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十大電子廠全停招 3年都熬過來 沒想到現在更難;

中共救房市又出新損招引抨擊;5萬一套海景房,銀灘跌成鶴崗;年破60萬戶 中國法拍房創新高

請訂閱youTube主頻道 shorturl.at/KLT08 youTube副頻道:shorturl.at/lMP3

中國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後,最先衝擊的就是學前教育,首輪關停潮已來,幼兒園「一孩難求」。

儘管三年疫情中國人都熬過來了,但現在卻更難了,大量工廠沒有訂單,工人們求職無門,十大電子廠全部停招。

2022年中國法拍屋數量突破60萬戶,創下新高,不過成交量同比下跌一成。

山東威海銀灘海景房曾全國熱銷,不過現在很多房子的單價跌破1000元,甚至花5萬元就能買一套海景房,銀灘也因此被戲稱為「海邊鶴崗」。

首輪關停潮已來,幼兒園「一孩難求」

「兩年前,還是孩子們追着我們跑,現在,是我們追着孩子跑。」王莉是北京豐臺區一家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園長,2023年春節剛過,她就擔心秋季的招生計劃能否完成。實際上,從2022年開始,她所在幼兒園就開始直面招生難,今年生源可能進一步下滑。

去年3月起,地處北京房山的北京鳳凰禾童幼兒園執行園長張裕欣感到了幼兒園招生的寒意。往年3月到8月,她每天都會接到大量諮詢和報名電話,很多家長還要給孩子排隊等位。到了2022年,她「清閒」了不少,諮詢電話減少了50%以上。9月開學時,原計劃招生四個小班,只開了三個,其中兩個還沒有滿額,第三個到10月時才「勉勉強強開了起來」,張裕欣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

一切在六年前就已有了徵兆。2016年實行「全面二孩」政策後,人口堆積效應在短期內釋放完畢,繼2016年短暫的生育高峰後,從2017年起,全國出生人口持續下滑,從1723萬人減至2022年的956萬人,首次跌破1000萬人,還不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2000多萬的新生人口的一半。

從2017年起,全國每年的新生兒都比前一年減少了100萬~200萬,這些都是幼兒園「丟失的生源」,如今作為生育率下降對社會影響的現實映照。

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英這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大多普惠民辦園仍入不敷出,生均不足2000元/月的保教費和補貼就是幼兒園的全部收入,其中70%以上要支付教職工工資。為儘可能節約成本,幼兒園想了各種辦法:將配班老師換成實習生、取消原有的特色課程、減少玩具開支等。

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夏婧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第一批倒下的幼兒園可能是那些在政府要求下匆忙「轉普」,但同時受政策影響較大的普惠性民辦園,以及一部分教育質量不高、區域設置不合理的營利性民辦園。

「其實首輪幼兒園的關停潮已經到來了。」夏婧強調。她說,今年「應該是最好的一年」,以後會越來越困難。在幼兒園園長群里,從去年起就經常看到有幼兒園在轉讓一批桌椅板凳。很多園長還在掙扎,但趨勢已不可逆轉。另外,隨着人口未來不斷向城市集中,情況最危急的幼兒園還不在北京、上海、濟南這些一二線城市,而是集中在四五線城市。

3年都熬過來了,沒想到現在更難了,十大電子廠全部停招

2022年鄭州富士康招工難還歷歷在目,轉眼就變成工人過剩、不再招工,變化之快令人咋舌。

來源「燕財局」的文章稱,以前35歲是職場危機線,後來逐漸降到30來歲,現在竟然連打螺絲的工廠都不要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這種事情並非個例,找了一下材料發現,江蘇南通有的工廠招工20人,結果來了近200人擁擠,常州一電子廠招工30人,結果來了3000人,從食堂排到外面紅路燈,廣東一廠只招50人,來了500不止。

2022年中國出口的主要夥伴是東盟、歐盟和美國,三者累計佔中國出口的一小半,具體到國家上,美國仍然是中國進出口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而出口增速大幅下滑的就是美國和歐盟,這應該就是訂單下降的主因,其特別是出口到美國的部分。

訂單減少只是直接原因,底層邏輯是外需減弱和地緣政治。

至於地緣政治,中美一直在博弈,人家硬要脫鈎你是攔不住的,不論是美國製造業回歸、晶片法案、通脹消減法案,還是佈局印度越南替代中國製造,無一不在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而且,中美貿易依賴並不平衡,美國是中國的前三大貿易夥伴,但美國的前三大貿易夥伴卻慢慢轉變為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其對中國的依賴度越來越低。

今天還看到一條熱搜,58歲清華畢業找不到一份超5000塊的工作,這位之前還在外企任過項目經理,但就這都無人問津。

招工那句「86年以上的不要」,瞬間讓80後也感覺老了,扎心程度比58歲找不到工作來的猛烈得多。

因為就算不延遲退休,三十五六歲的年齡,哪怕畢業之後25歲開始交社保一天不落,也就剛剛交滿10年,起碼還得再繳5年才能湊夠15年的政策基數。

距離退休年齡,86年男的至少還有25年,而那位58歲清華畢業人士則最多只要2年就能退休領錢!

工作嫌老,退休太早,怎麼辦,最終導致的只能是內卷白熱化!

不禁讓人感嘆,三年那麼難都熬過來了,沒想到現在更難。

港府賣地及租約加入國安條款,評論指或引發撤資潮

《港區國安法》實施超過兩年半,國安條款無處不在。據多家香港傳媒最近報道,去年11月初開始,地政署在多幅官地的賣地條款及短期租約的招標文件加入國安條款,列明港府有權以中國國家安全為理由,取消投標者資格及中止租約。

賣地是港府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賣地加入國安條款之後多個項目出現「流標」的情況,賣地收入大跌7成,成為今年港府錄得財政赤字的主要原因。

由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直接制定的《港區國安法》,2020年6月30日深夜直接在香港實施,當局聲稱只是針對「一少撮人」。不過,國安法實施兩年半以來,國安條款在香港已經無處不在。

前中國政協委員劉夢熊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港府的做法只會令人覺得香港是一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地方,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泛政治化,影響投資及營商環境。

國安法實施以來,據統計外資不斷撤走,尤其受中美緊張關係影響,截至2022年中,美國企業的駐港總部只剩下240間,創20年新低紀錄。

時事評論員譚美德表示,新條款可能會令外資產生疑慮,認為港府擔心外資地產商有機會「買起」香港,長遠而言香港的「外資」可能只有來自中國大陸的「紅色資本」。

在國安法「紅海」之下連最支持政府的香港本地地產商都受針對,他預計可能引發另一波外資「撤資潮」。

突破60萬戶,2022年中國法拍房創新高

第一財經周二引述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分析報道,2022年,中國經濟受年初的嚴格防疫政策衝擊,經濟下行壓力大,導致涉債務糾紛的不動產數量出現上升趨勢。

以省級行政區計算,四川以6.6萬戶高居去年中國法拍屋掛拍數之冠。其次依序是廣東、河南、江蘇,掛拍數均超過4萬戶。若看成長率,四川省與重慶市去年掛拍量均較2021年大增逾8成。

以類型計算,上述法拍屋中,住宅掛拍數最多,達31.7萬戶,較2021年增加34.6%,佔比達52.3%;其次是商用,掛拍戶數為20.1萬套,佔比33.1%。

但2022年中國法拍屋的實際成交數量並沒有隨掛拍量增加而上升,成交僅11.8萬戶,較2021年減少14.9%。報道指出,這也凸顯中國房地產市場陷入不景氣的惡性循環。

2022年,中國法拍屋住宅、商用與工業用的折價率分別為84.8%、71.9%,84.6%,都下降約5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這三類法拍屋都以更低價成交。

中共救房市又出招「連心貸」引抨擊

中國搶救房市花招百出,繼推出延長還款年齡期限的「百歲貸」之後,又推出以未婚情侶作為共同還款人的「連心貸」,引發抨擊。

近日,雄安新區對購房者推出「連心貸」,是由未婚情侶作為房屋共同有權人申請的住宅按揭,聲稱這種貸款既能讓情侶明確界定婚前財產,還能讓雙方收入都納入貸款壓力測試,增加貸款成功率。

「連心貸」消息一出,即被網友看穿背後用意,有網友說,這為了把房子賣出去,採用的新手段,也有人說,「如此治標不治本的爛招能挽救房地產嗎?」

上海退休教師顧國平表示,「連心貸」加深房地產崩潰速度,危害消費者利益。

5萬一套海景房,「鬼城」銀灘跌成海邊鶴崗

2023年春節剛過,河南的朱鳳英準備把一套原價40萬的海景房降到30萬出售,卻被中介潑了一盆冷水。

中介建議朱鳳英把房子降到18萬掛出去,只是即便這樣,房子也不一定有人接手。

和朱鳳英的情形類似,近幾年,這個坐落於山東威海的海邊小城,二手房價格「跌跌不休」,很多房子的單價跌破1000元,甚至花5萬元就能買一套海景房,銀灘也因此被戲稱為「海邊鶴崗」。

圖:銀灘某小區

圖:銀灘二手房廣告

在銀灘,房子跌價一半,並不稀奇。

「銀灘房子比人多。」一位土生土長的乳山本地人這樣說。

圖:銀灘開發商工地

經過20多年的野蠻開發,在銀灘長21公里、寬3公里的海岸線附近,覆蓋着大大小小200多個小區。

然而,和巨量供應極不匹配的則是當地的規劃,小區周邊配套落後,加之當地缺乏像樣的工業、商業等產業,讓看似火熱的海景房市場,出現了諸多割裂與魔幻之處。

銀灘大量的房產出現空置,冬季不足2%入住率,買房的都是外地人,買了就很難賣出去,二手房一跌再跌,買了就是血虧,新房價格卻始終堅挺。

一個從邯鄲過來的大姐,在買了高價新房後,和家裏人鬧翻了。

一個從長沙過來的老人,老人5年前一下子買了3套海景房,一天都沒有住過,現在都低價掛在中介,至今一套也沒有賣出去。

還有一些老人,他們已經從牴觸到習慣,慢慢地在銀灘開始了新生活。

來自內蒙古鄂爾多斯的李寶國,也是通過大巴看房團買的銀灘海景房,每年5月之後他會來到銀灘,住到10月初再回內蒙古。

去年,李寶國還買了一輛蹦蹦車,干起了接人的生意,與其說是為了賺錢,更多的是排遣寂寞。

圖:海邊市場

在這裏,買東西的是老人,擺攤的也都是老人,那些被迫留在乳山的老人自行維繫着乳山的商業體系。

一個天津的大姨,最早也是跟着旅遊看房團來這裏買的房,現在賣起了煎餅果子。

如今的銀灘,海景房跌破千元,有價無市,卻依然有地產商急功近利,開發建設不眠不休。

資本大佬失聯前,正往新加坡轉移資產

近日,FT中文網最新一篇文章指出,資本大佬包凡在失聯前幾個月,準備將其部分資產從國內和中國香港轉移到新加坡,但轉移是否成功暫無定論。

財富諮詢公司Henley& Partners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金融市場處於數十年來最不確定的時期之一,出於對財產安全性的考慮,越來越多的富人考慮通過設立家族辦公室方式進行資產管理和規避風險。

出於對包凡失聯的擔憂,日前已經有銀團開始摸底和評估華興資本貸款風險。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225/187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