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印尼華人憑什麼富可敵國?

電影《摘金奇緣》(Crazy Rich Asians)講述了美國華人在東南亞華人家庭,由被鄙視轉為被接納的過程。電影顛覆了觀眾的傳統認知:最發達國家的美國人,竟反被第三世界鄙視。

電影原著作者關凱文曾在作品中闡述了他心目中亞洲人的等級:印尼華人置於頂端,新加坡人其次,美國華裔處下游。電影人物也按作者的認知設置,楊氏(Young Family)正是住在新加坡的印尼華人富豪,印尼華人這個久被遺忘的群體,也被推上舞台焦點。

《摘金奇緣》裏的印尼華人家庭,祖輩講華語,後輩講英文,孫輩是留美混血,僕人是穿娘惹裝的土生華人,建築混合歐式、中式和南洋風。

按照現在的國家經濟水平,將印尼人的地位置於美國人之上似乎是不可理喻的。今天中國人移民的首選仍然是美英加澳等西方發達國家,印尼根本不在考慮內,作者卻偏偏將印尼華人置於等級最頂端,是否脫離實際呢?

在馬來西亞馬六甲,我詢問了當地人對這部電影中「華人等級」的看法,被採訪的華人大哥對人物安排格外認可。

「印尼華人,他們真的很有錢、很有錢、很有錢!」大哥連用三個「很有錢」描述,「比什麼美國、英國、澳洲那些富得多,那些國家根本不算什麼。當然,也比我們這些大馬人有錢啦。他們太富了,是中國以外,全世界最富的華人。」

我意識到,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國人過去對印尼、西方、華人等概念的認知,都存在偏差和誤解。電影中Young Family超乎想像的奢華生活,引起了我的疑問:為何最富有的華人,來自印尼這個相對落後的東南亞國家?中國人又為啥選擇移民印尼,去印尼有前途嗎?

為搞清這個問題,這一期就簡單講講,印尼華人是如何發家致富的。

早鳥效應

「個人只要不懈奮鬥,就能獲得更好生活」,1776年以來的「美國夢」蔓延全世界,成為當今許多人堅信不疑的成功秘笈,將成功歸因於努力、上進等個人因素。人們普遍認為印尼華人富裕是因為勤奮、聰明,這儘管有理,卻過分誇大了個人因素而忽視了更龐大的客觀條件,比如:時間。有時,來得早,就是致富的秘密。

19世紀印尼三寶壟華人Be Biauw Tjoan的豪宅。圖:Wiki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鳥效應就是先到先得,先來者總比晚到者更早融入當地、摸索規則和建立秩序。華人到達印尼的時間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唐朝時,華人就沿着海上絲綢之路前往印尼群島,一些唐人留在了當地。宋元時期,南宋皇室南逃,部分流亡爪哇,蒙元軍隊入侵爪哇時,又一批華人到達。

印尼華人主要成型於明朝,比美國華人早四百多年。

印尼華人與北美華人的時間軸製圖:勞拉申

明朝及以前到達爪哇的華人與土著通婚,產生土生華人(Peranakan),即岜岜娘惹,他們兼具中國宗教信仰和土著生活習慣,已進入爪哇主流社會。

 alt=

荷屬東印度時代的華人買辦,圖為印尼棉蘭華人甲必丹張耀軒(Tjong A Fie)。圖:Wiki

在荷蘭殖民時期,荷屬東印度華人受荷蘭語教育,成為白人管理當地土著的中間人,被封甲必丹或貴族(Sia),是地位僅次於白人的中上層群體。

印尼華人貴族(Sia)子弟,圖為1937年攝影師Charles Sayers為華人甲必丹許金安(Khouw Kim An)的孫子拍攝的照片。圖:Wiki

19世紀中期,清末時期,前來荷屬東印度的中國破產農民被稱新客(Totok),是社會底層的苦力。

 alt=

印尼西爪哇土生華人(Cina Benteng)的婚禮習慣,今天仍保持中國清代南方的習俗。圖:Wiki

北美最早的華人是於1820年前後來開礦和修鐵路的苦力,美國華人的初始階段相當於印尼華人的新客階段。印尼已積累幾個世紀的土生華人和甲必丹階級,這在北美華人社會是不存在的。當美國華人以廉價勞動力為起點在異國謀生時,印尼華人已通過幾百年的積累進入上層社會,成為經濟上的統治階級。

19世紀,華人以苦力、賣豬仔身份移民美國。圖:Wiki

電影《摘金奇緣》中,女主角瑞秋雖生在發達的美國,但作為20世紀80、90年代中國大陸移民第二代,從小在貧困中長大。而楊氏家族雖起源於落後的印尼,卻已通過幾代人的積累,成為名副其實的「老錢」(old money)。

雞頭與鳳尾

儘管印尼是中低收入國家,遠遠無法與西方發達國家媲美,但印尼華人卻是中國海外移民中經濟上最「成功」的。依照「人往高處走」的移民邏輯,向已成型的現成發達國家移居,是大部分人篤信的穩妥致富辦法。但這種穩妥保守,也是另一種桎梏,真正的機會也許就在落後地區,印尼華人致富的一大原因,就在於移民地的落後性。

學者薩義德·胡賽因·阿拉塔斯(Syed Hussien Alatas)在《懶惰的本地人》中認為,東南亞的馬來人、爪哇人和菲律賓土著生性懶惰,給勤奮聰明的外來人以可趁之機。

《懶惰的本地人》。圖:Routledge

華人來到印尼群島時,這裏仍是待開發的處女地。華人比荷蘭人來得更早,只要勤奮努力,很容易就掌握當地經濟,那些在中國窮苦落魄的人,在這裏卻成為了精英。而西方移民社會,雖整體經濟富裕,但已被白人開發殆盡,作為外來者的華人無羹可分,只能處於被動從屬的局外人地位。即使是受過很多教育的高素質華人,也只能徘徊於邊緣。印尼華人就好比雞頭,西方發達國家的華人則好比鳳尾。

西爪哇丹格朗(Tangerang)華人甲必丹Oey Djie San與荷蘭殖民者平起平坐。圖:silviagalikano.com

印尼華人在印尼掌握極大的經濟話語權,這是西方國家華人難以企及的。

與西方社會中作為客體的華人不同,印尼華人擅長和西方殖民者打交道,充當了白人在印尼的統治工具。荷屬東印度時代,荷蘭人看中華人精明勤奮又熟悉當地社會的特點,加以利用,催生甲必丹階級(Kapitan Cina),進入甲必丹階級的華人統稱為Cabang Atas,馬來語意為「最高層」,包括少校(Majoor de Chinezen) 、上校(Kapitein de Chinezen)、上尉(Luitenant der Chinezen)三個層級。

 alt=

巴達維亞第五任華人少校(Majoor der Chinezen)許金安(Khouw Kim An)。圖:Wiki

加入荷蘭白人統治階級的華人,掌握一言九鼎的大權。1619年被冊封甲必丹的蘇鳴崗(Souw Beng Kong)除了獲得封地和世襲貴族(Sia)稱號外,還參與了荷蘭人抓捕爪哇奴隸的貿易活動,是僅次於荷蘭人的統治者。

圖為荷屬東印度總督Jan Pieterszoon Coen,他是華人甲必丹蘇鳴崗的重要支持者。圖:Wiki

位於雅加達的蘇鳴崗之墓。圖:Wiki

甲必丹階級高度西化,是東印度群島的種植園主,生活水平超過中國。耳熟能詳的代表人物非印尼華人黃蕙蘭(Oei Hui-lan)莫屬,她是民國外交家顧維鈞妻子,也是印尼糖王黃仲涵之女。黃蕙蘭是印尼娘惹,甲必丹出身,在三寶瓏接受荷蘭語教育。顧維鈞參加巴黎和會時,黃蕙蘭已是歐洲資深名媛,並很快以家族財富,助力初出茅廬的顧維鈞當選中國國務總理,足以顯示印尼華人富可敵國的巨大影響力。

 alt=

1921年,黃蕙蘭為參加英國皇室晚宴而拍攝的定妝照。圖: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印尼華人還與印尼土著交好,充當土著政權的左膀右臂。印尼獨立後,華人成為印尼新政權的經濟掌門人,尤以蘇哈托時期最甚。

印尼首富林紹良的致富之路,與蘇哈托的支持密不可分,圖為林紹良(左)與蘇哈托(右)在一起。圖:reviewapasaja.net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出版的書籍《林紹良的林氏集團:蘇哈托時期的印尼經濟支柱》。圖:ISEAS

今天大多數印尼華人富豪,都是在蘇哈托時期發家的。以軍事政變上台的蘇哈托急需通過發展經濟來製造政權合法性,便扶植華人財團作為其金主和經濟依託。

富可敵國的華人財團開始湧現,包括首富林紹良及其林氏集團(Salim Group)、李文正(Mochtar Riady)及其力寶集團(Lippo Group)等,都是蘇哈托嫡系。1998年蘇哈托垮台,印尼華人也受到巨大衝擊。

李文正在蘇哈托當政時組建泛印度尼西亞銀行,該銀行是印尼最大的民營銀行。圖:www.republika.co.id

李文正的飯局。與印尼本土勢力緊密結合是華人致富的重要原因。圖:www.beritasatu.com

從下南洋到大遷徙:印尼華人的世界性離散

《摘金奇緣》講的是印尼華人家庭,那為何Young Family會住在新加坡呢?電影中的楊氏家族成員還散居中國上海深圳、台北、香港、美國、英國等地,四海為家,這與印尼華人的世界性遷徙有關。

《摘金奇緣》中的楊氏家族成員,散居中國香港、台北、上海、深圳。

印尼華人這個概念,不僅指定居在印尼的華人,還包括從印尼出發、離散在全世界的華人。明朝開始,華人從中國來到東印度群島謀生,是第一次移民;20世紀中葉起再由印尼向全球再次遷徙,是第二次移民。

第一次移民階段,華人南下印尼群島,依族群抱團,地理上也各有各的地盤。

 alt=

印尼華人的主要族群與地區分佈圖製圖:勞拉申

印尼華人的第二次移民,主要因為印尼境內的三次政治動盪:1949年印尼獨立,土生華人因曾充當荷蘭殖民者的經濟助手,為了自保離開印尼;1965年九三零事件,印尼陸軍策劃針對華人的攻擊,引起大規模華人離境潮;1998年蘇哈托政權垮台,華人因掌握印尼經濟命脈引發土著不滿,引起暴亂,華人再次外遷。21世紀後,印尼政局逐步穩定,政府廢除針對華人的法律歧視,華人近年才陸續重返。

導演約書亞·奧本海默的影片《殺戮演繹》(左)和《沉默之像》(右)追述了1965年的事情。

印尼華人已離散至世界各地。新加坡一度是印尼華人資本家的大本營,《摘金奇緣》裏楊氏就是這個類型;馬來西亞與印尼華人關係源遠流長,大馬華人許多也是印尼華人。

 alt=

新加坡財團郭氏兄弟(Kwee Family)起家於印尼,由印尼華人郭賢良創建。圖為Evan Kwee。圖:merger.vn

澳大利亞是印尼華人的第二大聚集地;中國香港作為國際都市也吸引了不少印尼華人企業家來開拓對華貿易;在美國,南加州尤為受到印尼華人青睞;荷蘭作為印尼群島曾經的殖民宗主國,是受荷蘭語教育的不少土生華人的聚居地。

1946年荷蘭萊頓的印尼華人學生。圖:cihc.nl

近年來,印尼華人普遍看好中國發展前景,不少家庭讓子女去中國受教育。

印尼華人已是名副其實的東方猶太人,由中國下印尼,再從印尼向全球離散,一個印尼華人家族出於分散風險和發財致富的目的,其成員往往分散於世界各地,就像《摘金奇緣》裏的楊氏一樣。雖有巨大的內部差異,卻也打斷骨頭連着筋,保持着相當的組織活力。

 alt=

印尼華人作家Jesse Q Sutanto(左)的小說《Dial A For Aunties》(右)描寫印尼華人奢華婚禮的故事,已被Netflix買下版權,有望成為《摘金奇緣》後的下一部亞裔電影,讓我們拭目以待!圖:The Nerd Daily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環行星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129/167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