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大的要來了?」 食品搶購背後

但現在,一切的邏輯都發生了變化。隨着恆大等一系列房企的爆雷和多地出台各類嚴格限制房產交易的規定,加上人口的迅速老化,地產投資的邏輯基礎已接近終結。而疫情期間中國進一步擴大了貿易順暢,全國經濟幾乎完全寄希望於出口。但隨着各國陸續重開,拜中國在疫情期間各種騷操作所賜,大家把供應鏈轉移出中國的步伐只會不斷加快

無中生有的大搶購

2021年11月1日,一則平平無奇的通知出現在中國商務部網站上。這則通知是關於保障冬季蔬菜等物資供應的。實際上啊,每年11月初,商務部門都會例行公事地發佈這種通知,內容都是一些官話套話,平平無奇。但這次的通知里增加了一條「鼓勵家庭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生活和突發情況的需要」卻讓許多人腦洞大開。很多人結合最近日益劍拔弩張的台海局勢,認為這是中共即將發動侵台的信號。各路自媒體像鯊魚聞到血腥味兒一樣撲了上去,結合中共當局各種所謂「硬氣」的表態,展開了無窮無盡的意淫。什麼「早上開戰,晚上台灣人民一起看新聞聯播」「統一以後去台灣哪裏買房」之類的無下限意淫層出不窮。有台灣網友說得好,這副嘴臉像極了一個肥宅,每天寫小黃文幻想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把到正妹。

那些沒出社會的小粉紅們是嗨了,可他們的父母,在行動上似乎又完全表現不出這種樂觀。這一消息一出,大家似乎得到了某種信號,不約而同地奔向超市展開瘋狂搶購。根據中國媒體的報道,江蘇常州一家超市的推車都被用光;江蘇南通有居民一次買了六百斤大米,足夠一個三口之家吃上一年。網上甚至還流傳着一段視頻,一群阿姨們為了搶超市僅剩的一點食用油大打出手,被人嘲諷為「為解放台灣開展超市練兵」。全世界吃瓜群眾,包括本應該戰戰兢兢等待「被解放」的台灣人民都有點懵了:不是說解放軍神兵天降兩小時解放寶島嗎?這備戰備荒的架勢是鬧哪樣?難道是國軍或者美軍要進攻北上廣深,中國人民要深挖洞廣積糧?

從現實來講,商務部的這條善意提醒,更可能是針對中國的過度防疫來的。畢竟最近這輪新冠疫情,因為中國依然抱着已經毫無意義的「清零」目標不放,各地發展出各種千奇百怪的「嚴防死守」新標準。多個地方出現突發性的封城、封樓、封社區,很多人突然被關在家裏幾天甚至一兩周,沒有足夠的食物,基本生活都出現問題。為了避免這種給「大國抗疫」抹黑的事情發生,政府提醒人民未雨綢繆也是好心,畢竟似乎中國人民也都以中國這種誇張的運動式防疫為自豪不是嗎?

引發當下這種烏龍,中國政府也感到相當不爽。這幾天官媒直接出面闢謠,叫大家「不要想多了」。人民日報連續發出多篇文章,甚至還強調「中國每天加工的米麵可以供全國人民吃兩天」——這種牽強的解讀恐怕對於緩解一般民眾的恐慌沒什麼幫助。換成是你,問你太太「咱家裏還有多少吃的」,你太太答覆你「我的廚藝可棒了呢」,你什麼想法?

實實在在的大漲價

大搶購本身也許是一場無厘頭的烏龍,中共會不會在近期侵台也不是我們這檔節目討論的問題,我台有很多欄目會給您非常棒的分析。但搶購這一行為本身蘊含着某種合理的心理驅動。尤其是在童年時代經歷過大饑荒、青年時代經歷過80年代末的惡性通脹的50後,也就是我們80後的父輩,「買不到吃的」可以說是一種已經被植入大腦深處的恐懼。這種恐懼能被一則通告、幾篇自媒體煽動出來,當然也是建立在已經開始的食品漲價上的。

按照中共官方的說法,中國大米、小麥兩大主糧的自給率都接近100%,糧食供應不應存在什麼問題。但中國畢竟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人民可不是光靠吃澱粉主食就能過的。各類副食乃至加工食品,在居民消費中佔有更高的比例。我們就在超市裏一項項來看。首先來看看肉類區,這裏可能是整個超市裏價格最便宜的區域。由於前幾年各地大躍進新開養豬場,最近的豬肉市場價格已經要讓養豬企業賠到自殺。市場上豬肉價格跌到了個位數,倒是為降低中國當前的CPI統計數字做出了突出貢獻。

不過再看看別的區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比如蔬菜區,由於世界能源價格飆升帶來的農藥、塑料薄膜和物流成本的飆升,加上各種隨機的封城封路,多地的蔬菜價格直衝天際。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5塊錢一斤的黃瓜,10元一斤的捲心菜,甚至還有20元人民幣一斤的菠菜,這差不多是豬肉價格的兩倍了。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106/1668532.html