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吃紅薯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血糖?一次講清

武漢的朱大爺60歲了,預防來預防去,最後還是被糖尿病給盯上了。

大約在2年前,朱大爺在體檢中被發現血糖有輕微偏高,醫生建議他先通過生活調理的方式進行干預,暫時不要服藥。從醫院回去後,朱大爺就開始在飲食上進行了干預,原先愛吃的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基本不吃了,主食經常吃紅薯,他覺得紅薯是粗糧,肯定對降血糖有幫助。

每次吃完紅薯後,他就經常放屁,在家裏被家人戲稱為「行走的屁王」。就這樣一直過了兩年時間,朱大爺某日被發現暈倒在家中,送往醫院一查他的血糖竟飆到了18 mmol/L,高血糖正是誘發其暈倒的原因。

後續醫生對朱大爺近兩年的飲食等進行了解後心中大致有了數——長期吃紅薯對於朱大爺而言,顯然不適合。對此朱大爺辯解道,每次吃完紅薯我會經常放屁,這不是促進胃腸道蠕動的表現嗎?這樣一來不是廢物排出速度加快了,怎麼會升血糖,醫生你是不是搞錯了?

臨床上有不少像朱大爺一樣的例子,醫生早就見怪不怪了。接下來,就來一起詳細地解答朱大爺的疑問,我們接着往下看。

一、為何紅薯吃多了易放屁?

生活中,和朱大爺一樣,很多人都會出現吃紅薯吃多後放屁的問題。

在回答為何紅薯吃多了易放屁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知道屁是什麼。

說白了,屁就是人體代謝產生後排出體外的腸道氣體,主要的成分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氫氣和甲烷等等。

腸道內會產生屁和2個因素相關,一是通過口腔攝入的氣體,二是腸道內細菌進行代謝分解沒有消化的糖類等營養物質而產生的氣體。氣體在腸道內產生後,多數會以屁的形式排出體外。

那為什麼吃紅薯會讓人排氣量增加呢?

因為紅薯屬於高澱粉類的食物,澱粉類物質在腸道內消化後非常容易產生氣體。再加上紅薯內還含有特殊的氧化酶,該物質容易催化大量的二氧化碳產生氣體。一旦攝入過多紅薯,很可能會讓你成為「放屁大王」。

二、紅薯究竟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

關於紅薯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的問題一直爭論不休。部分人認為紅薯是高澱粉食物,因此容易升血糖,也有人認為紅薯中含有類胡蘿蔔素這種抗氧化劑,因此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對此,湖南省人民醫院李浪波主任表示,吃紅薯並沒有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食物對於血糖的影響值,主要是看食物的升糖指數紅薯的升糖指數為77,屬於高升糖食物的範疇。這時候有人會說了,紅薯是粗糧呀,內里還含有類胡蘿蔔素等抗氧化劑,這肯定可以降血糖。

的確,紅薯內含有類胡蘿蔔素,是目前已知對改善糖尿病有效的是紅薯內的提取物起的作用,但是僅僅通過吃紅薯並不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而這就要從提取物開始說起了,提取物是指從大量的紅薯內提取出的「精華」,並不等於紅薯本身。如果想要依靠吃紅薯起到作用,往往需要大量地吃,這樣做容易導致血糖驟升,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用一句話總結便是,類胡蘿蔔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但是單吃紅薯並不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因為類胡蘿蔔素所攝入的含量不夠。

三、紅薯能消滅98%的癌細胞,是真的嗎?

關於紅薯的傳言還不止於此,有些人在生活中將紅薯作為飲食中重要的一環,每天都要大量地吃紅薯,認為紅薯可抗癌,這個說法可信嗎?

日本國立癌症預防研究所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紅薯內含有的特殊成分脫氫表雄銅是個「超級抗癌物」,不僅可以預防癌症,還能幫助延緩衰老。研究人員針對日本26萬人的飲食習慣進行了隨訪,結果發現了紅薯的「抗癌效果」最為顯著。

事實上,這個研究更多的只能作為參考性數據,研究並沒有論證紅薯和預防癌症治療的因果關係。後續的謠言越傳越離譜,甚至變成了紅薯可抵禦98%的癌細胞,這是不可信的。

紅薯內的確含有一些在動物實驗身上證實可抗癌的物質,但這並不能直接作用於人體。並且動物實驗上所用的也是紅薯內的提取物,和直接吃紅薯之間也不能劃上等號。對此一定要持有正確的心態,我們可以將紅薯作為日常的主食之一適當食用,但想要依靠它來治病防癌,或許並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別再被忽悠了,這3點才是紅薯的真正用處

生活中關於紅薯的傳言有不少,但很多其實都是謠言,紅薯的真正作用是這3個。

1、補充營養

紅薯內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以及鉀鐵銅等礦物質,食用後可以讓身體補充營養元素。

2、潤腸通便

紅薯內含有的膳食纖維非常高,進入體內後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對於一些便秘人群而言特別「友好」,可以幫助緩解症狀。

3、幫助減肥

紅薯內不含有膽固醇,且脂肪含量很低,100g新鮮紅薯內的脂肪含量約只有0.2g,同時又是個低熱量食物、高飽腹的食物。對於減肥人士而言,紅薯是個不錯的食物選擇。

簡單來說,紅薯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之一,日常可以適當的食用,但是不要妄想依靠吃紅薯來達到抗癌、治病的目的,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資訊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511/174712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