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長期被濕氣困擾?道醫養生教你如何去濕氣與濕邪!

濕是道醫的一個概念,又稱濕邪、濕氣。《濕氣論》云:蓋聞坤土主濕,濕土寄旺四季,而春夏為甚,季夏為尤甚。濕生於土,本氣屬陰,陰為寒濕,後乃漸化為濕熱。俗話說,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邪之氣,最為傷人。

一個人長期被濕氣困擾,濕氣會久蘊化熱,這就是醫典上所說的「熱」。身體受熱之後會出現非常多的類似上火的症狀,如:大便不成形、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頭暈,頭髮油膩,苦幹口苦,頭髮皮膚油膩......

生活好習慣,不「濕」養生道

1

適當午睡勞逸結合

很多上班族因為工作的原因,幾乎不睡午覺,殊不知,睡好午覺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過度勞累容易耗傷氣血,氣血不足會進一步加重水濕內停。

此時仍然晝長夜短,有的白領經常晚上加班,非加班人群也會吃宵夜、適當娛樂,夜生活延長。因此,夜間睡眠時間往往不足,午睡也就更加重要,需要特別注意勞逸結合。

2

膳食調理健脾利尿

可以選擇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莧菜、扁豆、冬瓜、薏仁、綠豆西瓜等。

莧菜梗性涼味甘,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也有解毒清熱、通利小便、補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補強壯、補脾益氣、消暑化濕以及利水消腫的功效。

薏仁是一種營養平衡的穀物,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可以健脾除濕、增強腎功能。

3

少攝食鹽助腎排水

排水還應少吃食鹽,人體攝入的鹽分主要通過腎臟排出,當食鹽太多或腎臟有病變的時候,就不能及時將攝入體內過多的鈉排出。

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時較多的水進入血管,極易產生水腫。若無明顯排汗過多的情況,應低鹽飲食。

特別是中老年人食鹽攝入應少於普通人的攝入量,有腎臟疾病的人群更應嚴格控制食鹽攝入量。

藥食同源的祛濕健脾佳品

1

薏米

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濕。薏米營養豐富,微寒而不傷胃,益脾而不滋膩。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2

芡實

是一種很好的滋補食物,它可以有效的去濕健脾,同時也可以固腎止瀉。

芡實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又名雞頭子,歷版《中國藥典》均有記載,為睡蓮科1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乾燥成熟種仁,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的功效,主治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素有「水中人參」和「水中桂圓」的美譽。

3

玉竹

補而不膩,不寒不燥,「清熱潤肺,養陰熄風,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作用於脾胃,故久服不傷脾胃。

不僅如此,玉竹還有抗衰老及潤膚美容的作用。據說玉竹在古代宮廷女人美容方劑業是非常常用的。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太和道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110/182798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