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月薪萬元的「悲催生活」

「選對鏡子,才能正視自己」

(一)

「在中國月收入1萬是個什麼樣的水平?」

隨着統計局公佈31個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上面這個問題再一次登上了熱搜。

在評論區逛一圈,你會發現這一議題被兩撥態度同樣堅定的人,撕裂成了涇渭分明的兩種闡釋:

其中,一個被廣泛討論的衍生話題是「為什麼感覺工資過萬很普遍了」?

顯然,這樣的感受主要存在於北上等一線城市的白領群體,且在個體感受和統計數據層面都有「確鑿」的支撐。

比如智聯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排行前13的城市平均薪酬,都突破了萬元人民幣。

恆大研究院有份報告更是誇張,這份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兩座城市的80後平均月薪已突破2萬元。

我在北京認識很多80後的朋友,據我所知,許多人並沒有達到這個數字。不僅如此,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在去年還遭遇了原因各異的失業和實質降薪(年終獎取消或削減)。

對統計學稍有了解的朋友都明白,在基尼係數不斷拉大的當下,「平均收入數字」幾乎沒有意義,咱要是和中國首富鍾睒睒一平均,超哥也分分鐘是身價千億的富豪了?

中位數相對客觀一些,我查了一下,2020年有媒體聯合統計機構,公佈過一份主要城市的薪資中位數,即便是北京上海這樣的超一線城市,人均月薪中位數還不到7000元。

這就對應了另一個同樣熱議的衍生話題:「月收入5千以下佔總人口95%」。

這個數據來自中金公司和北師大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該報告較為清晰地顯示了中國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層級,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比例,僅僅只佔總人口的5%。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報告統計的是「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包含老人和孩子的,所以一個三口之家的家庭月收入超過1.5萬元,才能進入那前5%。

類似的「月經式話題」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除了平台基於流量訴求的議題設置之外,其背後也反映出公眾內心對於「自我定位」的一種真實訴求。

我認為它呈現了一種真實而隱秘的社會身份焦慮。

此種焦慮來源於人們急切地希望確認自身的「位置」,並在惶惶中形成一份獨屬於自己的「身份標尺」,藉以丈量自己。

(二)

拋開「知乎人均年入百萬,抖人月薪平均5萬」的網絡嘲諷,如今你隨便打開一個流媒體平台,確實很容易生出一種月薪5萬勉強維生,年薪百萬稀疏平常的現實錯覺。

隨便一個街采視頻都能呈現出中國經濟的澎湃圖景,裏面儘是些「月薪2萬以下是屌絲」,「30歲至少存款二三百萬」的驚人回答。

更有甚者,幾年前有微博大V拋出了一段著名論述:「年薪百萬在北京也就剛剛脫貧」。

當然,這些話自有為收割流量而博眼球的刻意為之。但站在特定人群的狹窄視角,有些話卻也未必不真誠。

比如上面那位房產大V,這份職業的客戶圈層有一個基本的門檻,那就是有能力在北京買房——有能力在北京購房的人,本身在中國已屬於「財富金字塔尖」上的人,更別提這其中那些置辦豪宅的客戶了。

整天和一群滿北京城選豪宅的大款們混在一起,耳濡目染的都是賓利勞斯、周身奢品、國際名校和全球資產配置……

一個人長期面對這樣的「鏡子」,那「年薪百萬不過剛剛脫貧」的認知,會在潛移默化下變得堅硬無比。

一個清朝的農民,逢年過節能吃頓白麵餃子,就得祭天拜地感念盛世。而以生活奢靡著稱的慈禧,內憂外患下一頓飯傳菜不足50道,已可視為體恤民生之艱,要被奴才們歌頌一番。

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常常只來自於自我的經驗,任何與「自我經驗」相悖的觀點和現象,我們會在潛意識中本能地忽視、排斥並質疑。

之前有經濟學家說中國有幾億人從沒坐過飛機,網絡上一片質疑嘲諷之聲。這些出生在城市,大學畢業後成為白領的人,的確很難理解這片土地上,其實還同時存在着另一種生活。

其他地方我不知道,就在我老家的村子裏,直到今天,對於絕大多數農民而言,「坐飛機」這件事依然是一種「奢侈的、難得體驗的,離自己生活很遙遠」的一件事。

面對「月薪3萬仍活得捉襟見肘」、「年入百萬也就剛剛脫貧」這樣的話題,一個人如果堅持這樣的判斷並自認無比真誠,毫無矯情的成分——

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他們站錯了位置,選錯了「鏡子」。

(三)

長期以來,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着種種「高薪卻窘迫」的生活圖景。

任何一個老衝浪人,都肯定看過諸如「月薪3萬不如狗」、「年薪50萬不敢要小孩」這樣的帖子。

面對此類論調,參與者分明存在着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

一種是理之當然的認同;一種是「何不食肉糜」的奚落。

要我說,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很有可能都是真誠的。

一個人在國貿西二旗這樣的地界調研一圈,肯定會覺得月薪一萬簡直不配為人,看這些人的平均收入,你會覺得北京的房價還能再漲一倍。

但是北京不僅有金寶街和CBD商務包間裏的千萬合同,還有擠在高麗營和馬駒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等活兒的臨工族。

如果你在凌晨五點去往這兩個目的地,會看到成千上萬的臨時工,在爭搶一份份日薪200元左右的工作。

(在馬駒橋等待工作的臨工族)

說到底,「我身邊」是個非常非常狹小的範疇,它代表不了整個中國,也代表不了一座城市。

我想說的是,算法時代,一個人如果沒有清晰的自我認知,那麼對標統計數據的「自我位置確認」,往往會加劇內心的失衡與焦慮。

月薪過萬,放在整個中國的大背景之下,在收入坐標尺上毫無疑問屬於中產以上階層。

但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如果在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城市,月薪僅僅只是過萬的話,那我非常篤定,沒有幾個人會認為自己身處「中產以上階層」。

因而,對照大樣本統計數據來定位自己的收入層級,有時反而會加劇一些人內心的痛苦和焦慮:

即你用各種數據告訴我,我的收入已經是全中國的佼佼者。但為什麼我自己的感覺卻依然是那麼無力窘迫,遑論買房生娃,就連獲得一份相對體面的平常生活,感覺都很吃力。

可問題在於,什麼是「平常生活」?什麼又是「相對體面」?

同樣是喝水,很多出租車師傅連保溫杯都捨不得買,就一個二三十塊錢的塑料大水壺用到茶漬斑斑。

寫字樓里的打工人排隊搶購星巴克的限量版馬克杯,認為200塊就能擁有一份小資擺件實在是划算。而在另一個圈層里,用愛馬仕杯子喝茶的人,也會覺得這樣的消費在身邊「稀疏平常」,億萬豪宅餐桌上動輒過萬的一套餐具不過是「相對體面」的選擇罷了。

其實,人難得的是認清自己,只有認清自己之後,才談得上選擇與平衡,否則無論收穫怎樣的得與舍,內心總是一種失衡的狀態。

(四)

必須正視的是,不同的人,因之不同的身份背景和過往經歷,各自對「生活」的定義,本身就有着雲泥之別。

怕的是,一個人偏偏不願意去做這樣的正視,這是很多痛苦和焦慮的根源。

譬如,有些年輕女孩因為工作的緣由,接觸到大量非富即貴的客戶,在這樣的行業里浸潤久了,甭管其自身條件如何,擇偶標準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很高。

而很多時候,人性甘願沉浸於這樣的繭房世界中。

因而難免對真實的現實世界產生一種觀感上的畸變,覺得只有路虎保時捷才叫車,市中心300㎡的大平層才叫家,一個30歲的男人年入不足百萬那簡直都不叫人。

類似的事情換成男人也一樣,而且男人發起癔症來比女人更癲狂。

中關村創業大街最火爆的那段日子,整條街上擠滿了發癔症的男人。或者說,在那樣的氛圍和環境裏泡久了,人很難不撒癔症。

那種氛圍,是隨便一個路人甲都會生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豪邁激盪,冥冥中覺得自己就是為創業而生的,千萬融資如探囊取物,上市敲鐘也是指日可待。

(這條街的咖啡館,曾經一座難求)

這些人的故事沒幾個好結局,而那條街後來發生了什麼,大家也有目共睹。

其實我覺得,這破滅的本就不是夢想,破滅的只是欲望,膨脹的、急迫的、凌空蹈虛的欲望。

人生的很多痛苦,就是這麼產生的,本質上它源於認識的局限性和人性所固有的狹隘。

我相信那些年薪50萬,在網上掰開揉碎給大家一筆筆列支出,說明自己生活悲催窘迫的人,是真誠的。

我也認同那些以「何不食肉糜」的口吻,嘲諷奚落這些「高薪卻悲催」的人矯情又可嘆的結論。因為我相信,如果有一天這些發帖者突然從年薪50萬驟降至5萬,那他們也可以活得不錯。

說到底,很多時候這種南轅北轍,只是因為大家各自選擇的鏡子不同罷了。

所以,再面對「月薪多少才能活得幸福?」這樣的問題,我以後會先問一句:

您所照的鏡子,到底是哪一面?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思維補丁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210/186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