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快閃兵變鎩羽 普京敗局剛開始

人心難料,這不是沒有可能。就算退一步講,禁軍比南部俄軍忠誠度要高,但如果面對普里戈津的僱傭軍硬闖首都,直搗軍政要害部門,他們抱着「守得住光榮,守不住也光榮」的心態,只做象徵性抵抗,那麼,平時高冷的普京還能繼續冷靜得住嗎?這次快閃版的僱傭軍兵變看似暫時平息,普里戈津出走白俄羅斯,普京好像躲過一劫,但事實正好相反,作為總統,普京真正的危機或者說敗局才剛剛開始。

震驚世界同時又令人大跌眼鏡的瓦格納兵變只持續了一泡尿的工夫,但卻端出了俄羅斯政治生活中的一個重大主題:長期以來被認為無所不能的普京總統,真是不可戰勝的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完全可以相信,當獲知兵變消息的一刻,猛人普京一定嚇了幾大跳,因為有媒體披露,在屬下告訴他,瓦格納的先頭部隊已經前進到距離莫斯科只有200公里的地方時,普京感到「非常驚愕」。

只需想一個問題:假如守衛莫斯科的俄軍像頓河畔羅斯科夫的同行那樣袖手旁觀,普京會面臨什麼結果?

人心難料,這不是沒有可能。就算退一步講,禁軍比南部俄軍忠誠度要高,但如果面對普里戈津的僱傭軍硬闖首都,直搗軍政要害部門,他們抱着「守得住光榮,守不住也光榮」的心態,只做象徵性抵抗,那麼,平時高冷的普京還能繼續冷靜得住嗎?

這次快閃版的僱傭軍兵變看似暫時平息,普里戈津出走白俄羅斯,普京好像躲過一劫,但事實正好相反,作為總統,普京真正的危機或者說敗局才剛剛開始。

在這同時,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度擔心普京可能要有大麻煩的人終於喘了一口氣,但這些人不在莫斯科或聖彼得堡,甚至不在遙遠的西伯利亞。早就有這種調侃:普京更多的支持者不在俄羅斯,而是在中國。當瓦格納部隊「向後轉,齊步走」地返回野戰營地時,這些人高興了,進而嘲笑:支持烏克蘭的人,你們白高興了吧?

的確,在普里戈津說要把部隊開到莫斯科,去找國防部長紹伊古和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算帳時,有些人的確精神為之一振。有人更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捉急,說,機會來了,加大反攻同時,趕緊跟普里戈津的叛軍聯繫。有的還拿出古董似的佐證依據:別忘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不過,真正有定力的人們,特別是歐洲的觀察家們,沒有這般坐不住,他們當時最激進的看法也不過如此:從周六到周一的48小時,將是事件發展的關鍵期,需要密切關注。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兵變的肇事者沒有堅持到兩天,而準備鎮壓叛亂的克里姆林宮還沒來得及動手,就對外官宣了:既然事情解決了,對普里戈津的刑事立案也就此撤銷。

按照俄吹們所說,支持烏克蘭的人會對兵變半途散攤兒感到失望,原因是,這麼好的機會居然沒有利用上。

是這樣嗎?事實上,「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觀點是嘲笑者們提出來的,至少在普里戈津的這單買賣上,它沒有說服力,因為,很多時候敵人的敵人非但不一定是朋友,而且還可能是更危險的敵人。如果說,澤連斯基和烏軍現在面對的不是普京和俄軍,而換成普里戈津和他的瓦格納,那麼,烏克蘭戰爭就會很快結束?還是,抵抗者要面對更嚴重的威脅?在巴赫穆特,長達數月的激戰已經充分說明問題:臨時工的績效絕不亞於正式工,甚至比後者更強。

然而,某些方面的「強」或許意味着更大的不確定性。當美國情報部門上周早些時候就獲知普里戈津的部隊正在俄烏邊界做囤積彈藥的準備時,有一種擔心就被提了出來:如果瓦格納有大動作,如果此舉導致未來政局突變,令人不安的是俄羅斯國內龐大的核武庫。從這裏不難看出,與強硬的普京相比,在西方眼中,不可捉摸的普里戈津可能意味着更大的危險。

普里戈津是普京的密友,不管他現在對普京究竟持何種態度,以及今後普京將會怎樣處置這位「御廚」,至少在兵變前後,普里戈津還沒有越界——他沒有把直接矛頭指向普京本人,而是從大罵國防部和紹伊古,到準備進軍莫斯科去剷除紹伊古和格拉西莫夫,都小心地把握分寸,擺出一種「我實際上是為總統分憂、為國家和民族處理壞人」的姿態。

事實上,就民族層面而言,普里戈津率領其僱傭軍在烏克蘭作戰的動力,除了錢的誘惑外,還有內在的驅動因素,那就是他們內心的極端民族主義理念。普京當然會相對掩飾,但是在追求大俄羅斯夢想上,普京和普里戈津沒有本質區別,在前者,因為處於強人的政治位置,普里戈津的理念更主要表現為國家民族主義。在烏克蘭,二者自然合流,所以才會出現普京揮手普里戈津前進的二重奏,才會出現烏軍在巴赫穆特苦戰瓦格納,僱傭軍打出了碾壓正規軍的驕人戰績。

這樣的普里戈津,即便他的部隊繼續向莫斯科挺進,對於烏克蘭人的戰鬥能有多大實際幫助?儘管澤連斯基和西方希望俄軍明天就失敗,普京的權力帝國後天就崩潰,但平心而論,更為現實的態度是,普京掌握核武器要好於瓦格納突然坐大,如果普里戈津控制了國家,那將是國際社會的更大威脅。

正是基於這種認識,來自法國的歐洲議會議員格魯克斯曼日前在一檔電視節目中指出,「我們不會把地緣政治的未來前途押寶在瓦格納僱傭軍身上,我們不能把自己的算計建立在普里戈津身上」,因為,策劃兵變的這位軍頭只是「一個從監獄裏出來的皮條客,以法西斯主義為業,一個用大錘殺人的人」。

毫無疑問,普里戈津不會成為烏克蘭抵抗者的真正幫助,但卻是普京政權的直接破壞者,因為,其軍隊在進軍的頭一天同時也是最後一天的暢行無阻和進展神速,令人錯愕地暴露了俄軍和莫斯科情報系統的弱點,也證實了普京曾經引以為傲的「臨時工軍隊」模式的失敗。正如德國媒體在分析中所指出的那樣,「針對普京的這次反叛,確實使其統治結束的可能性顯而易見地擺在了每個(俄羅斯)公民面前」。

不錯,烏克蘭人渴望勝利,歐洲希望恢復安全,但這些目標不能和剛剛過去的以及今後的普里戈津式的兵變掛鈎,而必須建立在烏克蘭軍隊的奮戰,烏克蘭人的支持,以及挺烏克陣營的堅定支持上。澤連斯基在周六晚間的例行電視講話中用俄語說道:「烏克蘭人將怎麼做?我們將保衛自己的國家,捍衛自己的自由。我們不會沉默,也不會不作為。我們知道如何取得勝利——而且會取得勝利。我們在這場戰爭中的勝利是一定的。」

然而,從大概率上講,完成擊退俄軍的任務,烏克蘭可以依靠自己的犧牲精神和強大、持續的外援,但是從俄羅斯國內來說,普京命運的未來走向相當程度上取決於俄國人自己的抉擇——一個擁有絕大多數國民支持的普京,即便不斷違逆歐洲民意和國際社會的期望,也是很難被擊敗的。

很不幸,俄羅斯是一個歷史上缺乏民主傳統,國民長期在宣傳教化中浸淫的國家,這樣的環境中,出個把普里戈津式的團伙頭目很容易,但要橫空出世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普京抗衡者,將非常艱難。

不過,不必灰心,烏克蘭有希望,普里戈津部隊這次在頓河畔羅斯科夫順利進城就說明了這一點,就差那麼一點點,僱傭軍們的口袋裏就有煮雞蛋和大紅棗了。天會亮的,但在曙光到來前,手電筒或探照燈也湊合了,這些光束在頓巴斯,在扎波羅熱,也在俯瞰克里米亞半島的赫爾松前線,在烏軍全體將士向前不斷推進的道路上。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楓葉君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27/191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