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美媒:堅持每天閱讀《人民日報》收穫幾何?

作者:

印度學者瑪諾吉·科瓦拉馬尼(Manoj Kewalramani),目前在位於印度的塔克拉夏亞牛所(Takshashila Institution)和位於美國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擔任中國研究員。自2020年開始堅持每天閱讀《人民日報》,並且撰寫博客,記錄當天報紙的報道和評論,同時分享自己的分析和心得,吸引了大批各國讀者。瑪諾吉·科瓦拉馬尼認為,儘管《人民日報》語言艱澀乾枯,作為觀察中國共產黨如何和黨內成員和幹部溝通的刊物,仍具有極高的觀察價值。

瑪諾吉·科瓦拉馬尼所表達的為其個人觀點,不代表美國之音。

中國和印度的學者對彼此的研究都不夠

美國之音記者問:介紹一下你讀《人民日報》的背景和動機?

瑪諾吉·科瓦拉馬尼答:我認為,中國和印度兩國都對對方的研究不夠多。一直以來兩國都把研究的重心放在西方。印度一直以來都把研究重點放在近鄰和西方,但是過去四五年裏,這種情況開始發生改變。

2017年的時候中印發生了邊境衝突。當時中國媒體報道此事時的語調非常的咄咄逼人。我覺得很奇怪,因為以前也有過邊境衝突,但是中國領導層和媒體在談到這些事時,他們的語氣並沒有如此兇狠好鬥。

但是到了2017年事情開始發生變化。那時候中印邊境軍隊有過70多天的對峙。當時《人民日報》重提1962年的中印之戰,這無疑立刻吸引了讀者的注意。相比之下,印度這邊對邊境衝突的報道比較克制。一般來說,印度媒體和美國媒體一樣,經常充斥吸引眼球的各路消息和報道,但是在這件事上還是比較克制的。這件事多多少少讓印度人開始轉變,把注意力更多的轉移到了中國,轉移到了這個崛起中的國家所帶來的挑戰。

所以在過去5年裏,印度有更多的人開始研究中國。儘管如此,我認為,印度學者還不是很善於利用中國的資源來學習,比方說看一下《人民日報》或者《求是》這種比較基本的資料。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中國國內和黨內發生了什麼。你如果總是只從印度或者美國的角度看中國,那可能很難理解當下中國發生的種種事情。

一代印度人曾經失去了對中國的興趣。他們曾認為,中國是個挑戰,是個安全威脅,但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機會。但是現在,很多中國公司選擇在印度投資,印度也有大量學生在中國學習。中國至少有兩萬多名學醫的印度留學生。印度在過去三四十年都只把巴基斯坦看做安全威脅,但是這種想法現在開始發生了變化。中國作為印度的鄰居,經濟體量是印度的4-5倍,和印度有邊境衝突並且表現了好鬥的姿態。是時候印度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國上面了。

問:為什麼選擇《人民日報》而不是其他的報刊雜誌作為你的每日必讀刊物呢?

答:縱觀中國所有的媒體,雖然我不認為《人民日報》是唯一的最重要的報紙,但是不能否認它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這份報紙是傳達黨中央的聲音,為其他大部分媒體立下宣傳基調的一份刊物。這也是為什麼我選擇《人民日報》而不是《光明日報》或者新華社等其他刊物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我從2020年4月開始每天花大概2-3小時閱讀《人民日報》,並且開了自己的博客,每天分享關於《人民日報》當日的內容摘要,以及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我並不是拿《人民日報》當做一份新聞刊物來看」

問:《人民日報》經常充斥大量的重複性的政治術語,很多人看來非常枯燥無味。你讀的時候有這種感覺嗎?

答:我曾經在中國住過,也和中國媒體合作過,所以對中國媒體上經常使用的一些政治術語並不陌生。當你在閱讀《人民日報》時,你並不能把它當做一份普通的報紙來看。《人民日報》的意義不在於報道新聞,而在於中國共產黨如何進行內部溝通,甚至是如何和世界溝通。這份報紙給中國的媒體定下了宣傳基調,也定下了詮釋政策的基調。

我不是從讀《人民日報》來獲取新聞,而是獲取「共產黨高層想表達什麼」。當然,報紙文章的寫法非常的枯燥,古板,模糊而且重複,充滿各種政治術語尤其是馬列主義術語,但是這就是《人民日報》的特色。如果你要想研究這個制度,那就必須習慣這種話術,就好像寫代碼你必須使用特定的計算機語言一樣。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民日報》不是一種用戶體驗非常美好的產品,你也不必期望有多大創新,枯燥乏味的語言是正常的。但是讀多了你能看出來這份報紙有自己獨特的模式。

問:你怎麼理解中國廣大黨員幹部對《人民日報》的看法?

答:我覺得可以把中國共產黨看做是一個大型跨國企業。一家大型跨國企業的領導層會和自己的內部員工溝通,比如明確任務和目標,告訴員工,我們的企業團隊結構是怎樣,需要做什麼來達到目標。一家雄心勃勃的跨國企業會對員工反覆強調自己的目標,如何獲取利潤,如何實現理想。

放在《人民日報》這裏看,邏輯和模式其實也是一樣的。它就是需要不停的重複和強調黨的最高層對廣大黨員幹部的要求,從而實現領導層對下屬的監督和領導,讓他們做領導想要他們做的事,並且讓下屬非常自覺的形成一種習慣去遵守。

兩年閱讀《人民日報》的心得體會

問:從閱讀《人民日報》你能否體會或者證實最近外界的一些猜測?比如對於經濟政策和疫情清零政策的不同意見,以及所謂的習近平李克強之間的矛盾?

答:閱讀《人民日報》對於我已經成了一種習慣。現在我開始理解裏面傳達的信息,我認為共產黨的這種黨內溝通方式變得越來越成熟,並且我也開始摸清他們的思路和習慣。因為黨媒的話語方式非常不透明,讀者往往並不能猜透他們究竟在討論什麼,但是你還是能從種種細節中,從過往和現在的報道中進行對比,得出一些線索。

舉例說,最近有很多人認為,在李克強和習近平之間在政策上存在不同的想法和衝突。我個人認為,他們之間並不存在所謂的衝突,而且這種衝突對習近平構成威脅。我認為,習近平的地位非常的穩固。是的,在經濟政策和防疫政策上肯定有不同的看法和討論,也有反覆。有時候不是習近平下令要幹什麼就會立刻得到執行。系統內部有矛盾,有衝突,但是我們應該理解這種矛盾衝突到底意味着什麼。

因為中共執政方式的不透明,這給很多人提供了猜測的空間。其實我覺得外界有「習李矛盾」這種看法和猜測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政策上的反覆當然存在,但是我並沒有看到針對習近平的實質性的批評。

問:你的博客每天都在跟蹤《人民日報》的內容,你還會提供自己的分析。你的讀者都來自哪裏,他們有什麼樣的反饋?

答:很多來看我博客的都是大學生,學國際關係的,學地緣政治的,學習中國的,都有。如果從他們的所在地來看,哪兒都有,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南美洲,新加坡,日本。非洲的可能少點。有意思的是很多讀者來自日本,尤其是日本公司和投資銀行。還有不少是各個國家的政界人物。

我每天都會很早起床,趁着頭腦清醒的時候花兩三個小時看《人民日報》和寫我的博客。大部分博客讀者的反饋都是他們覺得很有用,對於他們了解政策來說非常重要。我在我的博客里會翻譯和總結我當天的所讀內容,同時分享我的理解和心得。舉例說,比方今天《人民日報》有一篇是關於四方安全對話,或者關於印度-太平洋關係,或者關於中美關係的評論文章,那麼在翻譯文章後,我會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分析,我認為發生了什麼以及有何意義。這是我的讀者所樂於看到的內容。

問:你認為習近平思想作為指導思想被寫入幾乎所有重要文件,意味着他的地位非常穩固不會動搖嗎?

答:習近平已經穩固的掌握了這個系統。但是,我認為,中共把習近平思想作為指導思想對於共產黨來說是一種風險。如果你挑戰習,批評他所執行的外交政策,內政政策和經濟政策都是錯誤的,那麼你也是在削弱共產黨的執政合法性和穩定性。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排除最高領導人被推翻的可能性,但是那是極其困難的,並且可能會帶來不穩定。中共內部任何人有這個膽子做出這種批評並且接受可能帶來的後果嗎?我覺得沒有。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602/175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