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李濠仲:中共別讓布林肯失望了

作者:
創立於洛杉磯的「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表面上是民間組織,說是為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實際上這些團體就是中共的海外代理人,運作模式完全符合中共統一戰線。藉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這層關係,尼娜·哈奇吉安且積極促成美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交流」,並找來屬於中共情報智庫的「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人員一起合作。

10月3日,美國國務院公佈任命洛杉磯國際事務副市長尼娜·哈奇吉安出任第一位「地方外交特別代表」。(維基百科)

10月3日,美國國務院公佈一項新人事案,任命洛杉磯國際事務副市長尼娜·哈奇吉安(Nina Hachigian)出任第一位「地方外交特別代表」(Special Representative for Subnational Diplomacy)。這一特殊的職務主要由城市作為主體(非國家),扮演美國外交的分支,形同具有聯邦位階的「城市外交官」。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並在發佈人事命令後,於推特上強調:「這將讓我們的外交政策更如實地反映美國人民的經驗…」

之所以會有這一職務,自然是反映當前美國外交工作已不限於國與國的交涉,許多環節,更直接發生在美國各地的城市、縣和州,就像國務院人事令中所寫的,當下「城市」已處在許多全球迫切議題的前沿,地區利益也愈來愈直接影響到國家利益,以城市(地區利益)為出發的外交關係,顯然有其必要。

但為什麼第一位「地方外交特別代表」會是尼娜·哈奇吉安?就資歷言,尼娜早期任職國務院,克林頓時期,她被奉派美國駐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常駐大使,曾是奧巴馬競選活動的亞洲政策聯席主任,之後更長期從事國家安全委員會智囊工作,2017年起,再轉至洛杉磯國際事務副市長,所以,也可以說她這次是「回鍋」國務院外交官。

不過,尼娜當然不會只是資歷完備就被賦予新職。一直以來,她也是美國「友中(共)派」的指標人物之一。她編撰過多本關於中國的著作,例如《辯論中國:十次對話中的美中關係》和《下一個美國世紀:美國如何隨着其他大國崛起而繁榮》等等,主要論述則在強調美國該如何和中國共處,稱她是「擁抱熊貓派」應不為過。

當然,尼娜確實也曾批評中國政府侵犯人權,甚至威脅了台灣和西藏,但她也一再敦促美國領導人對中國應該採取溫和的態度,尤其傾向淡化北京對西方構成的威脅。就像數年前,她在回答美國之音記者提問如何看待台海緊張關係,避重就輕答到:「中國需要做的,是讓自己及其政府形式對台灣人民更具吸引力,從長遠來看,這將有助於他們達成自己的工作(指統一)。不過,中國人認為美國軍售台灣將造成台海不穩定,而美國認為實際上這才是穩定台海的作為…」(上述甚至僅是引用賈慶林的說法,她也只是說她同意這樣的判斷)。

此外,她曾反對西方國家因為中國的人權記錄而抵制2008年北京奧運會,並呼籲美國應該「拒絕將奧運作為『人質』的企圖」。她的「友中」立場,落實到洛杉磯國際事務副市長一職,就是和當地「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建立起密切聯繫。

眾所周知,創立於洛杉磯的「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表面上是民間組織,說是為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實際上這些團體就是中共的海外代理人,運作模式完全符合中共統一戰線。藉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這層關係,尼娜·哈奇吉安且積極促成美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交流」,並找來屬於中共情報智庫的「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人員一起合作。

總之,布林肯這次關於尼娜的任命案,不光是一項新職務的嘗試,就人事選擇,當然代表了對中國釋放善意,這善意來自於尼娜·哈奇吉安活耀於中國「民間團體」的背景,是受中國歡迎的人物,可以想見其後的城市外交,必然也會繼續採取友善中國的立場。

但這一安排,其實也可視作美方的另一測試。一來,美中競爭白熱化,或可藉由「城市」繞開國家層級的矛盾,讓美中關係至少停滯在鬥而不破的階段。二來,回到尼娜·哈奇吉安身上,一旦位居聯邦層級的外交官,她勢必得重新檢視自己過去「友中(共)論」和現實的差異,畢竟歷經了克林頓、奧巴馬、川普到今天的拜登,眼前中國已和她2014年編撰《辯論中國》的情境截然不同,真正挑戰她友中(共)論的,終究是中國自己。

習近平領導下,許多美國的友中派都已被迫重估現實,拜登的調整幅度或是最明顯的一人,而假若屆時連出任地方外交官的尼娜都必須修正自己過去的友中(共)論,則美國恐怕就再無對中國改觀的可能。關於這項「用心良苦」的人事安排,中國可別讓布林肯失望了。

※作者為《上報》主筆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11/181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