑下半年風調雨順,迎來秋季的五穀豐登。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市井覓食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06/192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