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教培人失業後的職業去向調查

作者:
豆瓣有一個教培人互助聯盟的群,截止目前3207名成員,裏邊都是被裁,或即將被裁的教培人在彼此分享經驗。仿佛一群溺水掙扎的人,被裁後,他們將考入編制(公立學校教師、公務員)稱為上岸,但大部分未能如願。在這個群瀏覽了100+帖子,共找到31個轉型成功的教培人,其中有11人轉向學科外培訓,佔比35%。

今年年中,家附近開了一間學而思培優,鄰居奔走相告,擊掌慶祝以後小孩補習再也不用去遙遠的市區。

那段時間我在寫掙錢相關的文章,想要不寫一篇開一間學而思能掙多少錢,於是跑去逛校區,還加了他們群。進群後,偶爾老師會在群里推送課程,那時推送的還是小學學科內的課。到了8月,收到推送說校區全面轉為線上課,不做線下了。10月,收到接口老師的微信,說換工作了。

最近幾天又去逛校區,發現大門緊閉,裏邊一片漆黑

問隔壁編程培訓店的前台,說已關閉很久,在群里問校區是否還有營業,也沒老師回復,看來我是親眼目睹了一間校區從開店到關店的整個過程。只是沒想到時間這麼短,前後不到半年。

豆瓣有一個教培人互助聯盟的群,截止目前3207名成員,裏邊都是被裁,或即將被裁的教培人在彼此分享經驗。

仿佛一群溺水掙扎的人,被裁後,他們將考入編制(公立學校教師、公務員)稱為上岸,但大部分未能如願。

在這個群瀏覽了100+帖子,共找到31個轉型成功的教培人,其中有11人轉向學科外培訓,佔比35%,舉幾個例子:

教培人A,15年普通本科新聞專業畢業,畢業後做了4年文案編輯,19年底入職K12培訓,擔任初中英語老師。隨後因排課量大、工資低,選擇在20年底辭職,因學歷一般,面試多家私立學校均不成功,目前在一家考研培訓機構工作一年,慶幸自己成功躲過雙減。

教培人B,之前在好未來和新東方做課程內容教研,6年教培經驗,今年8月被裁員,待業兩個多月,目前拿到一早教初創公司的offer,月薪1萬。

除了考研培訓、早教外,還有轉型體能培訓、留學(托福雅思)培訓、口才訓練、託管班、編程培訓和專升本輔導的。

有6人轉向教育設備公司,佔比20%

教培人C,拿到清華旗下教育研發公司,主打進校合作業務,教研員職位,月薪1萬2,坐標北京

教培人D,拿到某教輔資料公司offer,職位學科編輯,負責編輯試卷,月薪1萬左右,坐標南京

教培人E,拿到某教育設備公司offer,做客戶支持,公司主要做智能黑板,工作是給學校老師講解設備使用方法,月薪9000,坐標上海

有8人轉向教培以外的行業,佔比26%

教培人F,35歲,公司是給K12教培人提供培訓服務的,去年底整個部門被裁,400人的公司裁剩200人,後轉型保險經紀人。

教培人G,轉行獵頭(人才中介),稱公司最近入職了10幾位教培人。

教培人H,20年畢業後在一連鎖機構當了1年多物理老師,最近被裁,面試過客服、運營,最後選擇進廠干機械,大小周、輪班制。

還有很多進入外貿公司,多為英語培訓機構的教培人。

4人考入編制,佔比13%

教培人I,大專,教培行業呆了半年多,辭職後去網易做內容審核,外包人員,經常996,後回鄉專升本,畢業後考入家鄉公立學校老師。

教培人J,在樹童英語當了2年多課程顧問,今年10月公司倒閉,後回鄉進入公立學校當老師。

2人轉向1對1老師,佔比6%

教培人K,14年畢業後加入教培,做過教學+教研+培訓+團隊管理,前年湊出首付在一線城市買了房,從此告別漂泊日子,誰知今年9月被裁,不想轉行也不想考編,目前靠上私課賺錢,一個月1萬多。

教培人L,女,94年生人,去年9月在小區租房,招學生過來輔導,語數英都教,一到五做作業,周末上課,一個人單打獨鬥了1年,雙減後學生數銳減,目前迷茫中,感覺私教不是長遠之計。

除了以上,還有一些典型例子:

教培人M,2012年畢業後加入教培,14年加入一家教培創業公司成為合伙人,一切很順利,直到19年,政策要求辦理許可證,被迫搬地方,搬家共花了200萬,後雙減來臨,無法開課,每個月貸款照還,14年投資買了公司10%的原始股,截止目前僅分紅4萬,本錢沒收回,19年還加投了10幾萬。30多歲,目前0收入,不敢懷孕

還有我前同事,21年初從電商公司辭職,加盟松鼠AI,租了100多方開了課室,雙減來臨,倒閉清算,共虧了30多萬,老老實實回去原公司上班。

以上案例全部來自豆瓣教培人互助聯盟群,每一個案例都有帖子可考證。

文末不知道說啥,只能說360行,總有轉行的出路,只是難免收入打骨折。

請善待身邊的教培人,雪花崩下來,沒有一片樹葉是無辜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教育行業下滑,廣告行業也大受影響,特別我這種經常接在線教育廣告的自媒體,目前月收入下降了1/3,未來不排除進一步下降。以後發廣告,還請多多包涵。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129/1677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