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古代沒有鋼筋混凝土,那麼那個時候的高樓大廈是怎麼建起來的呢?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認為鋼筋水泥就是最牢固的建築方式,甚至覺得現代的鋼筋水泥比古代的建築方式牢固。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眾所周知,古代建築使用的是榫卯結構,也就是說所有皇宮宮殿、著名廟宇都是利用榫卯結構而建造。那麼有多少朋友了解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呢?我想除非是學建築的朋友,否則很難真正接觸了解到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

所謂的榫卯結構就是利用木材在建築中使用,將中柱、樑柱等一些兩零散的結構組合連接到一起的凹凸連接方式,其中凸的部分叫作「榫」,凹的部分叫作「卯」。

榫卯結構的連接方式不需要任何的膠水、鐵釘等輔助工具,只需要運用榫卯技術將木棍按照應該的結構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堅不可破的組合,最終通過搭建形成牢固的樓宇。

而榫卯結構不僅牢固還非常具有美感,只要是利用這一結構建築的房屋都可以堅持很長的時間,這也就是為何古代上百年的宮殿之間依然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

關於榫卯結構每一個榫頭和榫眼都非常關鍵,因為這些「小零件」的設計必須根據不同構件進行不同設計,只有完美配合的榫頭與榫眼才能最大限度的阻止木頭向個方向移動,如此在榫卯結構緊張與鬆懈的相互作用力下,才能夠得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這樣一來建築物才會更加牢固。

榫卯結構其實並不止用於建築物中,在普通平凡的桌椅板凳中以及織布做衣的機器中都有體現,這種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就能使建築物屹立不倒的結構,在全世界最早使用的就是中國。

說起榫卯結構的歷史那可比漢字還要久遠,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了榫卯結構,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將榫卯結構運用到了建築及家具當中;秦漢時期隨着木材建築的發展榫卯結構也得到了廣泛運用;到了唐朝時期榫卯結構迎來了最鼎盛時期,同時榫卯結構也成為了皇室建築中最重要結構。

當然,在不同時期榫卯結構有着不同的稱呼,春秋戰國時時期即成為「榫卯」;到了魏晉時期則被稱為「鑿契」;隋唐時期稱「笱頭」「筍頭」;宋朝稱為「出卯」「卯眼」「榫眼」「卯門」等;到了清朝時期也就逐漸固定為「榫卯」這一稱呼。

雖然榫卯結構的稱呼一直在發生變化,可是榫卯結構的作用卻從未發生過改變,並且從產生就一直沿用至今。隨着時代的發展榫卯結構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清朝時期榫卯結構發展出了一百多種,當然榫卯結構之間的結構也在不斷發生着變化。

榫卯結構也從之前單純的連接演變形成了可以發生轉動並且能承受適當彎曲的「半剛性連接」,因此榫卯結構也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容錯率」。

榫卯結構按照用途主要可以封為三大類,分別是:

榫卯按照用途大致可分為三類:「槽口榫」「燕尾榫」「穿帶榫」、「雙榫」「勾掛榫」「半榫」、「托角榫」「長短榫」「粽角榫」。

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第一類是有面與面、邊與邊以及面與邊相連接;第二類是成角結合、交叉結合;第三類是將多個構件組合在一起,結構比前面兩種更為複雜。

按照形式可以分為明榫和暗榫兩類,明榫就是榫頭可以直接從卯眼中穿出,從外部可以看到榫頭頂端的痕跡;而暗榫的榫頭較短,並且卯眼也不打穿,所以從外面是看不到打孔的痕跡的。

這兩種榫卯結構雖然在做工上與用料上相差不大,可是它們兩者在外觀、結構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相比較明榫雖然看起來並不是非常美觀,可是他榫頭較深,所以結構更叫的牢固,然而暗榫雖然比明榫更加美觀,可是因為榫頭較短,所以容易鬆動牢固性不如明榫。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郭培聊世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204/167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