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莊子:人到中年,記住這五句話,你就活明白了!

有一天,莊子和惠子走在濠水的橋上,莊子對着水中的魚兒感嘆道:「這些魚兒,游的多快樂啊!」

惠子卻說:「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它們的快樂呢?」莊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生活就像一齣戲,悲歡離合都是自己的。唯有活得明白,才能活得精彩。

記住莊子的這五句智慧箴言,今生做個明白人。

一、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莊子曾經說過:「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

很多事情,一旦多了就會變得複雜,一旦複雜就會變得紛亂,一旦太亂了就會招災惹禍。

所以,我們的祖先都將立身看的很重,只有自己站穩了,才能把他人拉起來。

一個人總要先把自己變得更強大,才能去幫助他人。如果他自己都自顧不暇,談何兼濟天下呢?

古人說,人要先修身,再齊家,然後才能治國平天下。

自己的修行都不過關,又怎能得到足夠的能力,幫助天下蒼生呢?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想要學會愛別人,應當先從愛自己開始。

二、有自知,才能成大事

莊子曾說:「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螳螂用自己細小的手臂阻擋馬車,必然會失敗。這正是因為它太過高估自己了,對自己的力量缺少自知之明。

一個人,可以缺乏能力,也可以缺乏財力,但是不能缺少自知之明。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對於自己有多少本事,心裏一定要有數。

我們目前的成就,到底是團隊給予我們的,旁人吹捧出來的,還是我們自己腳踏實地得來的呢?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唯有認清形勢了解自己,這樣才不會陷入自負或是自卑的誤區,遭遇人生的滑鐵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缺陷,絕不可驕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過度的高估自己和低估自己,都不是明白人該有的姿態。

人唯有用客觀、全面的眼光審視過自己,才知道這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從而免去諸多災禍。

三、看不慣,是自己境界不夠

莊子曾經說過:「不譴是非,與世俗處」。

做人最優雅的姿態就是不去爭論是非,而是學會和俗世和平共處。

南懷瑾在《論語別裁》裏有過這樣一段生動有趣的描寫:

人號稱萬物之靈,是人自己在吹,也許在豬、牛、狗、馬看起來,人是萬物中最壞的了,「專吃我們豬、牛、狗、馬」。

這個世界很大,每個人的立場都會有所不同,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不同的角度。

那些成熟的人早已學會了換位思考以人為善,學會了用別人的眼光看待問題。

而那些幼稚的人,依舊在自己的小世界裏反覆計較着得失,和自己過不去。

人生在世,誰都會有看不慣的人和事,別太在意,笑笑就過去了。

四、事不可為,順其自然

莊子曾經說過:「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內心強大並且很有修養的人,無論面對怎麼樣的困境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心境。

即便是面對人力無法改變的災難,他們也能安於天命,這就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在一些天災人禍面前,再強大的人也會有無能為力的時候。這不是誰的錯誤,只是因為,我們終究只是凡人。

在這種情況下,比起自責和強求,我們應該給自己更多的寬容,給外界更多的理解。

人這輩子,真正的大成境界唯有六個字:盡人事,聽天命。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誰的人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面對無法逆轉的局勢,我們就要學會調整心態,隨遇而安。

五、內心清明,才能不迷失

《莊子·人間世》中記載了一段話: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人是世上最複雜,也是最智慧的生命,我們的耳朵可以用來傾聽,眼睛可以用來觀看,心可以用來冥想。

但是,這些感官帶來的能力終究都是有限的,只有用虛空的心境才是體悟大道的源泉。

想要達到虛空的心境,我們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心齋」。

心齋,即是心的齋戒,唯有壓制住欲望的干擾,拂去迷茫與焦慮的塵埃,我們的內心才能清明澄澈,少走彎路。

我們的心靈就像是一面鏡子,只有清理掉上面的灰塵,才能映照出更美的景象。

莊子曾說:「嗜欲深者天機淺」。

人想在世界上生活,就要依靠物慾支持我們獲得物質資源,讓自己好好地過日子。

可是過度的放縱慾望和沉迷欲望只會讓我們迷失本心,在欲望的操控下做出不可挽回的錯事,失去自己的福報。

諸葛亮也曾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明白的人生,就像是深深的湖水,保持簡單淡泊安靜,才能涵養萬物,波瀾不驚。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道教知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917/180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