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心碎是真的 極端壓力導致心臟無法正常收縮

心碎了,並不只形容心情,在醫療上確實有「心碎症候群」,64歲邱姓婦女被消防隊送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室,無呼吸及心跳,並不是常見的心肌梗塞,而是近日內接連遭逢兒子及父母去世,極度哀慟,體內產生大量兒茶酚胺,造成左心室無法正常收縮,堵住血流的出路。

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室副主任郭書顯表示,邱女在日前半夜於家中浴室突然昏倒意識不清,119到場時,已無呼吸及心跳,救護員立即施予CPR心肺復甦術並轉送急診。到院後,施予救命術、建立呼吸道、給予強心針,持續心肺復甦術,終於恢復自主心跳。

郭書顯說,在心導管檢查中,心臟冠狀動脈攝影並沒有看到阻塞的血管,並非心肌梗塞,但左心室攝影圖,左心室收縮時的形狀看起來像是日本漁夫在捕捉章魚時用的章魚壺陷阱,診斷為章魚壺心肌症,俗稱為「心碎症候群」,患者在住院過程恢復良好,於10天後康復出院。

郭書顯指出,「心碎症候群」醫學上稱之為章魚壺心肌症,患者的心臟左心室收縮時沒有往內縮,呈現章魚壺的形狀,這類患者往往經歷了極端的情緒和壓力變化,可能是生理或是心理壓力,體內突然產生大量的兒茶酚胺,造成心臟無法負荷快速增加的壓力而導致心臟出現病變,左心室沒有正常收縮,堵住了血流的出路。

本來就有憂鬱症的邱女,在3個月前獨子車禍身故,一直走不出來的她,又在2個月內遭逢父母先後去世,3名至親的離去,讓她陷入極度哀慟,無法自拔,終於心臟負荷不住。

郭書顯指出,「心碎症候群」約9成是婦女,停經後婦女最常見,症狀通常為胸痛(75%),其次為呼吸喘(50%)和頭暈(25%),也可能會全身無力或昏倒,但很少會像邱女突然中止呼吸。

郭書顯提醒,壓力突然加大的民眾若無法減壓,最好是找精神科醫生協助。「心碎症候群」的治療方式以支持性療法為主,持續治療到左心室功能恢復為止,大部分在症狀發生3周內左心室收縮功能會慢慢恢復。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中時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915/180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